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設防城市--Open City [1945]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马不设防/Rome,OpenCity

8.1 / 19,337人    103分鐘

導演: 羅伯托羅塞里尼
編劇: 塞吉歐阿米迪 費里尼 羅伯托羅塞里尼 Alberto Consiglio
演員: 艾多‧費布里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馨瑤

2016-05-17 06:49:47

更多的是看見人格


  因忙碌原因,一位教授推薦的電影,分3個晚上才完整看完。

  我對黑白老電影有無法言喻的鍾愛。從《偷自行車的人》到《羅馬假日》。與其具相同魅力的,還有隔著膠片顆粒就能感受到的雞皮疙瘩喚起的令人不禁幻想在當下場景中的視覺聽覺觸覺的黑白膠片人物照片。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印象最深之一屬一位老人。1944年昏昏被法西斯德國侵佔下的羅馬失去防禦權。每日到時間全面戒嚴,滿大街除了德國巡邏士兵就是偶爾一兩畏畏縮縮加快腳步低頭行路的民眾。最令人感覺不到處於緊張氛圍中的,是一直躺在公寓中床上的那位老人。

  公寓爭吵聲起。戰爭下民眾的焦慮,恐慌。無處發洩的政治憤怒在一起起小事中摩擦爆發。起因於各家父母擔心戒嚴後晚歸的孩子們有危險發生,大聲呵斥指責。聞聲從房間裡出來的洛麗達將爭吵推向另一高分貝。爭吵聲剛止住,床上老人似孩子本著只關心食物的心,保持微笑饞嘴詢問:「太太,烤好沒?」婦女忙回過神扭進廚房:「噢!天!聖母瑪利亞!要是烤糊了,都怪那貨搞出來的。」
  老人喚了弗朗西斯科至床前:「這是個秘密,她為你們明天結婚做了個甜點慶祝。你們倆可不要最後吵翻了臉。我們要等著吃頓好的呢!」
  旁座另一聲音對老人評價:「他可什麼也不愁。」






  劇情由佔領羅馬的德軍瘋狂搜捕保衛家園的反抗人員開始發展。弗朗西斯科與神父在內的三人追輯被捕。德方軍官分別對弗朗西斯科與神父的單獨審問態度卻頗耐尋味。

 弗朗西斯科被士兵由關押室帶至審訊室。德方軍官在弗朗西斯科進來前掐滅了菸頭,整理檯燈朝向,方命令進入。士兵帶入後,右手示意請坐。禮貌的詢問審訊中,毫不吝嗇表達對弗朗西斯科這一護國者的敬佩。審訊結束,伸出香菸遞過去:「抽菸嗎?抽吧,一枝煙不會影響你開口的。」

 這是兩位紳士的「面談」。
 弗朗西斯科沉著冷靜,字語漫不經心敘述自己的政治堅持。
 德方雖做著對自己的政治任務工作,卻對對面這位先生心生敬意,對自己所執行的任務目的進行內心懷疑。



  另一輪的審訊開始,弗朗西斯科被執行鞭打火烤的酷刑。德方審訊軍官步移休息間,過渡劇痛嘶吼聲的是休息間鋼琴演奏聲。房間內坐滿打牌的德軍及歪在沙發抽香菸的女人。

  審訊軍官為自己倒上一杯紅酒,幾句寒暄後,走到鋼琴旁的另一位軍官面前。
  「今晚很忙?」聆聽鋼琴的軍官問。
 「不忙,很有趣。」 「是嗎?」
  「今晚必需要弄到一個人的口供。」說完正要轉身離開。
  「如果他不招呢?」鋼琴旁的軍官再度發問。
  「那就是說一個義大利人並不比我們德國人差。那就是說奴隸民族的血液,和優秀民族的血液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坐下來繼續說:「我們發動戰爭還有什麼意義呢?」
  「25年前,在法國我執行過一次槍決。我是一個年輕軍官。我也以為我們是優秀的民族,可是法國的愛國分子寧願死去也不招。我們德國人就是不明白,人們要自由地活著……」
  還未說完,剛坐著的軍官彈起身來,出於自身任務對言論不謹慎的那位軍官大聲呵制:「你喝醉了!哈德曼!」
  「對,喝醉了。我每天喝醉就是為了想糊塗一點。可是越來越明白,我們沒有別的,就是殺——殺——殺!我們把屍首灑遍了歐洲,從這些墳墓里滋生出來的仇恨!仇恨,到處是仇恨。我們終究要被這些仇恨撕得粉碎……」
  「不許再說了!」
  ……




 之所以覺得不同,是設想如果這一場景是在中國抗日神劇中的景像:好人永遠是義正言辭一臉威嚴流血不屈的好人,鬼子永遠是猥瑣調戲花姑娘握著刺刀齜牙咧嘴滿嘴「八嘎」的鬼子。
 而此片中的人物確實顯得真實存在的獨立會思考的,有正面也有反面的有政治任務同時也有大腦思考能力的獨立人格。




  當然片中結局並不會HAPPY ENDING取消戰爭侵略手拉手走向和平世界。片中的弗朗西斯科被折磨致死,神父也被執行了槍決。
  好在劇外的真實背景的反抗勝利是真實的。



  片中目睹神父槍決的孩子,在鐵絲網外吹起了口哨。齊整的口哨映射精神的長久道路。
  槍聲起,執行槍決的十幾位士兵將子彈打向神父腳下週邊。一位執行槍決的士兵呵斥:「混蛋!怎麼打的!」話必舉槍射向神父頭部。
 肉體死亡。

 目睹神父死後的孩子們搭肩依稀走向遠方……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