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盈虛者

2016-05-30 03:38:11

《死亡詩社》——「噢,船長!我的船長!」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所名聲遐邇的地獄式預備學校,傳統和紀律被一遍遍地掛在嘴邊;一群年輕而富有朝氣卻困囿於重重的被規劃的學生,和——

一個老師,一個船長,基廷先生,與眾不同,吹著口哨進來,從後門出去。

一開始,影片就用數十個零碎的鏡頭來拼接出一所古典學院的沉悶、壓抑與腐朽,一張張年輕的臉龐的出現更是將矛盾、不和諧和格格不入不斷激化。倘若這群學生只是在學院裡中規中矩地追求既定的卓越和人生軌跡,那麼可以想見,數年之後,他們會繼承下這份教育思想,然後又將之灌輸給自己的下一代,一如當初他們的師長對他們所做的一樣,不管曾經他們是有多麼地厭惡之、惱怒之、痛苦之。

然而,這位船長的出現則將他們的生活帶入到了一種和諧的、有脈動的、讓人會心一笑的節奏。將書里企圖定義美好的狗屁撕掉,換個角度站到桌子上去看,不管別人走自己的大步,寫詩為了追求女孩……從這位老師口中所吐露出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與眾不同,這本都不該存在於這個嚴厲、地獄式的、只為謀求出人頭地的教育制度之下,但如影片所示,卻又都如春風般地吹進了他們的生活。

緊接著,「死亡詩社」的字眼被這群年輕的學生們找到了。在之前,這絕對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一群人在秘密的場所在秘密的時間秘密地圍成一圈讀詩、背詩、寫詩,即便是想被開除,也不會想到這樣的法子。因著基廷先生的緣故,他們了解到了這樣的一種生活,於是年輕的心無可避免地蠢蠢欲動,最終付之行動。寧靜的夜晚,幾個年少的靈魂飛也似地逃出壓抑沉重的學院,一路歡快地躲到河邊的山洞,讀詩、講鬼故事、演奏樂器、閒聊姑娘,一切都如一支田園曲般明淨舒緩。

到這,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群學生在一位思想開放的老師的影響下,鑽著腐朽如死水的制度的空子,釋放青春與個性的喜劇,但隨即的故事卻急轉向一個矛盾的大爆炸。喜歡的表演的尼爾在基廷先生的鼓勵下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演出完了那一出《仲夏夜之夢》,但他的父親因此怒火中燒,不但狠狠地警告了基廷先生,還直接帶著尼爾回家。在他而言,兒子的如今擁有著他曾經希冀得到但卻未能得到的飛黃騰達的機會,因此時間決不能浪費在表演這種毫無益處的事情上。兒子要成為一位醫生,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無法與父親做哪怕是一點的溝通的尼爾痛苦非常,在淒清的雪夜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了淒清的死亡,做出了自我了結的決定。於是,一切都變得不可控制了,尼爾的父母不肯善罷甘休,學校開始大調查,死亡詩社的曝光也成了必然的事情。

呆板的教育者和家長自認為掌握了一切的真相,並將矛頭指向了基廷先生。是他,給學生灌輸了放蕩的大逆不道的思想,是他一手促成了尼爾的悲劇,這樣的託辭成了攻擊基廷先生的有力武器。學生們被逼在指認書上簽字,基廷先生也因此被學校所開除。

影片即將結束了,學校依舊,制度依舊,教育者依舊,但是——此一批學生卻變得不一樣了。基廷先生拿著東西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曾經怯懦害羞的男孩陶德義無反顧地站出來,以自由而高貴的詩一般的姿態踏在課桌之上,吐出了那一句「噢,船長!我的船長!」。隨即,這些男孩們一個接一個地站到桌子上,口誦著「船長」,結局沒有因此而改變,但少年的未來卻再次變得不可知,充滿著無限的可能。

回到現實來,我想以一個中國學生的身份去看這麼一部電影,應該是能十分地感同身受的。影片中的那樣一個教育制度,嚴格得近乎地獄式的管制,目的只為了升學,因壓力和不理解而走上生命終結的學生,這都與中國的現實太相像了。論之電影,像詩一般行雲流水,滿是當頭棒喝的警醒;論之中國的現實,則是一部全國上下都手忙腳亂的史詩,滿是各種的壓抑之後的叛逆和順服。我們的現實中,沒有吹著口哨進來從後門出去的老師,沒有「做作十足」的讀詩唱歌,也不知道惠特曼,也不會站到桌子上囂張。

教育的目的究竟被定義成了什麼樣子,是一種他想賦予我想的強制規定,還是一種全面同化的自作主張?個性的發展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少年人是否具有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能力,一個人的優秀能否以功利性教育所達成的直觀數據來評判,全面可控的管制制度又是不是真的賦予了少年健全的人格?一切的結論口說無憑,唯有現實才能冷冽地將之敲打嚴實,放諸四海而有目共睹。

但現實如何?放肆一點說,是這樣的:一種目的性和功利性十足的你死我活的教育所催化的化學反應變異出了三條狗,它們凶牙利齒,血口淋漓,一隻吃掉了名為自由的東西,一隻叼走了所謂的創造力,還有一隻狠狠地齧噬著個性。即便人會跑,狗也會追,最終,制度會以教育為名,宣判你跑得精疲力竭,然後,三條狗一擁而上,屍骨無存,渣末灰飛。
有人說,這不是一部好電影,遊走在危險的懸崖的邊緣,很容易讓人的價值觀產生扭曲。的確,自由放任的歲月充滿了太多的可能,也許在不經意之間就走向了滅亡。但是,一切都中規中矩,一切都有跡可循,一切都在堅定地朝著飛黃騰達邁進,而不管不顧自己的喜好,這又該當何罪呢?倘若百萬年前的穴居人一直規規矩矩地待在自己的洞裡,守著傳統,躲著危險,那麼,也許今天就不會有這樣的討論,因為我們正躺在洞裡睡覺。

在我看來,以自由和青春為名,永遠可以做很多肆無忌憚的事。生命安插這麼一段歲月進去,不是為要在他想之下流逝掉,而是為要在我想之上拿捏住。如果在某一天驀然發現自己原來已經死去很久,在曾經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瞬間,那絕對是最大的遺憾。

我又想,也許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這部電影,也就是電影的另一個譯名——「春風化雨」,敲碎而重構制度,有如彼時為風,此時為雨,慢慢的。阿們。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啟程製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