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5,936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漂泊小魚

2016-06-19 21:07:32

父親節:在《海底》看父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父親節:在《海底》看父愛

我的父親已經年近花甲,昨天帶著老家種的西瓜、酥瓜、青菜到城裡看我們。父親知道這週末是父親節,我也知道,但是我們誰都沒有說。

早上,我以帶兒子Jacob看電影的名義邀請他一起去,早餐去吃個麥當勞,上午看個迪斯尼電影,算是給我爸爸過節了。當然,我事先告訴他,電影票是信用卡活動價,每張6元,麥當勞我有一張朋友送的早餐券,再不用就過期了。他沒有說什麼,這是我們新近才達成的默契。

言歸正傳,戴上3D眼鏡,看著《海底總動員2》,我的思緒便如大鷂魚一般,在海底「天」馬行空,一幅成長的畫卷,鋪展開來:




 一 成長,需要 「7秒鐘的記憶」

《海底2 》的主角小藍魚多莉患有短期失憶症,可能在童話故事裡,她不算正常的魚,但真實世界中,魚真的只有7秒鐘的記憶。巧合?刻意為之?編劇的良苦用心何在?

開場的畫面是這樣的,還沒長大的多莉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不那麼快樂的成長著!




爸爸媽媽總是擔心多莉的病,怕她一不小心走丟了。於是創造性地把生活常識編成歌曲,教孩子唱。為了確警衛全,他們要求多莉每次都得唱得一字不差。可是多莉總想改幾句歌詞,這一點像極了我4歲的兒子。

可是爸爸媽媽太擔心多莉了,每當她唱錯一個字,就會立即糾正。小多莉開始不敢開口了,甚至每次唱完都會弱弱地問一句,「我又唱錯了嗎?」。配上那萌萌的表情,太虐心了!

這簡直就是當下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啊!

父母的焦慮、子女的不自信、過度的保護、缺乏挫折的長成經歷……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自我驗證預言」,於是,那些父母的擔心,全部都一一應驗了。

就像《海底2》的多莉,她真的走丟了。

所幸多莉只有7秒鐘的記憶,她很快就能忘記原生家庭的創傷記憶,轉身就能把不愉快拋到九霄雲外。因此,她比任何人都敢作敢為,她比任何人都簡單地快樂著,她,一直活在當下!活在自己的世界,並為自己的想法而活。

人類有沒有7秒鐘的記憶呢?有的!

中世紀以前,歐洲人總覺得古希臘好,中國人老是覺得夏商周好,甚至原始社會好,有句成語叫「人心不古」。其實古代肯定沒有現代好,這是人類自然遺忘不愉快的本能。



試想,我們回憶自己的童年,肯定開心的事情多過不開心的回憶,回想上一個職業,總覺得成長的經歷多於失敗的體驗。這就是人類的7秒鐘記憶,就像多莉,後來回憶起原生家庭,曾經的失落不見了,體會到更多的是父母的關心。

我的父親只是非常平凡的一個人,昨天他還在給我嘮叨老家誰誰誰又做了對不起他的事,誰誰誰你要防著他一點……說實話,那些誰誰誰對於我來說,真的不重要,我也犯不著花費時間精力防著他。我就在那裡聽著他嘮叨,我嘗試使用「7秒鐘的記憶」,左耳進,右耳出,轉身即忘,因為我不可能再過父親的生活。

就在去年,我和父親還發生過一個衝突。起因是廚房要裝修,我花了1200元,請工人把原來的裝修砸掉,然後鋪設管道。父親說,你天天不想著掙錢,就想著花錢,不會自己干啊?我說,我又不能去工地搬磚,我自己花10天也幹不完,這時間我還不如去看書、寫文章。




那一瞬間,我突然慶幸自己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原生家庭,而且當年為了不再多花家裡一分錢,我選擇了上軍校,那條我本不適合的道路一走就是11年,後來發現走得還不錯(偷笑)。不知道《海底 2》的編劇有沒有類似的體驗 ,他神來之筆一揮,讓小藍魚多莉「幸運」地走丟了!她來到了更加廣闊的海洋,見到了各種各樣的朋友,那裡才是屬於她的人生。

所以,我告誡自己,育兒一定不要小看青春期的叛逆,那是「上帝」預設的基因程序,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老實聽話,都在複製父母的生活經歷,那麼個人如何成長進步,社會如何向前發展?

有時候不妨讓自己的孩子「走丟」一會,或許他能夠在人生拐角處遇見「真愛」,長成自己的樣子。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動畫人物——熊貓大俠。他從「麵條熊貓」到「功夫熊貓」,再到「神龍大俠」的成長經歷中,最大的轉折就在於衝破鴨子老爸的阻攔,坐上自製「火箭」起飛的瞬間,烏龜大師手杖的一指,讓他在人生拐角處遇見了「真愛」。

  二 童話,只能是大人的雞湯



《海底2》後面的故事就比較老套了,小藍魚多莉踏上了尋找父母的「回家之路」,忠誠的小丑魚父子馬林和尼莫、萬能的章魚漢克、擁有「史上最強眼鏡」的白鯨貝利、神奇回歸的兒時玩伴鯨鯊運兒,等等,大批神助攻出現,然後在一個個巧合之後,多莉無意中自己找到了父母。

接著又是《大話西遊》里,「現在是姐姐救妹妹,一會是妹妹救姐姐」的故事,總之神助攻在,一切只要一句「想想多莉會怎麼想?」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我相信編劇的智商,他只是在讓孩子們喜歡的同時,告訴大人們,越假的東西才越像童話,你們就別當真了。否則,孩子在看童話,你就在喝雞湯,不對,是魚湯!



總之,人生還是要認真規劃,畢竟我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狂野而寶貴的一生,究竟要用來做什麼? 雖然7秒鐘的記憶可以讓我們遺忘痛苦,但內心真正的價值觀追求,就像回家的路一樣,是刻骨銘心,不能忘記的。人生需要追求,愛拼才會贏!

  三 理解,那些上輩人的苦心

小藍魚多莉回到家的時刻,鏡頭向高處拉起,一條條貝殼鋪成的「回家之路」,以「家」為中心在海底呈放射狀伸向大洋深處。當多莉與父母相遇時,多莉的父母仍然在抱著貝殼鋪路,十幾年如一日,瞬間感動地一踏!(可惜我沒找到圖)

小藍魚多莉兩次穿越大洋,就像是走南闖北,經歷過外面世界的我們;那朝天只知道鋪路等孩子回家的兩隻大魚,像極了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或者是下崗之後做些小買賣的父母。

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的圈子,他們也不可能理解我們今天的想法,他們能做的就是以自己認為最寶貴的方式,一直無怨無悔地愛著我們。



(父親的臉總是自帶皺紋)

哪怕是臨行前一包我們不愛吃的白煮雞蛋,哪怕是一句句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再具有指導意義的叮嚀,哪怕是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裡偷偷拭去的委曲的淚花!這些都是他們現在能給的愛的方式,因為他們已經老了!

我們可以遺忘、可以成長、可以出去闖蕩,但永遠不能忘記那一條條貝殼鋪就的「回家之路」。

現在我的父親一個人在老家生活,我想說:有你在,就有家。路再遠,回頭就是家的方向!

願天下所有父親,節日快樂!



更多文章歡迎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想點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