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地女記者--Whiskey Tango Foxtrot

威士忌、探戈、狐步舞/探戈,战地,威士忌(台)/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6.6 / 44,141人    112分鐘

導演: 葛倫費卡拉 約翰瑞卡
編劇: Robert Carlock
原著: Kim Barker
演員: 蒂娜費 瑪格羅比 馬丁費里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erie chik

2016-06-17 19:44:04

遊走在常態與非常態之間,那些沒有在大陸上映的電影之《威士忌、探戈、狐步舞》


       根據金·巴克(Kim Barker)回憶錄《The Taliban Shuffle: Strange Days in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改編,當時的她是一名戰地記者。本片主要展現了2004年-2006年,戰地記者群體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一個生活狀態。影片的類型被定性為戰爭/喜劇,怎麼看本片的這兩個類型。首先,《威士忌、探戈、狐步舞》算不上是戰爭片,只能說戰爭是作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另外,本片也算不上是喜劇,相對來說,本片在處理一些比較沉重話題時採用了迴避的處理方法,這就算是本片所謂的喜劇定位。既然是改編自人物的真實經歷,大可將本片當成傳記片來看待。
       雖然只是展現了人物短短3年間的變化,即便是最重大的轉接也不足以勾勒一個人物人生的軌跡。不如那些像《米爾克》這樣的電影更像是傳記片,但是也不妨礙將本片當成傳記片來看,那112分鐘展現的三年權當是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片段吧。為什麼一定要強調要當成傳記片來看,因為在所有電影類型裡面,它的虛構成份是最低的。虛構占比與影片質量並無任何關聯,也不是評判的標準,影響的是觀眾的評判標準。指導一部喜劇片或者戰爭片的劇情創作法則,有可能是陳舊的三一律,有可能是傳統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尾」規則,以及其他在專業教材上都能找到的風格規範。本片的高潮部份,「戲肉」是什麼,是成功營救被綁架的蘇格蘭攝影師嗎?有一點像,實在談不上。
       可能大家生活中也體驗過這種感受,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是確實發生了。我們認為有一些電影裡面的情節很精彩,是我們從未見過的畫面,常常因為兩個原因,一是創作者匠心獨運、獨具慧眼;二是四個字,「有發生過」。你信神、信佛、信天也好,或者你只信或然率,「有發生過」勝過所有電影創作上的金科玉律。觀看傳記片,時間是唯一的線索,是可考據的維度,讓你不足以在混亂散漫的零碎場景畫面中失去了耐心,混亂了思維。
       全片圍繞著常態與非常態這個命題來展開,一開始提到的有趣理論4-10-4,它指的是一個女人在自己國家只有4分,到了其他國家變成了10分,但是她一旦回到自己的國家又會變成4分。乍看起來,像是對女主角的一種嘲笑,想想她並沒有損失,不是還有曾經提升到10分的機會嗎。問題大概會出現在,這個女人到了別的國家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提高到10分的水平,甚至是等她回到自己的國家還以為自己是10分。戰地女記者KIM來回於戰地與和平地之間,遊走於兩者之間,切換著這種常態與非常態。她雖然奮力營救出蘇格蘭攝影師,這個她在阿富汗的情人,但是在最後她還是選擇了離開,要回到紐約或者華盛頓。Because I think there's plenty of good work to be done in the real world,and the kabubble is well-established.I just have to get out of here before it's too late.I started to feel like this was normal.
      在常態中,KIM感受到自己一直原地踏步,就像那台在健身房的運動器械。於是,KIM接受挑戰,來到這個非常態的地方,尋求突破自己。為了這種刻意的自我突破(不刻意確實也難突破),她就像她的本地工作夥伴Fahim口中的癮君子,上癮至不可自控不顧險境。KIM確實在非常態中獲得了突破,但是那樣的突破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之後她再也沒有在電視上露過臉。也就是說,KIM在非常態中也達到了那個在常態的效果,她沒有再前進,這也就是她所說的normal,當非常態變成了常態,它還能算是「非常態」麼,這樣就失去了這種特殊環境的意義。於是她回到了那個常態的環境,將常態的地理環境,變成了自己事業上的「非常態」環境。影片最後,KIM作為新聞主播出現在電視螢幕,她與遠在他方的攝影師同屏,雖然你可以認為這是下一個愛情故事的開端,不過這大多與愛情無關,這個畫面的意義在於兩條平行線交接的一點、硬幣落地站住的一刻、常態與非常態正好打了一個照面。

作者:cherie chik
公眾號:wordshowu
日期:2016年6月17日

轉載請與本人聯繫,未經許可禁止隨意抄襲,侵權必究,特此聲明,請自重。
 戰地女記者KI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