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5,936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子

2016-06-19 07:29:32

大概是信任與自我接納的故事吧


信任這個詞說來簡單,但真的很難。即使是對最好的朋友,親人。所以這只能通過動畫,通過動物看似毫無心機簡單的如同白紙,配以毫無忌憚的各種角度賣萌來表現。(賣的毫不遮掩,讓otters攔路,對我們最後就是直接說人類最吃這一套不是嗎。)
你會去無條件信任朋友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並付諸實踐嗎?成人的世界總是多了太多功利的色彩,多了太多世俗的羈絆,多了太多規則的束縛。我們不敢更不能。所以我是如此羨慕dory,羨慕她一往無前的性格,更羨慕她有願意在lost的時候努力finding她的朋友們。
marlin在第一部中不相信自己的兒子能以殘破之驅獨自在大海中游行而引發了整部作品finding nemo。而第二部中marlin不相信dory糟糕的記憶力中的過去的回憶是真實的,不相信能這樣找回他的家人而造成第二部的finding dory。marlin中已經映射了許多現實中成人思考的角度,但比之仍會理想化美好些,所以能最後給予我們happy ending,一絲心靈的慰藉。
在動畫中,marlin一點點從不相信,不相信nemo能游好,不相信dory會鯨語,不相信becky會帶著他們到dory處到相信。而我們呢,至少我肯定我不會因為看了這部電影而有任何改變(即使我是感動哭著看完整場電影的)我甚至不會相信坐在我旁邊的人信任我,即使他這麼說。因為現實不像動畫那樣美好,動畫中的確事情如dory那般天馬行空的發展,動畫中的他們是純粹的朋友沒有任何利益參雜。所以我只能單純的羨慕著那種無條件的信任。

再說自我接納。marine中的動物都是有著各種病症的殘缺的個體。dory的短期失憶症,hank少了一條觸角,bailey無法回聲定位(自認為),destiny視覺障礙,海獅有貧血和胃病(已被治癒放生)
大家因為各種不同的障礙而自卑退縮,不敢離開方寸的cage,回歸大海的自由,尤其以hank表現更為直白,多次逃脫放生,遲遲不肯離開。
但在最後,影片以戲劇化理想化的方式,另大家做到自我認知自我認同自我接納,而最終走出壁壘安全港(marine)重回大海,強行happy ending。給我們一種走出影院明天會更好的錯覺。
不過我所要的其實也只是一個半小時的烏托邦罷了,總不會想著要求一部影片來改變人生吧,所以搞不懂那些給1,2星的是什麼心態。作為一個懶癌,實在是因為看到這部影片被這麼多差評,鳴冤而寫了這些不太通順的意氣之話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