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炭18

2016-06-15 09:05:39

層次單一,缺乏深度


20分鐘就已經透支完整部電影的資訊量,剩下一個半小時不過是慣性重復和強調前面已經詮釋過的資訊,沒有挖掘的更深一點,導致影片嚴重的頭重腳輕和層次單一。

戰地記者這個行業很特殊。它可以分解為:戰地——時刻面對死亡;記者——恪守中立客觀。

有人相信眼見為實,但照相機拍出的遠非真相。你不知道上一秒發生了什麼,下一秒又將發生什麼,你甚至不清楚這張照片是真實一瞬還是精心擺拍。如果記者帶著過於明顯的傾向去「尋找真相」,那麼出現在相機裡的就只會是一種敘述的角度。雖然失真難以避免的,只要仍是無知凡人,報導的就不可能是完全的真相,但避免偏見,恪守中立是該時時警醒的。

——其實電影自己也沒有做到這點,電影裡表現暴力鏡頭大多是白人政府和祖魯部落勢力的,其實非國大在當年也有不少暴力分子。曼德拉的光環和政治正確吧。

說回中立,這種本應「正確」的職業操守,到真執行起來卻很困難,要直面自己的良知。你看到路有餓殍,旁邊是虎視眈眈的禿鷲,你只在乎自己的照片和「真相」,眼睜睜的看著小孩被吃掉。這是很極端的情況,因為你伸手就能幫到她,其他時候呢?你看到武裝分子掃射平民,你看到砍刀向人身上砍去,格瑞格說他只想到要用65號光圈。

凱文嗑藥逃避現實,以沉淪來抗拒良知的譴責。反倒是最正常的,雖然這部電影號稱真實事件人物改編,但只有這個人物身上我看到了些許的人性之光,他是最豐滿的。

這部電影沒有拿到任何獎,合理。

最後黑一下:


《槍聲俱樂部》在導演史蒂文·西爾文的調配下,呈現出一種「仿紀錄片」式的真實和冷寂。在自然行進中,還原了《沙巴拉拉之死》和《飢餓的蘇丹》這兩幅作品的拍攝過程。加上運用大量鏡頭,再現了當時的嘈雜混亂,恐怖與絕望。影片雖然是一部故事片,但它用一種近乎漂流的記錄方式,波瀾不驚地再現了攝影師們的人生截片。說不上煽情,也沒有悲歌,一切筆觸都是淡淡的味道。[4] (新浪娛樂評)——百度百科

能看出小清新的味道,真是有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