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

8.1 / 168,190人    98分鐘 | Poland:94分鐘

導演: 王家衛
編劇: 王家衛
演員: 梁朝偉 張曼玉 潘迪華 Lai Chen Ping Lam Siu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課

2016-06-07 03:52:10

花樣年華


         「渴望一個笑容,期待一陣春風,你就剛剛好經過,突然眼神交錯,目光熾熱閃爍,狂亂難以掌握。我像是著了魔,你欣然承受,別奢望閃躲,怕是誰的背影叫人難受。讓我狠狠想你,讓我笑你無情,連一場慾望都捨不得迴避。讓我狠狠想你,讓這一刻暫停,都怪這花樣年華太刺激。」
       原來,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
       一切都來的不是時候。
       這部華麗無比的《花樣年華》,堪稱王家衛十幾年集大成之作。尤其是在杜可風的攝影與張叔平的服飾和剪輯下,讓影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影片劇情幾乎可以用簡單來形容,周慕雲與蘇麗珍是鄰居,但周的妻子與蘇的丈夫有不軌的關係,於是影片就在講述周與蘇如何面對這種關係以及彼此的心理變化。事實上電影不僅不簡單,甚至是用複雜或者說難以進入來形容,幾乎每個畫面都有含義,幾乎每段劇情都有隱喻,層層的謎團下包裹著兩個人複雜的心理變化。如此簡極的故事之下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等待挖掘,它遠遠不是在講述婚外戀的故事,而是在一個紛亂的大環境下,那種集體失落,集體孤獨的無奈,每個人的無助,每個人的孤獨,都在年代的襯托下,通過這段婚外戀渲染到極致。影片的色彩運用的極為華麗,是王家衛最具有詩意色彩的一次運用。通常情況下,冷色調畫面給人帶來冰冷的感覺,暖色調用來表現溫暖,可是這種暖色調的顏色卻表現出一種冰冷孤寂的氛圍,王家衛堪稱第一人。
       可以說《花樣年華》最美的不是故事,而是那一襲一襲的華貴旗袍在蘇麗珍婀娜的身姿上搖曳的樣子,但這美麗背後的苦難和寂寞像甩不開的影子一般,沿著狹長昏暗的小巷搖搖晃晃,一下子傾瀉到蘇麗珍和周慕雲的心中。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花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麵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裡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裡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黯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深化了主題。黯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我無意去歌頌或是詆毀這段婚外情。這是於他們最好的年華,卻又一切來得那麼不是時候,那種難堪的相對將兩人的距離拉近又拉長,始終在那曖昧的間隙中無法逾越一步,當感情和付出都變成了牽絆的時候,誰還會認定那是一段瀰散著風花雪月的美好時光?
       仄仄的小巷的石板路,逼仄的樓梯,穿著旗袍的女子從暗裡走來,昏黃的燈光下是明滅的臉。風姿綽約的女子,彷彿看見民國時期的臨水照花人。舊時光裡的美人,冷靜而寂寞,從她身上透出一種寂廖。
       周生、陳太,舊時光裡的一對世俗男女,一段婚外情。小心翼翼地接近,處心積慮的勾引,欲語還休的暗示,一個步步為營,一個謹慎防守,最終卻還是淪落到情愛里。
      他們都是聰明的男子與女子,各自的另一半出軌,他們便在一起揣摩另一半出軌時的一些情景、對話,想著另一半的生活。然而接近的兩個人,如何能對感情收放自如,情愫漸生,是意料之中的事。尤其對周慕雲而言,最終的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他萬沒有想到,他會愛上那個女子,清瘦,寂寞,雅緻的旗袍給他的誘惑。
      彷彿是舊時光裡的故事,婉轉低唱,如唱片機上咿咿呀呀的聲音,她的足音輕叩石板路,響在樓道里,後來響在他的房間裡。她身上的旗袍換了一套又一套,玲瓏的身軀,寂寞的靈魂。
      他抽菸,燈光里抬起憂鬱的面容,他內心的隱秘一直深藏。在他對面的那個女子,內心有著深深的傷痛和孤寂,他一眼望穿,卻不願自己的情緒被她洞悉。
      是一場博弈,他們之間卻沒有輸贏。因為愛,因為一些無法言說的理由,因為內心的煎熬和焦灼。周慕雲遠走新加坡,他動過帶蘇麗珍走的念頭,卻未能成行。
      如果,他對蘇麗珍提出一起走的邀約,蘇麗珍,是否能陪他一起走。然終究沒有如果。那一張船票,不知遺落到何方。
      於是後來,蘇麗珍到了他在的地方,留下一些痕跡帶走一些痕跡,給他打了一個無聲的電話。算是一個告別。
      經年後,周慕雲在異國他鄉,對著樹洞訴說了內心的隱秘,然後埋藏。沒有人聽見他說了什麼,卻知道一定與蘇麗珍有關。他也是愛過的。蘇麗珍也在回憶,那一段有關愛,有關陰謀,有關舊時光的記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