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ara Yang

2016-05-17 19:10:20

關於那些《唸唸》不忘


        剛剛看完 張艾嘉的新作《唸唸》,一個不能算作故事的故事,我想她講的是每個人的人生。
        究竟已經成年的我們害怕什麼?真的害怕獨自相處,真的害怕瑣碎的平淡,真的害怕未知的未來……?可能我們害怕的只是面對自己,面對自己小時候的傷。
       育美渴望愛,而又害怕愛,在男友的冷落中得知自己懷孕,更是覺得無助和迷茫。她的傷是因為父母的爭吵、父親的暴躁、母親的出軌和出離與死亡;那個沒有影子的男人就是她毫無歸屬感的童年的寫照;終於在看到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她完全釋然,她可以原諒父母的一切,可以與那些過往和睦相處了。
        阿翔在參賽名額的邊緣徘徊中得知自己視網膜脫落,更是覺得生活背棄了他。他的傷是因為對父愛的渴望、父親的寡愛和早亡;終於在小時候常常等父親的地方等到了「父愛」,他用幻想滿足了自己,也給了父親一個彌補的機會,於是他明白了珍惜身邊人,而不是活在為了想要父愛而拼命證明白己的牢籠里。
        育男,可能由於性別的關係,一直默默承受來自家庭的負面影響——父親的無知暴躁、母親帶著妹妹的出走、對一家四口美好生活的無盡懷念,使得他在34歲的時候仍不敢面對女孩子,不敢尋找自己的愛。他在雨夜酒吧的幻想,其實是對自己目前生活狀況的擔憂與突破的渴望。他的心結在於尋找母親和妹妹,終於在與育美女兒的偶遇中,他找到了自己,也釋放了自己。
       還有那個像美人魚一樣勇敢而好奇的母親,她想尋找自己,想給自己不同的可能性,她做出了努力,驚世駭俗的努力。我想,在她死後,她應該不會後悔,只是對一雙兒女有所虧欠。
       最近經歷了一些事情,所以也在反思自己。舊日的傷和未來的傷,都是小時候傷痛的延續。生活給你傷痛,也給予機會與你和解、讓你痊癒。所以放棄執念,平靜以待,等待那個與你和解的機會,等待那個向生活妥協、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