lynn jee
2016-05-05 19:52:01
孤獨,迷之命題
最近人的孤獨好像成了一個終極命題,在各種影視作品中被提及。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孤獨是一座花園,但其中只有一棵樹。
《刺客聶隱娘》中青鸞舞鏡,死在陌土,沒有同類的孤獨。
《踏血尋梅》也踏上了一條尋找受虐者、施虐者內心孤獨的路。
最近因為陳楚河綜藝節目裡少爺脾氣遭炮轟,看到了一篇他講述他父親的文章。
陳啟禮,台灣竹聯幫的前幫主,最不像大哥的大哥。
他說他父親陳啟禮,小時候被父親嚴格的對待,沒有兄弟無法傾述,很孤獨,於是走上了尋找兄弟的路。
於是我常常又想,像我們這一代的獨生子女,都說我們是最自私的,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就拒絕有親身的兄弟姐妹,然而成長之後,這種血緣上孤獨感可能是深入骨髓的。
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又不一樣。
有人會享受孤獨,寂寞著、疏離著。
有人害怕孤獨,會去擁抱溫暖,付出慘痛的代價,依然甘之如飴。
有人被孤獨打敗,沉淪,甚至尋死。
更多的人可能選擇在孤獨中互相取暖。王佳梅和丁子聰本可以這樣選擇,但最終他們一念之間決定一起毀滅。
有人說他們完成了一場救贖與自我救贖,死亡是王佳梅最好的歸宿,不然她就會跟她家姐一樣,繼續在泥沼里過著不是人的生活。丁子聰為了成全她,不惜用一生的自由去救贖他。
我能理解有如此想法的人,卻不能贊同。對於生命有著敬畏的人,救贖的應該是精神,而不是精神甚至肉體的被毀滅。
之前了解過一個神秘的邪教組織——美生會。他們相信17歲之後,人就不美了,死了是不能去天國成為天使的。所以在十六歲之前都會死掉,佳梅說她信教,我不禁不聯想到此。
信仰是很奇怪的東西,沒有信仰會走向虛無主義的死路,有了信仰一樣會被信仰蠶食。
這也許是人不得不孤獨的癥結。
一篇胡言亂語,獻給昨晚被分屍碎肉驚嚇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