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侶--Loving

爱恋/以爱之姓/禁爱

7 / 36,367人    123分鐘

導演: 傑夫尼可斯
編劇: 傑夫尼可斯
演員: 麥可夏儂 喬艾格頓 馬頓裘柯西 蘿絲奈格 Alano Mill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素梳影

2016-05-20 07:49:31

嘎納5.16觀影小記


今年的電影節,原本是只保留了woody allen和pedro almodovar的邀請函的,不想前一天婆婆大人來電,是她所在的association d'artist派了16號早間的競賽單元邀請函,約我同去。一想到她流放親兒子在電影宮外,於是感激一番順便第二天一大早換上好媳婦標準小禮服和微笑又去了趟紅毯。

入場前聽婆婆大人說了下簡介,一聽下來就發現原來是部標準的美式競獎電影:種族,法律,正義,正能量,美式普世價值,人性光輝。同類主題,不是沖奧斯卡就是去沖奧斯卡的路上,只不過今年衝到黃金海岸來了。

看看片長,足足的2個小時,都能猜得到劇情走向。直到主角出場,咦,這不是神盾裡的小花嗎?大概是見到熟悉臉有了好印象,接下來得觀影過程倒是並沒有想像中的冗長。相反,隨著節奏到最後,整個電影宮的觀眾掌聲經久不息(之前說過的正能量),一直到最後字幕完畢。

-----------以下有劇透---------------------------
電影講述的是男女主角相愛,卻因為當時的種族隔離政策,在當時的維吉尼亞被判有罪,不得已搬到華盛頓。之後隨著種族運動,官司進入到最高法院,最後兩人得以回歸故鄉的故事。

電影背景涉及到美國清教徒,種族運動,司法機制和修憲,因此,兩個人的故事背後,更是美國一整個時代的寫照。

劇中夜裡闖入民宅捉捕loving夫婦兩人的當局警察,是當時美國南部清教徒的典型代表。早期的美國南部,因為地理環境和氣候,更加適合大面積種植,因而有更多的農場種植園,需要大部份引進的黑奴作為勞力。這也是為什麼後期解放黑奴到各種種族運動,都是從北方開始,而到了南方難以實行。一方面,黑奴的平等與解放影響了南部白人階級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長期的等級觀念早已深人人心。而面對現實的不平等,標榜「仁愛」的宗教徒也尋找到自己的解釋:上帝把人分成不同顏色是有其原因的。這個解釋是不是很熟悉,如同現代社會依然有很多宗教反同人士認為,神把人分男女是有原因的。可怕的是,當社會機器也認可這種觀念,作為公正和保護象徵的警察,法官,甚至法律本身,一同成為了迫害者。

好在整個體系存在三權分立機制。接觸過美國憲法的人大概一開始會驚奇於,相比想像中法律的複雜和高深,憲法裡的英語用詞通常非常簡潔。這麼做是因為,一方面,繁不如簡,主幹清晰,既定原則不可更改;另一方面,立法者明白無法預測未來的世界,但法律也需要與時俱進,於是通過案例法來增加法律的細節,同時可以保持法律適合所在的時代。因此,最高法院成為美國曆史上改變歷史進程的聖殿。通過選擇有社會爭議的案件,最高法院對一個案件的裁定有解釋憲法的特殊意義,一旦立案審判,此後類似案件都將在全國範圍內按照最高法院的裁定來執行。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中,兩位律師故意要loving夫婦被捕,繼而輸掉小鎮法庭和維吉尼亞洲立法庭,最後把案件提到最高法院的用心。而這個案件,之所以成為種族婚姻自由的象徵,是因為在最高法院判決loving夫婦勝訴維吉尼亞洲的那一刻,全美境內的警察,法官,法律都將停止迫害,並且轉為認可和保護跨種族婚姻。

於是這樣波瀾不驚的兩個人的故事,變成了美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而這個案件,通過最高法院,作為種族通婚,自由愛情的象徵,也是萬里挑一的典型。電影裡的兩位律師,感謝演員,表現的都是機會主義者嘴臉,而非理想主義者。他們幫助loving夫婦,與其說處於仁道主義,倒不如說是抓住了一個成就自己事業歷史留名的機會。連他們所選的這兩位種族婚姻的典型人物:相愛,老實,寡言,溫順,負擔不起訴訟費用;都是深受媒體喜愛和符合大眾想像的。甚至連他們的姓氏,loving,都帶著上天註定,哦不,上帝旨意的意味。兩位初出茅頭的律師,趕上里歷史潮流,以未來到政治正確為賭注,贏下自己事業的里程碑。大概他們選擇接下這個案件的時候,都已經想像過將來會有人來拍攝這個題材了。

