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天空之眼/天眼狙击(港)/天眼行动(台)

7.3 / 91,785人    10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Guy Hibbert
演員: 海倫米蘭 亞倫保羅 艾倫瑞克曼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山竹

2016-06-19 04:51:16

政客是這樣殺死一個無辜小孩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戰計劃更改——目標確認——重新評估——行動合法+前期受最高首腦批准——執行。如果這群擔心自己職業生涯的官員一開始就下令執行上校的計劃,那麼小女孩就不出現在目標地點、飛彈一枚就夠。
相反的,這些政客不希望自己留下任何後患,於是徵求各個方面意見,只求自己沒有外交上(恐怖份子的美國國籍、作戰地是友好國家)的追責,確保避免任何擔責的風險。於是電話一輪一輪地打,時間一分一秒地浪費。政客們用最佳作戰時機換取了職位的保全,自以為萬無一失,下令行動。
此時一個小女孩出現了,沒有實戰經驗的士兵因為感情用事拒絕執行任務。然後為了救無辜小孩差點犧牲一個眼線。讓人心塞的是,有經濟頭腦的小孩撿起來已經賣出去的麵包重新售賣(別說小女孩傻,若真傻她就應該把麵包揀回桶里等眼線回來拿,或者直接拿著錢回家)。營救失敗,此時婦人之仁的法律顧問無法做決定,要甩鍋給檢察官,自熱而然的,燙手的山芋從指揮室拋到了總部。於是政客們又陷入了擔心輿論對自己不利的焦慮,又是一輪的甩鍋大戰,美其名曰為保全無辜女孩的生命。
為了讓行動成功,凱薩琳與手下心照不宣地數據造假。此時的政客們考慮到美國方面的壓力以及要承擔任務失敗的後果,選擇相信45%的外圍死亡機率(他們肯定會質疑低機率,良心雖有不安依舊選擇無視數據造假。因為造假的責任他們不用承擔,那是軍方的事了),終於下令打擊目標。
無論是政客還是軍方,都知道小女孩必死無疑。軍方選擇直視並承擔這個後果,政客選擇掩飾推卸這個後果。軍方自始至終選擇「含淚」死一保十。而政客們不會在意死一個人還是死80個,所有的決定都是推卸責任和保全自己。
本來不該有的道德選擇因為政客的自私而產生,何況人沒救下還多費了一枚飛彈。
最後,女政客想通過把小女孩的死怪罪到將軍身上來麻痹自己,減輕罪惡感(我相信女政客的良心是不安的是懺悔的,因為全程她的反對聲最強烈,最漠視生命,甚至表達了寧願犧牲更多的人以確保輿論在她這邊的意願,竭力甩鍋)。將軍則以自己的實戰經驗反諷了女政客對生命的漠視:因為認識到現實的殘酷性和生命的珍貴,才會做出犧牲1人保全更多人的決定。
女政客代表了其他政客流下了羞愧的淚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