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3,811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墨雪飄·痕

2016-06-17 23:47:56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良作以上,並沒有神作的氣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打分:74/100,★★★★。
       基礎分75,不夠流暢的故事節奏-1。
       參考——
       《海底總動員1》:86/100,★★★★★;《動物方城市》:82/100,★★★★。

       要肯定的是,《海底2》還是保持了一定的水準。貫穿全片的大量奇趣橋段、水下世界的亮麗色彩和生動有趣的各色配角,保證了本作依舊具有很高的觀賞性。但這一次「尋找多莉」的故事,卻不如13年前的「尋找尼莫」那麼節奏明快,角色的發展也沒那麼自然而清晰。

       問題其一出現在開頭。
       《海底2》的開頭,用了不算短的篇幅來講述多莉在遇見馬林之前的故事,為多莉踏上尋親之旅做鋪墊。一方面,這段情節時間跨度很大,但並不像《飛屋》的開篇十分鐘那樣一氣呵成。另一方面,在多莉撞到馬林之後,影片的時間迅速跳轉到了一年後。
       觀眾當然都知道——也應該知道——多莉與馬林經歷了什麼故事,但這樣不任何手段修飾的跳轉,單獨在本作里看,卻多少顯得影響連貫性。
       問題其二出現在閃回。
       基本上,多莉每回到一個熟悉的場景,或聽到一段熟悉的對話,都會在刺激之下突然想起童年時期和父母生活的某段經歷。這就導致本作插入閃回的頻率之高,實在是有點濫用的嫌疑。而且閃回有幾次是在節奏很快的時候突然插入,內容又十分舒緩溫馨,結果便硬生生打破了原本構建的緊張感。
       問題其三出現在高潮的公路逃生戲。
       這場逃生戲的設置,明顯對應《海底1》中擺脫漁網那場高潮戲。單論精彩程度,《海底2》這場戲遠超《海底1》,最後貨車入水的慢鏡頭也實在充滿華彩。但是如果考慮其中承載的故事厚度,《海底2》就明顯遜色於《海底1》。
       《海底1》用尼莫和馬林合力營救多莉的這場戲,讓觀眾強烈感受到了小丑魚父子關係以及兩個角色本身在連番歷險之後的巨大改變,成功昇華了這段「公路片」模型的冒險故事。
       而《海底2》這場戲就相形遜色了。究其原因,與多莉的角色改變不如《海底1》中馬林、尼莫父子的改變大有關,也與多莉的父母始終是某種意義上的「局外人」有關。
       說到這場戲,就不得不說一下本作的新角色——章魚漢克。
       本片利用漢克這隻章魚的變色特質和暴躁性格創造了大量新鮮有趣的橋段,同時藉助他的行動能力極大拓展了以「魚」為主角的電影中角色的活動空間。但漢克這個角色本身的完成度卻有所欠缺。
       除去動畫製作的高難度不談,漢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作為一個即將被放生的傢伙,他竟然想盡辦法要安逸地留在水族館中,逃避大自然的危險。結果到了高潮戲中,他卻在貨車後廂中被多莉說服,與她一同展開了逃生行動。
       於是就難免令人不適:這只在全片的大多數時間裡都「立場堅定」的章魚,轉變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不過,《海底2》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問題都並不致命。同時,本片在「尋找」這個主題上,其實有明顯的深化:在延續《海底1》尋找失蹤同伴的情節設計的同時,《海底2》加入了多莉的「自我尋找」——完成度並不突出,但也還不錯。這種在既有主題下挖掘新層面的努力,始終值得讚揚。
       總體而言,《海底2》不夠優秀,但依然在良作以上。如果有《海底3》,如果《海底3》能在「尋找」的主題下挖掘出新的層面,那麼還是值得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