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反基督者/撒旦的情与欲(台)/失落伊甸园(港)

6.5 / 137,168人    108分鐘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威廉達佛 夏綠蒂甘絲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穿刺

2016-05-10 05:34:16

個人筆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恩,看不懂。所以記點筆記吧。

擼丁丁擼出血。
鑽穿丈夫的腿上後裝上石磨。
剪掉自己的陰蒂。
女主沉醉於性愛,眼睜睜看著自己兒子墜樓。

女主一步步沉淪,最終成為撒旦的化身。

兒子死後,丈夫的心理治療根本治不好她,她只能借性慾一次次麻痹自己。
女主告訴丈夫,「自然是撒旦的教堂」,這裡的「自然」並不是指大自然,而是指人的本性的那個「自然」(nature,天性、本性)。
女主的研究--歷史上發生的針對女性的各色屠殺。
《聖經》中,導致亞當墮落的就是夏娃的慾望。因此,女性的存在是男性墮落的根源,因此忠誠的基督徒和教堂勢力大規模屠殺女性。
女主在自己的研究中越陷越深。
女主認為女人性本惡。
女主對這種女人天生的惡恐懼不已。
撒旦,就是反基督者,她化身為一個女人,要報復以耶穌為代表的男權神話。
針對《聖經》耶穌誕生記中的 「東方三聖」而設立的「東方三乞丐」——分娩到一半的母鹿,啃噬自己內臟的狐狸,和洞穴中的烏鴉。

又有影評把本片解讀為理性(阿波羅精神)與感性(迪奧尼索絲精神)的衝突。
此片的構思來源於上面提到的尼采的著作《反基督》,其本質是對理想、權利、壓迫和宗教道德的一次反抗,正如馮提爾在以前作品中多一貫表現出的反抗一樣,片中的女人代表的誤入伊甸園(文明理性社會)的「生命 」,在這裡,她沉迷於慾望、情感和理性道德觀念,而當有一天,她的孩子(新鮮的生命)跌下樓摔死的時候,她尚沉迷在情慾的享受之中,而這裡她對生命的「力」的意識開始反省,開始有意識的對理性環境(男人她的丈夫)進行反抗,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爭鬥的過程,男人不停的用理性社會的法則(心理輔導、言語壓迫、法則指導)對她這隻「迷途的羔羊」進行「上帝」的指引,企圖把她領回在宗教社會「正確」的道德理性道路,然而女人血管里流著信仰自然神的血液(這通過一系列的自然環境描寫可以看出,包括她拋棄男人跑到樹林裡與自然做 愛),她內心深處的意識一旦覺醒就會開始慢慢抵抗住男人(上帝)的誘惑,最終她終於屈從自己的內心,囚禁了男人,完成對自己生命的「力」的一次完美的釋放,在影片的最後雖然男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他並沒有走出那片森林,因為他發現他最後被一大群女人(生命「力」 )包圍住而不知所措。

我們參考費雷澤的《金枝》,會發現存在一種人類心理的思想模式的「進化」,即「巫術—宗教—科學」的過程。然而,這個思維進化模式並不意味著是一種進步。事實上,如果當把巫術於宗教相比較的時候,我們是可以看到巫術的光輝色彩的:從理性的角度看,巫術和宗教都是被顛倒的社會意識,但是宗教時代是對神頂禮膜拜的時代,在宗教的信仰中,無法看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在宗教儀式中人能做的只是去崇拜,去祈求神的恩賜,所以人會做一些儀式去迎合神、取悅神。在宗教的信仰中我們是看不到個體力量的存在的。而巫術的使用者則不同,巫術使用者是一個積極的行動者,他沒有把自己的意願的實現寄託在一個神靈的身上,而是相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他們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因此弗雷澤說,我們無法說從巫術到宗教到底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