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箭士柳白猿--Archer Baiyuan Liu

箭士柳白猿/箭客柳白猿/JudgeArcher

6.2 / 693人    94分鐘

導演: 徐浩峰
編劇: 徐浩峰
演員: 宋洋 趙崢 李呈媛 于承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慶雲

2016-05-11 22:29:24

《箭士柳白猿》:與郭敬明類似做雞還是有一手的


《箭士柳白猿》:與郭敬明類似做雞還是有一手的

文/馬慶雲

徐皓峰導演的電影《箭士柳白猿》上映有一段時間了,我一直沒有寫評論。自然不是因為它的票房低,零票房的電影也有好片啊。我一直到現在才想說幾句,實在是因為想更多的觀察一下喜歡徐皓峰這部電影的人,都是什麼樣的美學追求,近而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下大夥建立在美學追上的人生追求。

當然,我採集的數據還是有限的,不能代表整體真實情況,只能作為一種小圈子的參考,如果對任何影迷造成情感上的傷害,我提前道歉。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為《箭士柳白猿》叫好的影迷(小基數,再次重申調查基數不多)有一個共性特徵:百度罵的歡,雷洋不敢言。罵百度,安全穩妥,還能自命正義感,以好人自居。說雷洋事件,他們就一句話都不敢言語了。

我的一位學者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句話,在你沒讀過一本書或者一個作者的前提下,想知道這本書或者這個作者最直接當然可以商榷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看他的讀者是什麼樣子的。讀者「樣子」正是書目和作者的畫像。這句話當然可以用來各種商榷,但我以為,適當地運用在對徐皓峰作品,尤其是《箭士柳白猿》的觀察上,是可取的。

我在這部電影的短評裡邊寫到:臉上民國武林,肚裡男盜女娼,裝逼之作,毫無現實主義的基本人性溫度。徐皓峰作品的問題,正是這個,假以民國武林之名,帶著有學問有知識的大帽子,然後做一些雞湯類的東西,缺少基本的歷史溫度和現實溫度。徐皓峰導演好比是小說界的郭敬明,國學界的於丹,都知道怎麼給自己帶著有文化的帽子,但也都知道如何用無關痛癢的方式獲得信徒。他們共同的活動,就是拿著所謂的文化熬雞湯,做雞一流。

我見喜歡徐皓峰作品的朋友經常說,他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民國武林,性格特徵明確,劇情凌厲,風格突出。但是,這種說法忘記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作為武打片而言,人物為何而打,才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徐皓峰作品的根本性問題,就是解決不好這個為何而打的第一問題。在他的作品中,比如這部《箭士柳白猿》,大多時候其實就是比武鬥狠,用狠可能不符合徐皓峰本人的邏輯,鬥志,志向的志好了。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打鬥,就是看誰厲害。

這種打的當代價值,基本為零。徐皓峰估計深諳這點,所以給他的小說和電影冠以歷史的名頭,說這就是民國的武林云云。而且打鬥招式,絕對不用傳統的武術指導們會的,因為那樣,彷彿就顯得不真實了,顯得自己不夠專業了,就沒辦法扯大旗了。但是,即使這是真實的民國武林,意義依舊接近零。藝術作品應該傳承中一種優秀的精神出來,用這種精神去感染當下。但徐皓峰的作品,往往主要人物的精氣神最終散亂了。《箭士柳白猿》毫無精神氣質可言,而《師父》更是大有反面精神的意思,師父毫無正面形象可言。

為打而打,又為打包裝上民國武林的商業標籤,徐皓峰這鍋雞湯熬得不紮實。徐的這種文化現象,很似十多年前的余秋雨熱。當時,余的散文,也是打著文化的標籤,故作抒情,文字倒是流暢,但硬貨沒有,情懷虛假。徐皓峰在武術小說,甚至包括電影上,風格較為有特色,但這種特色,正是余秋雨式的文化包裝,外皮內的,是不敢面對現實的雞賊樣子。

中國當下的武打電影,全部面對這個為何而打的問題。能讓人物打出當代的價值情懷來,才算優秀的作品。而對於徐迷們,我很想建議他們多讀現實主義的小說,多看如《一九四二》這樣的電影,多養關心當下不搞虛假的大情懷出來。然而,他們估計都已經雞賊化了,躲在所謂的文化裡邊裝出有學問的樣子來,當鴕鳥,多安全穩妥呢。這是文化的悲哀,吾故著文以批之。

 

更多交流,歡迎添加筆者微信公眾號: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