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踏血寻梅/PortofCall

6.7 / 2,473人    126分鐘

導演: 翁子光
編劇: 翁子光
演員: 郭富城 春夏 白只 譚耀文 金燕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育龍

2016-05-07 05:30:30

看啦好多影評和疑問,我也產生好多疑問,是我偏激啦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疑問關於佳梅,大多數影評都認為,佳美是悲苦的,那種悲苦讓她求死以解脫,是這樣的嗎?她是孤獨,迷茫。可是那個17歲的年輕人不孤獨,不迷茫。這和她的職業沒有關係。我們長期的傳統觀念,讓我們不自覺的對性工作者存有先天的評判,認為性工作者就一定孤苦,或迫於無奈,這個觀念對嗎?回到影片,鏡頭下的佳梅買到耳環的哪一刻,笑容自然快樂。注意,這是部寫實電影,這個鏡頭絕不只是為了突顯佳梅的美麗。換個角度說,人都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援交如果真的讓她產生痛苦,她就不會去做啦嗎。你說是社會逼迫她必須去做的,扯,她並不是孤身在香港,是有母親姐姐的,吃飯上學住宿都不成問題的。她做援交女只有一個原因,追求更多的物質而獲得快樂,這裡沒有對錯,我的意思只是想說,一個有所追求的人,會想要死,不符合人性。那問題來啦,導演為什麼要讓佳梅,說出,我想死那,應該是根據當時丁的真實口供,而拍攝的,畢竟是寫實風格的電影,那你說導演相信嗎?起碼影片中沒有一點佳梅想要死的鏡頭意向,還有關鍵的一點,如果佳梅不說出,自己想死,彷彿整個案件就沒有啦殺人動機,丁為什麼要殺死佳梅那?人她已經得到啦,不可能圖色,如果圖財,也沒必要殺人吧,要知道,殺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沒有足夠的動機,很難做出那個行為的。在說如果丁圖財,丁都有勇氣殺人,幹嗎不去搶劫那,風險比殺人可是低太多啦。無冤無仇,圖色圖財都談不上,那殺人動機到底什麼那?
      這就要說第二個疑問關於殺人動機,一開始讓我也百思不解,從男性的思維角度真的無法解釋。直到前天偶然,看到黃真真拍的女性紀實片《女人那活兒》裡面有一位女嘉賓說,如果她深愛一個男人,愛到最深處時會希望這個男人離開這個世界,那樣這個愛就不會消逝,不用和別的女人去分享。讓我產生一個大膽的猜想,丁殺佳梅,是出於愛。丁從小喪母,很長時間是活在想念母親這個女性生活中,讓他帶有強烈的女性思維。有女性對愛的思維,卻沒有女性對愛的克制與忍讓使這個悲劇發生。丁愛佳梅嗎?愛。要知道他們不是一次簡單的約炮,而是以前經過長期的聊天。丁在思想上已經對佳梅是有愛的,在到見面,到做愛,那個愛達到高潮。作為應召女,佳梅很可能在那一刻敷衍丁說,我快樂的要死,而被丁誤讀成我想要死,或者更大膽去猜想,佳梅是有M傾向的,可這一切都不能說明佳梅真的想死,殺死佳梅的就是丁對愛的理解。為愛而殺人,是丁的真正動機。這個例子很極端,我們絕大部份人不會,可是我們為愛而去禁錮一個人的例子少嗎?只是我們的程度清,而丁的程度更純粹愛的更深。
     第三個疑問關於本片獲獎,寫實的去拍攝一部電影,一定會讓觀眾感到沉悶,因為現實中不會有那麼多戲劇和矛盾,為了留住大家的注意力,採用一些色情和血腥是很正常的手法,問題是這些鏡頭和電影本身的聯繫有多少,聯繫最好的當推色戒,沒有之一,回到這部影片,色情和血腥的鏡頭都可以跳過去看,它的色情和血腥只是吸引眼球的噱頭,與情節無多大關係,更像是披著三級片外衣的文藝片,那你說這色情鏡頭就沒有必要嗎?那你說這是文藝導演向商業片妥協嗎?我不這樣認為,這種電影更像一種結合,一種多元化的嘗試,一種原有香港電影節奏的打破,我們對守住傳承者固然該肅然起敬,比如侯孝賢,但對這種開拓者,不更應該支持和鼓勵嗎,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電影拿到那麼多獎,應該不奇怪啦吧,雖然在節奏和敘事上我不認為這是一部好的作品,也可能是我沒有看到完整版吧。
    第四個疑問關於香港,香港被殖民100多年,100多年什麼概念,對於每一個18歲以上的香港本地人,大都是出生在英屬地的啊,97回歸,菁英階層大批移民,你能說他們不對嗎?也許他們理性上知道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他們要回歸祖國,可是情感認同一定是英國嗎,大批的香港菁英階層有能力的人都離開啦香港,對香港的影響不僅是電影業,是方方面面,現在香港出現的各種問題不都是一個社會缺乏中層的示範和平衡嗎,這就像電影裡演的,郭富城的家庭感情問題,沒有好的辦法,也許只有時間,等他的女兒長大,才有希望彌合這個家庭,這個社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