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吸特樂回來了!--Look Who's Back

希特勒回来了/吸特乐回来了(台)/元首在现代

7 / 50,586人    116分鐘

導演: 大衛溫德
原著: 帖木兒魏穆斯
編劇: 大衛溫德 Collin McMahon
演員: 奧立佛麥蘇希 卡嘉瑞曼 法賓布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庚桑野

2016-05-07 04:43:59

《希特勒回來了》:時來天地皆同力




聽德國人講笑話是極其費勁的事情,電影《希特勒回來了》的前半部份就是如此。即使習慣了油紙包零件的德國嚴謹傳說,在生活中也會聽到百年德國建築公司的回信,但真看到德國人講笑話很是笑不起來。

電影《希特勒回來了》是由同門小說改編,講述了元首在飲彈自盡後穿越到當代,被傳媒發現和挖掘,頻頻在媒體發表政論,成為娛樂明星的故事。失業媒體工作者Sawatzki發現穿越的元首,以為是時來運轉的機會,和元首在國境內漫遊週遭後回到公司,說服公司讓元首參加名人扮演脫口秀。公司領導女強人Bellini發覺了元首的魅力,節目形式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藉此Sawatzki走上人生巔峰,拍電影拍拖。但Sawatzki女友是猶太人,在其女友奶奶看到元首後失控,Sawatzki認識到了其中的價值選擇問題並阻礙元首繼續參與媒體,但最終被資本與傳媒的合力送入瘋人院。
 
 

電影中的歷史典故和梗有不少,但電影情節比較簡單,要表達的東西見仁見智,而且前人也思考過不少,人們在裡面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觀點,考慮到目前德國的難民和聖母病問題,導演應該是表達了一些反制後的隱憂。


 
1931年的德國電影《M就是兇手》也表達了類似的隱憂,考慮到希特勒可能當選,在上映後將電影名改成《M》。故事是連續殺人犯M是一個精神病人,群眾要私刑處死他,律師辯護他是個病人,應該治療而非殺死。民粹的勝利是可怕的,群情激憤,群眾選擇越過司法程序殺死一個人,推而廣之法西斯即將到來。但即使如此,納粹黨也是人民選上台的。
 
M就是兇手,1931

觀看戰後德國文學電影常有厚重的歷史感和擰巴的感覺,勿論是《鐵皮鼓》、《情陷非洲》還是近年《再見列寧》、《浪潮》之類,與二戰納粹和冷戰柏林圍牆的歷史緊密相扣,如鉛球附體,黑沉黑沉。反思二戰的日本電影我看的不多,印象深刻的唯小林正樹《何以為人》等寥然幾個。

 勃列日涅夫與埃里希·昂奈克的兄弟之吻,柏林圍牆原作已被塗抹

宣傳,戈培爾所謂propaganda,政治一環,比槍桿子還要重要。蘇共以宣傳起家,最終不能適應時代,宣傳手段落伍人心背離,不可不鑒。
 
萊尼·里芬施塔爾


說起宣傳手段,片中女強人Bellini的隱喻原形萊妮·里芬施塔爾的代表作《意志的勝利》不得不提,算是集權美學的大成作品。余少年時觀看,感覺比閱兵還要有趣,整齊的工人方隊和少年隊確實體現了所謂意志的勝利。機器崇拜者,歡呼!

意志的勝利,1935

 


劇中Sawatzki的猶太女友是撒旦教教徒,也算是小小的隱喻,和片尾德國國旗三色上的猶太六角星遙相呼應,但片中最後的敘利亞難民畫面出現才算真正點題,人們正在轉變對極端綠教的態度,值得深思。但如果說「希特勒回來了」,先回來的是因為政治正確以致視而不見的社會問題,其次才是戈培爾和里芬施塔爾。



帝王復生的故事我們聽了很多,起點也沒少寫,不論是再活五百年的康熙,還是我們常說的走資派笑話。但受遠離主義紛爭,多談談問題的觀念影響,竊以為《打工吧!魔王大人》才是最好的世界。魔王和勇士耽於生活費在快餐店打工,資本成為最後的魔頭,似乎也不是最壞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