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福爾摩斯先生--Mr. Holmes

福尔摩斯先生/福尔摩斯的最后奇案(港)/思维的轻颤

6.8 / 67,922人    104分鐘

導演: 比爾坎登
編劇: Arthur Conan Doyle
演員: 伊恩麥克連 蘿拉琳妮 派崔克甘迺迪 真田廣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兔白

2016-06-12 01:49:37

一個文藝的福爾摩斯


以為是偵探片,看了十分鐘左右後判斷這應該屬於文藝片吧。
片裡破案的元素少之又少,而且簡單粗暴。反而,各種人物表情特寫鏡頭,各種環境情感渲染,各種對感性與理智的關係的反思,這根本就是一部文藝片嘛。

對於福爾摩斯嘛,小時候看了幾篇故事,後來看了神夏,也就這樣,要說多狂熱的熱愛還真沒有。只不過去英國時也是特意去了趟貝克街221B。
看著福爾摩斯紀念館裡放著所謂福爾摩斯看的書,坐的椅子,抽的菸鬥,寫東西用的桌子,筆……
想想很多人都會說崇拜福爾摩斯卻不說崇拜柯南道爾,一個小說中的人物,被人們如此具現化真是不簡單。一個書中的人物被人們賦予軀體賦予血肉,也是一樁美談。

也許福爾摩斯的狂熱者會不滿電影將福爾摩斯弱化了,不滿電影使得原著裡的福爾摩斯變成了謊言和誇大。
但如果說把福爾摩斯的具現化,其實這部電影更是登峰造極了。它把人們想像中如神一般的人物再用力拉了一把,變成了更加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說起福爾摩斯,一般會想像到他的聰明睿智,電眼如炬,觀察入微。然而這部片子卻給人一個垂老的,孤獨的,無助的形象。然後事實上這些形象才更接近人的本質。
只有想像中的英雄才戰無不勝,永遠輝煌。而真實里,英雄往往孤獨,英雄也會無助,英雄更會垂老。
我喜歡那個睿智得彷彿永遠不會敗的福爾摩斯,當然也不排斥被拉下神壇的垂老的福爾摩斯。

電影很文藝的用三條線表現了福爾摩斯的孤獨與希望。
自殺的女人Ann這條線,是福爾摩斯痛苦的根源和起點,我覺得它側面的反應了老福爾摩斯的孤獨。
他的這種孤獨很多時候來源於對真理和邏輯近乎固執的追求。他不讚同華生筆下的那個福爾摩斯,他也許覺得華生背叛了真實和邏輯,他覺得華生也不並不理解自己。
然後小男孩Roger的這條線,可以算是對福爾摩斯的救贖。其實也說不上是小男孩做了什麼救贖了他,我覺得更多時候Ann這條線和Roger這條線相互穿插,福爾摩斯通過和小男孩的交流而梳理了自己的思緒和糾結,讓他終於理解到光有真理和邏輯並不一定能給人帶來快樂。
最後的日本人梅崎這條線里,比起真理他選擇了用謊言包裝,以撫慰母子倆人內心的寄託。
這裡有個小細節,福爾摩斯坐在華生留下的桌子上寫完了給梅崎的信。我想他已經理解了當年華生改造了那個故事是出於保護他的原因吧。

最真實的真理和邏輯有時候是殘酷而無情的,福爾摩斯一生追求這樣的真理,而忽略了人的感情,使得他孤獨而無助。
但最後就像他從Roger那裡獲取了希望一樣,他又把這樣的希望傳達給了梅崎。
我覺得電影裡描繪了老福爾摩斯心裡,出於邏輯的理性和出於人情的感性相互碰撞的過程。
電影也許就是想讓這個執著到幾近固執地追求真相的傳奇人物,在垂垂老去的時刻終於也能放下那份固執,體會一把溫柔的人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