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語

2016-05-16 22:01:03

《淑女本色》裡的那些口是心非


這裡的「淑女」,特指美國自由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時代女性:年輕、漂亮、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女性修養、崇尚自由和個人主義、對待情慾嚮往而克制,心高氣傲,姿態頗高。




電影裡的女主伊莎貝爾.阿徹爾正是這次的淑女代表。

當金錢(表兄拉爾夫說服自己的父親留給她的)、地位、學識、修養等等全都具備的時候,這樣一個24K純金的白富美,人生總應該經歷些什麼吧?

所以,作者(電影改編同名小說)幫女主伊莎貝爾的人生安排了愛情和陰謀。

愛情方面,如此完美的她自然有一群裙下紳士在排隊,從沃伯頓勳爵、表兄拉爾夫到卡斯珀.古德伍德,她無視了他們所有人的愛慕,簡單直接的拒絕了他們的求婚。

她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她並不想受到什麼牽絆。
這是她理直氣壯的理由,當然最後被證實只是冠冕堂皇的謊言。



到她遇到自己傾心的人:流浪藝術家吉爾伯托·奧斯蒙德。

奧斯蒙德懶惰、聰明,善於偽裝,作為一個有著多年情婦的男人,他更知道如何來取悅這樣一個在愛情方面一片空白的天真女人。

拒絕沃伯頓,是因為伊莎貝爾不喜歡太合適,太安全,太肯定的丈夫,她需要一個能夠激發她靈感的男人。

作為畫家,還有著不俗品味的奧斯蒙德腦子裡有著更多伊莎貝爾猜不透的想法,再加上他熱情、強勢的追逐。

和奧斯蒙德的每一個遇見以及每一次談話都讓伊莎貝爾緊張、興奮、驚喜和期待。

所以,她迅速在奧斯蒙德面前繳械投降,帶著她的不菲身家,嫁入窮門。她以為滿心期待的浪漫和幸福會成為她以後生活里取之不盡的蜜糖。




然而她錯了。

奧斯蒙德的愛情追逐只是一場陰謀,在他的情婦梅爾夫人的導演下。目標當然指向的是伊莎貝爾握在手裡的金錢。而奧斯蒙德更想藉此,讓自己的女兒(和情婦所生)嫁入貴族。

所以,從最開始,伊莎貝爾被扮演的都只是金錢和跳板而已。

婚後的生活,奧斯蒙德卸下虛偽,除去衣冠,留給伊莎貝爾的只有水深火熱。

這個電影被定位為時裝劇,大概除了男女主角的顏值巔峰以外,更表露出當時極具美國特色的懶散自由的髮型裝束和極具歐洲貴族風的一絲不苟華美異常的髮型服裝同台爭艷,互竟高低。

派對、下午茶、遊樂會,漂亮的女人們和帥氣紳士的男人們本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再加上和當時的城市風貌融為一體的韻味,觀感還是不錯的。




只是,如果你把這個電影作為愛情及劇情片來看的話,恐怕會極為失望。在我看來,整個電影裡最浪漫的愛情情節就是表兄拉爾夫對伊莎貝爾的愛情。



拉爾夫·塔奇特(對伊莎貝爾說):我愛你,但沒有希望。

除此之外,在畫面鏡頭創意上,關於那繽紛而又克制的情慾,導演用一種近乎夢境的超現實手法來呈現,看起來還蠻奇幻的,也會更加印象深刻。



原著作者在小說的序言裡這樣闡述了《淑女本色》的故事主旨:「一個可憐的姑娘嚮往自由精神,追求高尚情操,自以為頭腦清楚,行事慷慨而合乎情理,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在常規的磨盤裡遭到碾軋。」

儘管電影和小說相比,時長拉到了兩個半小時,但依然有很大部份的省略和跳躍。從電影裡我們能大概看到如作者所言的這樣一個姑娘的形象,至於那個「碾壓的磨盤」,個人覺得,力度完全不夠。

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再次拒絕了沃伯頓勳爵之後,伊莎貝爾瘋狂的朝自己認為的安全的地方狂奔。然而在打開那扇門之前,她停住腳步迷茫回望。沒有像小說里寫的那樣,重新回到丈夫奧斯蒙德的身邊。

大概,這是導演留給觀眾的新的可能性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