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淺
2016-06-10 07:36:35
The Heaven Or The Hell——永恆孤獨
從地獄到天堂,你在經過人間的路上。
——致路易
在開頭,我想做個簡單的人物分析。在這裡我要借用一下塔羅牌的寓意,幾個主要人物可分別與這幾張牌對應——
路易——愚者
萊斯特——戰車/命運之輪
阿曼德——審判/教宗
克勞迪婭——星星/惡魔
萊斯特對整個世界有一種強烈的征服欲和佔有慾。他認為這世上一切都可以成為歸屬於他的物品——只要他樂意,他可以把每個地方都搞得雞犬不寧然後再拍拍屁股走人;亦或是不動聲色地悄悄經過,只留下歡享後的狼藉成為夜色中的又一個永恆迷題。他邪魅狷狂,過度的自信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自我膨脹,導致表面上的舉動讓同伴路易感到畏懼害怕與難以理解。但他實則是看似無情卻有情,他的一切都表明他深諳作為一個吸血鬼的處世之道。他對路易是真心想幫助的,也願意給每個被轉化者一次選擇的機會;但他對自己被創造的事實既生氣又狂躁,最終演變為一種聽之任之的絕望——既然已成定局,那就扮演好吸血鬼這個角色。他怨恨將他轉化為吸血鬼的創造者,但同時卻又覺得自己作為吸血鬼,算是這世上最自由的人之一(假若吸血鬼也還算人,一種患有嗜血和不死病的人)。所以我覺得他實際上是比路易更能適應的人,但適應力強不一定就代表是件百分百的好事。有人說他對路易好,我卻覺得不然。他只是被路易的不一樣所吸引,因為千百年來他從來沒見過這麼獨特的吸血鬼,一個這麼像人的吸血鬼。他只是被路易所擁有的人類情感給迷住罷了。因為他需要一個足夠有趣的同伴,來陪他度過今後漫長的吸血鬼生涯。而這個同伴,除了路易外,就算是換為影片末尾被他轉換的小記者,想必結果也是差不多的。一直覺得,吸血鬼是不分性別的。所以對於某些影評中提及的同性之愛,個人並沒有太大感覺。不過從影片中可以看出,路易找的同伴一直都是男性,而且都是那種情感很豐富的男性;至於他是否在真的這方面有獨特愛好,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阿曼德身上有著一股強烈的宗教色彩,再加上他引領下的那一批吸血鬼來看,簡直就像個小教會(還是個有點像邪教的教會)。正像路易對阿曼德所說的那樣——「你不是沒有我會死,其實你早就死了,不過是想借我來復活。」或許他曾經也有過歐洲的整批吸血鬼身上,都有種陳舊的歷史氣息。彷彿是一群身著華麗衣裳的小丑,終日沉醉於自己的劇院裡,日復一日地上演著那些已經發生了千年的故事,糜爛在時光中,被世界所遺忘。他們的所有行為舉動都是誇大的,帶有一種既老舊又放肆的誇張,具備典型的哥德式反諷喜劇色彩。時代在更新,他們理應也該更新;可由於他們的頹廢與自滿,他們懶得更新,所以只是給之前那個即將毀壞的核心罩上了一件新外衣。他們以為自己的審判合情合理,甚至以此為樂,最後卻終被其所害。所有的審判,其執行的標準都是相對的。你以為按照條例審判就是理智而客觀的處理方法嗎?並不,因為規矩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東西,這兩者其實是矛盾的。以一種主觀的標準去做一個客觀判斷,便註定會造成一場不可救的錯誤悲劇。
克勞迪婭應該是全片中最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人,這或許跟她的年齡也有關。一個永遠不會老去的洋娃娃,卻是一架最嗜血的殺人機器。Devil,請記住惡魔永遠長著天使般的面孔。她無理取鬧,嬌縱蠻橫的根本原因在於,她有常人無法體會的苦衷——也就是她無法體驗正常人的成長曆程。這個苦衷註定要伴隨她一輩子,也就註定了是種永恆的痛。我個人覺得,她最後在陽光下化為灰燼,實際上是路易受懲罰最重;而對她而言,那其實是一種解脫。當然,對死亡天生的恐懼會導致她拼命掙扎,想要逃離;但是,與其在漫長歲月中永無止境地做一個只會撒嬌吸血的小女孩,不如在假母的懷抱中安然化為塵埃。有些錯,一旦鑄就,總得有人承擔後果。而這次承擔後果的,不是她,是路易。星星永遠只在夜色中閃耀,倘若暴露在了熾烈的陽光下,則立刻了無影蹤。The sun represents male ,and the moon stands for female,而我們可憐的克勞迪婭,既擁有不了太陽,也成為不了月亮。她再璀璨,頂多也只能做一顆的星星,以夜色為幕景,燃盡熾烈的心,只為那一點根本留不住的、冰冷而又微弱的光芒。
