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5,936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羅毅祥

2016-06-19 07:21:33

電影《海底總動員2》:動畫版的阿甘正傳



    多莉是一隻擁有先天短期記憶喪失症的藍唐王魚,總是很傻很天真毫不畏懼對一切都好奇,她像阿甘一樣擁有身體缺陷,卻也像阿甘一樣締造了讓人嘆為觀止肅然起敬的傳奇。給觀眾帶來滿滿的正能量的同時亦讓我們感受到穿梭其間的朋友的互幫互助不離不棄以及親人間其樂融融的守護和關心。影片的主題圍繞「回家、尋找、成長、友誼、親情、冒險、團聚、環保」等眾多元素展開,由於元素眾多,所以適合全民觀看,兒童則需要由家長引導觀看(美國電影協會將此片評為PG,即家長引導,而首部曲G ,即全年齡可觀看級別),可見,皮克斯工作室在打造續集的時候也進行了全方位考量,想不單單只製作一部簡單的動畫,而是要在動畫中加入某種能引起大眾思考和共鳴的東西,這種東西不一定要具備高大上的特質,但一定要具有大眾認同性和群體代表性,譬如影片中的主角——患有先天短期記憶喪失症——一個有身體缺陷的孩子。
    導演選擇「有先天缺陷」作為動畫片中多莉的特點,明顯具有深意,不僅僅是心血來潮突發奇想而已。「有先天缺陷」的多莉通過自己的奇妙冒險之旅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完善了自己「一無是處」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力,拯救了墮落的毫無生活目標的八爪魚,幫助了許許多多即將被送往暗無天日的研究所中的同類,贏得了無數海洋動物發自內心的一致歡迎和稱讚。即使到電影的最後,多莉的短期記憶喪失症並未有任何好轉,但卻獲得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美麗結局——小丑魚父子的友誼、白鯨貝利和鯨鯊運兒的同舟共濟、美麗的海底珊瑚世界以及父親母親不離不棄的永恆關心。先天缺陷的多莉創造了一個個毫無缺陷的完美奇蹟,短暫的記憶在旁人眼中是一種致命的悲劇,但在某些時候也正好補缺了健全人格普遍具有的瞻前顧後、畏葸不前、猶豫不絕、遇事慌亂手足無措、聽天由命的弱點和負能量心理暗示,多莉忘掉了幸福前一秒的點點滴滴,也忘掉了不幸的所有回憶,不管前方有何種困難,她總能在別人的垂頭喪氣中振作起勇往直前的信念,帶給大家希望、樂觀、積極向上的溫暖指引。這是一條有缺陷的小魚描繪的「完美世界」,從而引出現實世界中「天生缺陷」的人兒也同樣擁有此種上蒼賦予的特殊技能,很多很多「不幸」的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學會了這項特殊技能,在人類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中劃出了卓越的印記,比如霍金、貝多芬、奧斯特洛夫斯基……還有我們眾所周知震撼我們億萬觀眾心靈的——阿甘——一個傻子的逆天傳奇。


    影片中多莉的父母對多莉無微不至的拳拳鼓勵、關愛、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團圓的天倫之樂的場面頗為令人暖心和觸動,朋友之間的互幫互助、真誠相交、不離不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除此之外,影片還不時提點到對海洋動物的保護問題,雖然導演並沒有明確表態自己的觀點因如何更好的保護海洋動物,但通過多莉和八爪魚偷車拯救所有被關押在運輸車上的同類和很多魚類被打上標籤作為研究以及多莉勸說八爪魚回到大海、兒童肆無忌憚戲弄海洋館中的小動物等種種橋段可以看出,導演是極力反對海洋館打著研究的名義對海洋動物們進行研究和考察的,海洋動物們的家在大海而不在研究所,即使它們因暫時受傷無法回到大海,但它們的心仍嚮往著它們出生的地方,它們在人類締造的溫室中是永遠不可能痊癒的,就像那隻近視的鯨鯊運兒和被撞傷腦袋的白鯨貝利,它們在啟動冒險的旅程中最後都回到了大海,無需擔心它們的生存問題,生於斯長於斯的天性會解決人類所擔心的所有難題,反倒是人類自己,應該好好反思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和已經被污染的良心。
《海底總動員2》中有許多讓中國觀眾熟悉的「中國風味」,比如加州海岸海洋館中的解說就運用了中國著名解說員黃健翔的梗,還有隨處可見的中文標識。近年來,迪士尼出品的一系列動畫電影都有意無意直接或間接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似乎是有意討好中國觀眾而刻意獻上的一點諂媚,不管怎麼說,迪士尼想要繼續飛黃騰達、如日中天的話,想方設法抓住中國觀眾的胃口也是勢在必行的事,畢竟,中國的市場很龐大,他們只開拓了冰山一角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