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小英雄--PELLE THE CONQUEROR

征服者贝莱/征服者佩利/征服者佩尔

7.8 / 8,853人    157分鐘

導演: 比利奧古斯特
編劇: Martin Andersen 比利奧古斯特
演員: Pelle Hvenegaard 麥斯馮西度 Erik Paaske Bjorn Granat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s Jours Trist

2016-05-26 04:13:55

童年的另一種顏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來如果不是老師要求,我肯定不會去看的,老片子,講的又是一段逃難人民的血淚史,好比中國的封建農奴時代,富人肆無忌憚的壓榨著窮人,窮人生活在毫無尊嚴生氣的底層社會,每天吃著豬狗食,幹著牛馬活,那些用來教訓牲口的辮子,自然會打在窮人身上,死了也就是客死異鄉,這樣慘到足以喚醒我從小到大各種悲痛記憶的電影,我本來真的是不想看的。
  但是,但是 ……我錯了,這部電影雖然足夠沉痛,但絕非壓抑,主角從一開始天真的在大船上和自己那個窩囊的爸爸幻想來丹麥後的美好生活,「小孩不用幹活,還能找到女人照顧」到一個人踏上旅行的征程,小小的身影頭也不回的消融在冰天雪地裡,兩年的時間用一個孩童的視角即有親身經歷的屈辱又有他肉眼所見到的週遭的人經歷的週遭的事,一次又一次精神希望的再建立再垮臺,終於使得一個少年經歷了超越肉體的成長,此時的他當有機會選擇自己曾經希望的不用幹活的生活時,他選擇了放棄,選擇獨自一人走進冰天雪地。
   確定了這個大的精神基調之後,再看電影的視聽語言運用,可以說一切語言的運用都在服務於電影大的方向,即所有這些因果可以說最終都是助主人公超越肉體年齡,精神昇華的基石,而所有這些因果所蘊含的戲劇衝突又都符合觀眾習以為常的觀影感受,所以當影片暗示某些細節時觀眾會很自然的跟上導演的節拍,當悲劇發生時觀眾又會很自然的投入,這便是穿越時代的經典,即便換了一批新的觀眾,他們依然能讀到導演想表達的。
  影片一直在營造一種雪的意象,大雪,浮冰,從夢的解析里說,大雪寓意著苦難,影片開場就是一片遠景交代了大雪,船隻,瀰漫的大霧,隨著劇情的推進,大霧消逝了,可是雪依然厚重的堆積在地上,劇中的角色在厚厚的雪地裡奔跑,摔倒,偶爾鮮有的一絲綠色,往往也歡快的同時暗含著悲傷,比如那個面有殘疾的男孩,比如夫人的外甥女,她的懵懂,最終卻化作了內衣上的血跡,赤裸裸的在河邊洗著,一旁的先生卻只是抽著煙,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
    而一直作為孩子的主人公,因為孩子所特有的天真善良,並沒有僅僅只是像那些大人一樣安安靜靜的做個旁觀者,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當他指責年輕人的時候,說的是那樣義正言辭,句句掏他的心窩,當那個有些殘疾的男孩頭也不回的向大海走去時,他在後邊叫著,雖然他的力量是微弱的,可是當他獨立思考的時候,他得到了成長,以致當他的精神偶像艾瑞克變成傻子時,他已經將他的理想融入到了自己的信念中,眼前是荒蕪的,可是遠方的景像卻是美好的,只有踏上征程,一路向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