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境夢遊:時光怪客 Alice in Wonderland: Through the Looking

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AliceinWonderland:ThroughtheLookingGlass

6.2 / 123,180人    113分鐘

導演: 詹姆斯波賓
編劇: 琳達沃爾夫頓
演員: 蜜雅娃絲柯思卡 強尼戴普 薩夏拜倫柯恩 安海瑟薇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hosteatgod

2016-05-27 22:31:38

從驚艷到平庸,愛麗絲失去的不止蒂姆·伯頓


6年前,《愛麗絲漫遊奇境》這部兒時巨著改編的奇幻巨製曾驚艷全球;6年後再看《鏡中奇遇》,除了更加美艷的場景道具外,已無更多驚喜。我想這次迪士尼大概只是單純想把影片拍得好看,至於動不動人,和即將贏來的週末票房冠軍寶座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平心而論,《愛麗絲鏡中奇遇》與前作在製作水平上不僅保持了一貫優良的水準,甚至更佳:畫面色彩夢幻糖果、CG特效細緻入微,與6年前的首部曲相比,特效技藝似乎更精湛了。但是,從影片開頭起,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鏡頭感很足,但略顯急促;內容物很多,卻是一團亂麻。瘋帽子還是那個瘋帽子,但他眼神中的靈氣已然消失;愛麗絲還是那個愛麗絲,除了眼角皺紋更明顯了,少女情懷卻也見得少了;也許成長就是這樣一種傷感:你允許自己變得老成世故,但你夢境中的美好世界,必須還是那個美好的始終。

影片原著作者劉易斯·卡羅爾(筆名)是位嚴謹的邏輯學家,在他細膩的筆觸下,愛麗絲的鏡中奇遇呈現出鏡像反應的顛倒與時光倒流的錯覺,電影在原著基礎上做了很多改動,這種基於現代人的觀感與需求作出的改動使得原著故事的劇本更加完整圓潤,也使得電影觀賞性大大提高,但卻不可避免地讓本片陷入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在時空觀念敘述上的邏輯思路顯得凌亂又缺乏說服力,並且忽略了原著鏡像反應這一表現手法。或許是有些吹毛求疵,但當愛麗絲在現實與夢境之間穿梭時,帶給我的感受只是她走進了一個有著神奇道具佈景的房間,卻並沒有夢境中的天馬行空之感。

另一大遺憾在於,接手此片導筒的不再是鬼才導演蒂姆·伯頓,很多人總覺得螢幕情侶最佳CP該是強尼·德普與海倫娜·邦漢·卡特——兩人的神經質合在一起總是給你一種別樣的驚艷,但殊不知沒了伯頓的德普,就像沒有塗黃油的麵包,美味依舊,卻少了回味的必要。本片中德普一出場時那犀利的眼神以及高光都蓋不住的肥肉,和神經質的威利旺卡或敏感憂鬱的剪刀手愛德華相比早已相去甚遠。

而這種古靈精怪的風格不止在於瘋帽子的缺失,還蔓延到整部電影風格中去。整場電影看下來讓人有種應接不暇的侷促感,單位時間彷彿加了1.5X速率的快進,高潮不是迭起,而是像在持續進行一樣,讓人稍感疲憊。少了伯頓鏡頭語言下那種閒庭信步的浪漫,多了商業製作的大場面和快感。愛麗絲與精靈們的對談和感悟不再讓人深感共鳴,成長的蛻變像是一蹴而就,難以發人深省。暢快淋漓固然是好,但魔幻風格的電影不再有夢幻般的質感,剩下的全是特效鏡頭堆砌下的齟齬。

關注此片的粉絲其實不難看出,愛麗絲在夢中遭遇的所有經歷都是她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比如在第一部中與世俗生活抗爭的勇氣,以及在本片中對於痛失親人的苦苦追尋......電影賦予了人物對故事情節的思考與期許,但南柯一夢後,人總是要鼓起勇氣與現實生活的不堪頑強鬥爭。迪士尼作為全球最偉大的夢工廠代表,造夢實力可見一斑,也正是這種正能量的不斷延續,使得它創造的每一部電影不僅票房豐收,還能兼顧口碑爆棚。但前有《動物方城市》登峰造極的至高評價,後有《奇幻森林》的極致特效,《愛麗絲鏡中奇遇》不免讓人有些審美疲勞。

退居二線擔綱製片的蒂姆·伯頓,對電影本身彷彿失去了控制權一般,那些古靈精怪的想法就彷彿隨著前作結尾處藍色毛毛蟲的化繭成蝶而消失殆盡。但不可否認的是,《愛麗絲鏡中奇遇》依然是一部出色的續作,在即將到來的《X戰警》與《魔獸》之前,此片必然是你前往電影院觀看的不二之選;也許是太過期待,總是盼望得到更好的結局,但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何必太苛求現實與夢境的差別呢?愛麗絲總要成長,夢也有終醒的一刻。但願她的美夢能讓你我填補些許遺憾的空間。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鬼影實錄(微信號:Waynereadmovie),一起探討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