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踏血寻梅/PortofCall

6.7 / 2,473人    126分鐘

導演: 翁子光
編劇: 翁子光
演員: 郭富城 春夏 白只 譚耀文 金燕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口米口米

2016-05-20 06:56:15

這是一封信:寄給或許會成為香港人的人們


昨天終於把一部不能提及的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以及踏血尋梅看完了。前者不能提也不是很想提,後者卻是令我悲哀了一整夜。

睡前看了幾篇影評,不少人其實並不了解王佳梅的痛苦與香港新移民的環境之間有何關聯,更不了解這其中的無奈與痛苦有多少是因主人公們身在香港。

絕大部份的非香港觀眾們沒有這在香港石屎森林的夾縫中生活過,又如何能切身的體會到其中難言又壓抑的情感。好吧,說實話,我也沒有完全體會過,我們也都應該慶幸我們沒有體驗過。然而看完影片後,望了望我所在的這件單人房,大概5平米,有個能看到山景的飄窗,山上扎滿了一棟一棟的高樓,還是隱約的感到四面的牆壁一點點在向我靠近,算了,其實已經挺幸福的了。

在香港,好像走到哪裡面前都是一堵牆,連小小的寂寞都被放大了。上下班時間,走在人流湧動的地鐵通道里,迎面走來的上班族或帶著耳機在聽歌或著看著自己的手機,面無表情。哦,對了,我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員呢。

影片中王佳梅一家四口住的廉價政府公屋,那種幽閉與狹窄,好像每個人身上散發的負面能量都可以在牆壁之間不斷迴響。(越來越感覺到這種生活是多麼不健康,但是奇怪的是香港人均壽命竟然可以名列世界前茅,有趣。)影片中最不幸也是最幸運的部份是,在這無盡的迴響中,聽到對方痛苦的彼此是王佳梅和丁子聰,她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他願意為了解放她的痛苦殺了她。

但這種悲哀其實並不只屬於少數香港人:而是大部份。而人們慣常從TVB或旅遊宣傳中得到關於香港的印象: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擁有那種享受才是絕對的極少數。

王佳梅和丁子聰的悲哀或多或少讓絕大部份香港人,大概也只有這部份人,感同身受。

何為港片?在我心中,這就是特徵之一。

即使居住在公屋,四面環壁,樓高得連從天井望上去都未必能看到天空的地方,王佳梅還是一直心懷明星夢。幾十年,李嘉誠跟著家人逃難至香港,白手起家,成就一段商界傳奇,被日後香港人奉為獅子山精神。鹹魚翻身的故事,曾經是香港人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然而近幾年,在香港我們又還能聽到那些貧窮子弟出人頭地的精彩故事?大概不少去當政治領袖了。

從東莞移民來的十七歲援交女孩被貨車司機殘忍碎石。如果去掉影片所講述的各種遭遇,我看到這個新聞標題對兩個人物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慌亂淫蕩、不知羞恥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女孩出賣肉身:活該;一個放縱私慾、禽獸不如、浪費地球資源的社會殘渣:垃圾。當年香港八卦雜誌還流傳著屍體碎片流入鮮肉市場,引起轟動。現在香港的報紙、雜誌、facebook page上超醒目的標題,駭人聽聞的言論是多麼的吸引人啊。人總是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事,即使資訊的自由度再高,其實接收到的一切都是為了支撐自己自身的既有信仰。越是激烈負面的言論越是在大眾中迴響,慢慢發酵的資訊自由到了人的心裡被綁架成了憤怒、壓抑、失望。然而感謝翁子光讓我們看到了另一面的、真實的,王佳梅和丁子聰。他們的努力就像石縫中發芽的種子,區別只是他們在香港這個石縫中,還沒有破土就先破碎了。

根據聖經教導,王佳梅出賣肉體,死後不能進入天堂。如果她在天國的門口,她會說些什麼,還是墜入地獄開始更痛苦的輪迴?

不敢揣摩翁子光通過踏血尋梅想要表達的終極是什麼。但在我看來,這像是對香港新移民寫的一封信。但是最後的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佳梅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她剛剛來到香港,那天天氣很好,她的家人來車站接她,看上去一切都那麼美好,香港也是那麼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