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獸:崛起 Warcraft

魔兽/魔兽争霸:战雄崛起(港)/魔兽:崛起(台)

6.7 / 279,320人    123分鐘

導演: 鄧肯瓊斯
編劇: 鄧肯瓊斯 查爾斯李維特 Chris Metzen
演員: 寶拉巴頓 崔維斯費米爾 吳彥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間之葬

2016-06-08 08:00:19

《魔獸》有了世界,但是,人呢?


多年前曾有高人對我講過,一部一流的電影,總是先有人,然後才有世界,二流的電影卻總是先有世界,再有人。我給翻譯翻譯,意思大概是,真正好的電影,永遠立足於一個或一群豐沛可信的人物,圍繞著這些人物才會產生好的故事,繼而建構一個動人的世界。如果反過來,事情往往就不太對。

過去的遊戲改編電影大多淪為了爛片,多半就是這麼個原因。眾所周知,遊戲大部份是憑藉出色的視覺效果和操作體驗擄獲粉絲的心,而操作體驗基本不可能被還原到大螢幕上(因此,純操作類的格鬥遊戲如《街頭霸王》、《拳皇》等,改編而成的電影都爛如稀泥),所以稍微有一點追求的遊戲改編電影就選擇在視效上死磕。但一味花重金砸特效,畫面美則美矣,劇情卻往往被解構得支離破碎不知所云,人物也多半屬於臉譜化的蒼白木偶。而更有追求的遊戲改編電影,則會用最先進的當代數字特效技術,去建構(或者說還原)遊戲中那個瑰麗磅礴的世界。這,也就是電影《魔獸》最讓人期待的部份。

事實上,《魔獸》在這方面做的還真不賴。無論是人物角色的形象裝扮,還是佈景化妝的細緻考究,無論是用高於行業水準的特效打造出來的酷炫魔法,還是人獸兩軍對壘的宏大戰鬥場面。對於數以千萬計的魔獸遊戲粉而言,他們熟悉的艾澤拉斯和德拉諾、暴風城和鐵爐堡、古爾丹和麥迪文們被一一忠實於遊戲的設定呈現於大螢幕上時,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意義就已然完成了。作為一名魔獸遊戲的忠實粉絲,導演鄧肯·瓊斯也再明白不過,打著魔獸這張人氣超高的「大IP」牌,第一要務就是要征服遊戲的死忠。在這方面,《魔獸》甚至有那麼一點矯枉過正之嫌。從影片一開始便用簡單的字幕逐一介紹只有資深遊戲玩家才會熟悉的一系列地名這一點上看,《魔獸》就甘願冒不被普通觀眾理解的風險。

所以,電影《魔獸》的核心就是去還原那個遊戲的世界,這也成了鄧肯·瓊斯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最艱難的部份。尤其是《魔戒》系列所打造的中土世界太過成功,而《魔獸》無論如何都會被拿來與之比較,視覺呈現便成了《魔獸》最予以重視的環節。除此之外,其實你能看得出鄧肯·瓊斯已經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努力讓這部電影的故事不要淪為紙面一般單薄。因此,我們才得見獸人與人類互有「臥底」的反轉,一再出現的自我犧牲,複雜糾葛的身份認同,以及最後「故事並未完結」的諸多伏筆。要知道,通常一部視效魔幻大片,是由不得你像《月球》和《原始碼》那樣把劇情玩的起伏周轉的。

可以說,《魔獸》在建構世界這一點上無疑成功了,利用遊戲中原有的種種設定,《魔獸》已經為我們奉獻了一個真實可信的艾澤拉斯與德拉諾。而且,無論你有沒有玩過遊戲,都能很清楚地感受到,這只是剛剛開啟了冰山一角,還有大量細節和人物可供無限展開,最終並不會遜色於《魔戒》裡的中土世界。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人。當一切都在圍繞著世界打轉的時候,本應作為故事驅動核心的人物,卻大多顯得性格模糊或扁平單薄。不是非黑即白的英雄或惡棍,就是僅僅為了推動某段劇情的人肉道具。就連最具兩面性的麥迪文、伽羅娜和杜隆坦等人,他們的轉變與倒戈也因語焉不詳而稍顯突兀,洛薩與伽羅娜突然迸發的愛情火花也令人錯愕。歸根到底,這些人物的形象、種族、技能甚至是故事都是遊戲早已賦予了他們的,但對於一部電影而言,擁有這些還不夠,他們必須得是更加豐沛立體,令我們能夠感同身受的真正的人。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正因為遊戲的世界觀設定過於宏大繁複,所以在兩小時的電影裡想要面面俱到地描述每個人的前塵往事、交錯淵源有點勉為其難。看得出來,《魔獸》太想要一個足夠氣勢磅薄的宏大世界,你還能感覺得到環球、傳奇和暴雪等主要製片方對這個世界寄予的厚望——他們或許會希望此番打造的這個世界能像漫威宇宙一樣,具備無限延伸和擴展的空間,只要粉絲們還想接著看下去,他們就能找到新的人物和故事把它拍下去,直到它令人生厭不再賺錢為止。

就此說來,《魔獸》是一部太過典型的新世紀好萊塢大片,它和《復仇者聯盟》以及所有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一樣,只想用最絢爛的視覺為你呈現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而越來越忽略「人」的作用(回想一下你會發現,漫威的那些電影,最好的幾部,恰恰是把人物刻畫得最生動的幾部)。我絲毫不擔心在後面的若幹部《魔獸》里會看到更令人讚嘆叫絕的魔幻世界,但我更想在其中看見更像人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