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境夢遊:時光怪客 Alice in Wonderland: Through the Looking

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AliceinWonderland:ThroughtheLookingGlass

6.2 / 124,593人    113分鐘

導演: 詹姆斯波賓
編劇: 琳達沃爾夫頓
演員: 蜜雅娃絲柯思卡 強尼戴普 薩夏拜倫柯恩 安海瑟薇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OneMyRoad

2016-05-29 03:17:48

《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鏡中的自我成熟


                                                         文:OneMyRoad
       第二部解釋了紅皇后與白皇后反目的真正原因,所以所有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其實都是因為兒時的白皇后貪吃果撻(即水果蛋撻),又誣賴給紅皇后引起的)。當然,影片還在拉出另一個有關瘋帽子的成長經歷,與尋親之旅,當然又與愛麗絲有關。與此同時,不僅是在探討愛麗絲的勇氣與成長,更是用鏡中的自我到發現自我的過程,強調愛麗絲認識到時間的真諦與逝去的意義。從第一部的「成長」到這一部的「成熟」,影片用鏡子裡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而當愛麗絲身著中國古式服飾赴會時,又加深了我的好感。
       這一部最為關鍵的道具是鏡子,「鏡子」是一種隱喻和象徵,還可以指水、母親或他人的目光等。「鏡子」是先於「我」的一套機制,與世界本體論結構密切相關,可以理解為一種中介,通過這個中介我們得到關於認知自身的映像。愛麗絲通過鏡子回到了瘋帽子等一群夥伴身邊,為了拯救瘋帽子的家人,走上了一條與時間賽跑的旅程。當然,愛麗絲對鏡子的使用,可以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種象徵。拉康就曾經說過,一旦嬰兒與「鏡像」發生認同,主體就產生了兩個變化:其一是像徵了「我」在思想上的永恆性;其二也預示了「我」異化的結局。對於愛麗絲來說,從畏懼鏡子到勇敢走進鏡子的能動性選擇,成為了這一故事的關鍵一環。也就是說,愛麗絲發現可以通過鏡子發現未來與現在的某種關聯,並且發揮了鏡子的功用,最終促成了愛麗絲再一次的挑戰,並且深刻地挖掘了深埋在白皇后與紅皇后之間的嫌隙以及瘋帽子與父親的隔閡。與此同時,愛麗絲將在鏡子中發生的故事所得到的真諦帶回到現實生活之中,並慢慢領悟了父母的愛。這可以看成是兩個時空的一種結合,甚至可以說是兩個時空達到了空前的統一。
       從第一部開始,愛麗絲從兔子洞到鏡子進入到另一個國度,其實可以看成是對原著小說的一種改革與創新。《愛麗絲夢遊仙境》是英國作家查爾斯·路德維希·道奇森以筆名路易斯·卡羅爾於1865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這部童話深刻地影射著十九世紀中期英國的社會現實。隨著愛麗絲的所見所聞所歷,可以感受到這個時代處處拘於禮儀、古扳迂腐的生活氛圍。不同於小說的是,在原著中的愛麗絲其實最後發現自己是在一場夢中驚醒,而在改編的電影中,無論是從蒂姆·波頓到詹姆斯·波賓的導演,在保留了人物造型哥德風的基礎上,詹姆斯·波賓更是大膽地進行了創意。從一個果撻引發的血案到與時間賽跑的主旨,這些都與原著小說截然不同,可謂是一種創新!
      當然,每一次創新必然都會招致詬病,也會引發批評。但是,在這一部的導演仍是將這個有些荒誕的彩色世界刻畫得惟妙惟肖,甚至讓「時間」變得形象可依。「時間」這一先生,儘管迷戀紅皇后,但是仍有著堅定的職業操守,對於紅皇后的要求,並未答應,也為最終走向黑化,這可以看成是導演仍是將這個故事設定成一個童話,希望觀看本片的孩子能夠汲取營養,所以說,如果對劇情有「幼稚」評價的觀眾,可能只是不太喜歡這樣的方式,而並非是導演的問題。當然,你可以說,迪斯尼還是有很多影片儘管是童話,但是依舊深刻的,諸如《瘋狂動物園》中所有的物種都被拉回到現實,並且附諸了多重隱喻。不過,在影片的最後,我們還是看見了諷刺愛麗絲是「瘋子」的一群人,以及求婚不成反而想奪走愛麗絲航海夢想的小人嘴臉,甚至還看到了19世紀對於女性從事工作的不屑之情。這些無不使觀眾從笑話中見到嚴肅、在荒誕里悟出理性。
      《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至少125種語言,到20世紀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傳之廣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電影到第二部,感覺已經沒有了深挖的可能,好在這一部導演跳出了原著故事框架,為愛麗絲所經歷的奇幻故事在保留原著小說精髓的基礎上,譜寫出了另一種可能。而觀眾所做的應該是盡情享受這一部新作,然後等待《愛麗絲夢遊仙境3》……
(影評原創,轉載請註明,否則後果自負,聯繫zhanglulu2013@foxmail.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