而路易代表的究竟是什麼?借塔羅來比喻,其實就是愚者,是一種摸索狀態的成長過程——這也正是整部影片的核心。路易看似一直在追尋吸血鬼這個事物的邪惡根源來由;但他實際想追尋的,真的就是如此嗎?個人認為非也。他真正所追尋的,其實是一種認同感與歸屬感——是不是還有人理解他,是不是還有吸血鬼跟他有同樣的想法與負罪感?但很可惜,就如同阿曼德跟他說的那樣,「你不屬於我們,也不算是客人;你就是你,是一個吸血鬼而已。」個體永遠是孤獨而分異的,沒有任何既定標準來告訴你吸血鬼就應該是什麼樣子,怎樣才是對,怎樣才是錯。影片借吸血鬼題材,把我們原本對於人生的認知混沌化了,但其本質實際上是同一個道理。是誰說的,吸血鬼生來就該為邪惡?其實根本沒有這個定論。路易深信上帝創造每一件事物都有理由,而他痛苦的根源就在於,他作為人類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太根深蒂固了。靠著吸食人血來保持自己不老不死、美貌永存,這在他眼裡是種極端自私的行為。可他卻沒有想過,作為一隻吸血鬼來說,只有能在這點上達到完美,才算得上是真正成功的。許多人覺得,路易在最後拒絕了萊斯特的請求,實在是太可惜了。但我卻覺得,路易的兩次拒絕,恰恰是他尋找新生活方式的起點開端。因為就算他再次與萊斯特生活在一起,又能獲得什麼呢?每日以萊斯特為參照,不斷提醒自己,我是在做一件多麼有背良心又慘無人道的事情嗎?這也太過殘忍了。於是他選擇了離去,做一個孤獨的吸血鬼。即使日夜在麻木中生活,靠著本能行事,也比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幹什麼,從而不斷被內心所折磨要好得多。
全片給我印象最深的三個片段分別為——路易抱著被自己殺死的保姆站在門口,宣佈所有奴隸解放;路易面無表情地拒絕了做阿曼德同伴的請求,轉身離開;以及路易最後蹲在萊斯特的身邊,柔聲告訴他別怕,那只是假的光。這其實也是他成長過程中三個最有代表性的轉折點。第一個片段代表路易首次沉入地獄,面對新世界的大門,他惶恐不安,惴惴而行,既不願接受,也不願承認,可卻始終無法避開事實;直到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犯下無可挽回的罪孽,進而崩潰,一把火燒光了自己作為人的前世。但物資雖然被燒燬了,可他在精神與心理上卻還是以人的形態存在,他的痛苦依舊。第二個片段是在他失去了克勞迪婭以後,冷漠至極,放任自我,抱著一種與世界為敵的心態,懲罰自己,也懲罰別人。本以為自己已經接受了這個身份,找到了精神依託,還有了慰藉,卻不想到一個差錯,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三個片段,則是他終於看見了一點新的希望和出路。作為吸血鬼,他要的不是像萊斯特那種隨遇而安的生活,也不是像阿曼德那種周謀權衡的生活;他要是一種只屬於他自己的生活方式。遇見衰老腐朽的吸血鬼,他可以幫助他們重新融入這個現代世界;遇見人類,他更可以借自己的經歷讓他們看清,不需要吸血、能正常生長直至死亡的一生是多麼的珍貴。不管這一生是富貴是貧困,是繁華還是衰敗,它總有個結束的時候,總有個解脫點,這事何其幸福。從頭到尾,路易其實一直都在疑惑,一直都在尋找,尋找一個平衡點,尋找一種既不違背自己本心又可以繼續生活下去的方式,尋找吸血鬼這個物種存在於世界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所幸影片末尾他終於明白,根本沒有誰是誰的老師,誰可以作為誰的模板,每個人的吸血鬼生涯都是大相逕庭的。他也終於找到自己存在於這世上的意義——接納自我,告誡他人。犯下的過錯無法彌補,但是,他可以盡全力讓它從此不再發生,使更多的人認清吸血鬼這個種族究竟意味著什麼,別再重蹈自己的覆轍。
The heaven or the hell?這是一個永恆的謎題。不論作為吸血鬼還是人,我們生在這世上都是孤獨的。而吸血鬼,更是忍受著強度比人類放大數倍的,持續時間比人類長千百倍的永恆孤獨。我們究竟為什麼而存在?我們這樣活著有何意義?目前的樣子,別人眼中認定的所謂標準,就是你想成為的那一類人或吸血鬼嗎?或許每一個人都該像路易一樣去追尋,追尋只屬於自己的life style和living meaning。當然,最後的最後——
願你有個志同道合的company,一同行走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