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殺手的品格--No Tears For The Dead

哭泣的男人/哭泣的男子/杀手的品格

6.8 / 4,566人    116分鐘

導演: 李楨凡
編劇: 李楨凡
演員: 張東健 金敏喜 金希沅 布萊恩‧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丁一

2016-06-19 17:13:02

《우는 남자》(哭泣的男人)觀後


          本來想推薦這部電影,覺得實在不錯。但觀後,看到影評,該片票房遇冷。觀眾對導演的拍攝,男主角的造型,情節的編排……似無一是處的指摘,令自己不解。票房不能決定一部影片的好壞。
        《哭泣的男人》,《우는 남자》這是一部韓國犯罪類型片,講一名職業殺手的故事。說到這裡,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是殺手類型題材的法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關於兩片的對比,分章另述。)很多評論說,劇情老套,故事情節混亂,支離,跟之前的某某部影片一樣,男主角造型陰鬱,血腥,從影片的一開始就猜到了結局等等。那麼,我們能不能拋開比較和成見,來看這部電影呢?儘管你可以想到《這個殺手不太冷》,想到香港電影《縱橫四海》,想到該導演幾年前的《孤膽英雄》。
        該片的重點,不是講故事,不是要突出故事嚴謹的邏輯,故事只是一個十分簡單的載體,通過這個所謂的『『爛熟的』』故事,講一種感情,一種真。這種從影片一開始,就讓人震撼,緊張,具有帶入感,對男女主人公的結局,明明從開始就已無懸念,但作為觀眾,還是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還是緊緊地跟隨影片的節奏,最後看到了矛盾中的悲愴。結局會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又哭不出來的痛在裡面,如果用酒來形容,或許就是舌尖上的那一點兒綿長。算是有一點兒動人的感情,能做到這『』一點兒『』也算勝利。
        影片最好在哪呢?這麼有一點動人,心疼的''真''?導演在表現男女主人公的關係上幾乎全部用了側面表現的手法。
         第一、全劇120分時長,男女主人公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里具有對話的鏡頭,只有三個左右的場景。每個場景平均不足三分鐘。一個是在電梯故障時的第一次見面,一個是二次出現同樣的場景時的第一次對話,一個是影片的最後,男主角坤用求死來完成對一切入物關係的救贖,對女主角崔木景的守護。那麼,人物關係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展現的呢?如果說是愛,又怎樣表現它的深刻呢?——個人觀感:通過監視和監聽(全部的側面拍攝)。就是,我對你的感情,不作為當事人的角度,反而把男主角坤放在旁觀的角度,跟作為觀眾的我們同一的角度,來旁觀作為失去孩子的母親的生活。這樣,同情,憐愛,作為旁觀者想為她做點什麼的代入感就出來了。那麼,坤作為一個幼年喪母缺少愛的成年後的那個''孩子'';崔木景作為剛剛失去孩子,內心充滿無限思念的這樣一位母親,二人的契合點初見端倪。而對於這樣一個虛設的背景'孩子',二人又有共同的感情,對孩子的內疚和思念。一個是無意殺死孩子的兇手,一個是再不能見到孩子的母親。一個是沒有絲毫人情味,冰冷的人生,一個是同時失去丈夫和孩子,還要每日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每日靠安眠藥入睡的不堪的生活。兩個人有同樣孤獨、不堪的人生境遇。那麼,愛的前提就出來了,''同是天涯淪落入,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默契就出來了。同時,故事的主要矛盾也出來了:一個親手殺死這''小女孩''的兇手,怎麼能愛上她的母親?身為孩子的母親,又怎麼能接受殺死自己孩子的這個男人?也許矛盾越深,表現起來越容易,但用如此間接整潔的方式,我也以為並不容易。(何況編劇即導演,許非專業劇作家出身。) 男女主角的對話,也基本上通過''電話''對話完成。
       第二、情節上。 ''坤''拼死救的這個女人崔木景,在紛亂的打鬥和困境中,甚至沒有親眼看清楚竟是這個叫''坤''的男人在捨身救自己,直到最後電梯門開了,自己聽從坤的指導,親手射殺坤的那一刻,坤受傷,朋友的槍回身對準了崔木景,坤流血的手仍死死抓住朋友開槍的手不放,(直到朋友的開槍的手放下,坤的手終於鬆開了。)那一刻,電梯門關上了。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又似乎沒有答案。最後的結局是坤在母親最後一次為自己洗澡的早已破舊不堪的澡堂里哭泣的鏡頭,這是情節中的一個''過場'',這種''滯後性''的安排很有吸引力,在韓國電影電視劇的編排中這種手法很常見。坤的人生終究是虛無悲愴的,即使或許在人生的最後,這個缺少愛的男人,有機會去愛與被愛。
        影片的敗筆在:或許為了賺人眼球,用了過多血腥的場面,並且在血腥場面的細節上過度強調,這有點讓人作惡。暴力也可以拍得很唯美,但如果這樣處理可能與該片的節奏、風格不相符,但是過於血腥和暴力,不但沒有添彩,反而把導演有點急功的心態,追求畫面觀感的意圖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如果能把這些''筆墨''再多一點用在人文關懷上,或許會更欣慰。可是,完美又有何德何能以它的姿態存在呢?
        最後,演員的表演。表演是一件辛苦事。作為職業演員,在各種角色中是看不見演員自己的。演員本身與角色完全融合,這是高超的技藝。好像台灣電影《曉光》里講述的演員的故事一樣。外型有時候並不見得一定重要,好像我國大陸演員王千源,用他的努力和付出帶你看一個個''真''的人物。外型好,演技不差,夠努力,又有天分,悟性好,那麼他她註定做個演員。張東健和金敏喜是老演員。張東健在眼神和動作的把握上,恰如其分地創造了這個角色。金敏喜的表演:跪在電視的大螢幕前,對著電視機中女兒的視訊……,她的哭泣,她的隔著螢幕的撫摸,很動人。''大花瓶''和實力派的區別可見一斑。對比其他張東健的影片,會發現每個角色都風格迥異。即使同是演殺手,《颱風》裡面的角色又不一樣。我國地大物博,許是大陸的娛樂圈容易,似乎長著一張臉,老天爺就會賞飯吃。我貪得無厭地想看到大陸演員更走心的表演。我們的鄰國又或許競爭太過激烈,演員們生存的危機感時時存在,個體的努力帶動了產業的發達與成熟,行業的競爭與發展又促進了個體的努力。市場就變成了這一產業鏈條上無形的附加值。
        《우는 남자》經過中文翻譯,成了''哭泣的男人'',落俗,又不押韻。沒有了原汁原味,總是像一杯水過三遍的茶。''우는 남자''這是母語的優勢。
        淺見。
       ——來自普通觀眾,2016年6月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