但,無論如何,影片出彩之處是,所有政治,法律,社會背景,都被刻意放淡了,甚至連激動人心的最高法院辯論,也只是很快幾個鏡頭,期間穿插了loving一家的日常生活。而導演把重心放在loving夫婦兩個人之間的,愛。兩位演員表演都很出彩,尤其是男主,整部電影下來台詞不多,卻讓人不得不相信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印象最深的幾個片段:影片最開端聽到mildred懷孕以後,微微震驚到驚喜而幸福地笑出來;當律師問道,你有什麼希望我向最高法院的法官們傳達的,他說,請告訴他們我愛我的妻子。要知道,一段長久的婚姻,面臨的又何止種族隔離這個阻力。被迫離開家人,遭受拘留,離開故土,原本就已經困難,如果沒有強大的愛來支撐,只怕寸步難行。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時間的流逝,日常的愛情和婚姻才是最難經營。中間有一段酒吧場景,Richard回到故鄉,回到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賽車喝酒的日子,有個黑人朋友說,你們這麼多麻煩,離婚不就好了嗎?是啊,離婚不過是少了一張紙,他們便可以照常生活在故地,少去很多麻煩。可是richard如此深愛他的妻子,以致於這麼多年他竟然沒有想過還有這條輕鬆的路可選。

一個作女人背後一定有個深愛她寵溺她的老公。這是真理。一個女人只有完全被深愛著,才有對這個世界作的資格。故事裡的mildred是幸運的,她遇見了她的老公,即便是那個年代,為了她be taken care of, 他們甚至改變一個國家的世俗偏見和法律。逐出維吉尼亞期間,只因為她說要回家生產,richard只是深思片刻便說ok,要知道這簡單的兩個字母背後有多少風險和擔當。也是mildred試圖寫信給總統,得到人權律師的電話,說要開始上訴,richard聽了雖然並不願意,但也決定支持。最後mildred決定回鄉不住,因為覺得華盛頓的獨棟小別墅不夠小孩們跑的,於是richard弄了塊一望無際的土地順便建了大房子。期間mildred接受記者採訪,雖說是為了案件宣傳造勢,其實也有虛榮心的成份,她享受著話語權和被關注,忘記了外面潛在的危險,而richard雖然生氣,但並沒有打破她的美夢,他只是盡力承擔,take care of the family.

片中有不少richard砌磚的場景,分散在不同段落,他每次都砌地認真而專注,越來越高,如同他耐心而執著地築自己的巢。他唯一的一次哭泣,是告訴mildred他可以tare care of her. 影片最後的字幕,採訪老年的mildred本人,她也說,richard took good care of her. 而他建立和保護的家,外人可以窺見的是在那張靠在mildred膝蓋著電視照片裡,時間定格兩個人幸福的笑容。兩個歷史洪流裡的小人物,因為一個人希望為另一個人建一個家,成了一段歷史的轉折點。而這兩個普通人只是相愛著,其他並不自知。

唯一算不上缺陷的缺陷,是編劇的美帝主旋律,讓作為國人的我時常齣戲覺得不真實。比如偏激的police把兩人關起來的時候沒有動私刑,比如儘管小鎮法官也是保守主義者但兩人仍然可以請律師,比如這種生活壓力下仍能孜孜不倦地生3個,比如一個民工磚瓦匠可以供得起一家五口的生活,能在首都華盛頓市付得起獨棟小樓房租,並且夫妻各自有車,完了回鄉下還隨時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土地和房子。比如有人權律師免費打官司。比如最高法院還判決州政府輸給個人,判決以後地方也沒有給小鞋子穿。要知道這可是60年代的美國,比起如今的x國,遊戲難度真不是一般的簡單模式。在50多年後的今天,甚至在大家都長得差不多的中國,通個婚還有地域歧視,同一個地域還有城裡和鄉下之分,就算是同一個小地方還有經濟和背景之分。更別談是愛情了。


旅居見聞,有興趣的話關注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