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個傻瓜--Four Lions

四头狮子/四头狮子/四个傻瓜(台)

7.3 / 85,715人    97分鐘

導演: Christopher Morris (I)
編劇: Christopher Morris (I)
演員: Kayvan Novak Nigel Lindsay 里茲阿邁德 Adeel Akhtar Preeya Kalida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月薇瀾

2016-06-20 02:51:42

《四頭獅子》——聖戰背後的笑與痛


一直對宗教文化感興趣的我,向來不喜歡伊斯蘭教。大抵很多非伊斯蘭教的人都不喜歡這個宗教吧,似乎從有記憶以來聽到的關於這個宗教的事情永遠都在流血,不是戰爭,便是恐怖襲擊。加上他們極度的男女不平等,身為一個女性,就算不是女權主義者,我也總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大學時候老師說起中國的女孩子不懂事(賢惠),都要加上「你們多幸運,沒有生在阿拉伯國家」,言外之意,我們這些任性嬌蠻的現代中國女孩子沒有三從四德真該拖出去關小黑屋,雖然這只是玩笑話而已。
 
在中國的時候,我的朋友裡面沒有伊斯蘭教信仰者,身邊的人最多有些回民或者新疆人,但大多都不是很虔誠的伊斯蘭教信仰者,有的早就對豬肉大快朵頤,有的和漢人通婚,和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在人群中,他們沒有奇裝異服,你看不出他們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離我生活更近一些的大概就是那些西北牛肉拉麵了,回民開的拉麵館,吃完這一頓想著下一頓,他們的食物太美味。遇見過伊斯蘭教的人,也有和他們探討過他們宰殺動物吃肉前要祈禱,還有他們的割禮,以及真主安拉到底是個怎樣的神,在他們眼中是什麼樣子的。那個時候的話題還很簡單,畢竟腦子裡沒有被灌輸很多恐怖事件,又或者說那些書本上或者新聞中看到的事實已經成為歷史,或者發生在離我生活很遠的地方,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
 
2015年1月7日,巴黎《查理週刊》發生伊斯蘭教恐怖襲擊,據說恐怖份子扛了火槍炮過來,直接轟,要是槍也就罷了,還有射偏的可能,這大炮一上,整個樓怕是都要夷為平地。1月11日,全法國開始遊行,那天下雨我沒有出門,後來看朋友的facebook上面照的照片,格勒市中心擠滿了遊行的人,那是我第一次在格勒看到這麼多人。第二天全世界的新聞就報導說,這是法國五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遊行。朋友們從世界各地陸續發來資訊慰問我的人身安全情況,我很淡定地告訴大家我很安全,並且在遊行的第二天還和朋友跑去別的城市玩,我們並沒有感到任何異樣。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坐火車的時候,查票的叔叔來了一次,警察叔叔倒是來來回回在火車上走了好幾趟。之後的幾日,總能在市中心看到四處遊蕩的警察,我還尾隨人家拍了照片。23日去尚貝里玩時,在教堂門口看到大兵哥哥,戴著萌萌的貝雷帽,人很好,我還和他們照了相。或多或少的法國籠罩在一片恐怖中。這次恐怖襲擊之後法國當局派出了10000多大兵和警察前往全國各地維護安全。1月8日,恐怖襲擊第二天,蒙彼利埃發生兩起大規模搶劫事件,嚇壞了蒙彼利埃市民。這是沛陽和我說的,但我們的生活還是一如既往,我和沛陽也在大兵哥哥的保護下在尚貝里度過了非常開心的一天。
 
伊斯蘭人是我在法國生活的重要參與者,除非到別的城市去玩,非要體驗特色菜以外,我在格勒一直都去阿拉伯人開的餐館,最喜歡的是雨果的一家突尼西亞老闆開的東方特色菜,說是東方菜,其實就是各種改良了的西餐以及亞洲菜用了阿拉伯香料做出來的混合物,他自己還和我開玩笑說他的菜很不正宗,但是很好吃,每次都撐到爆,帶了別的朋友來,也都讚不絕口。老闆人非常熱情,去過其他的阿拉伯餐館,阿拉伯人也都很熱情。坐電車,上學,走在大街上,去超市,視線里總有很多伊斯蘭人,或者穿得很有辨識度,或者說了一口很有辨識度的阿拉伯語。我對他們沒有太多的感覺,覺得是和我一樣的人,哪怕是在被灌輸了如此多關於伊斯蘭人的負面資訊,以及在這次近在咫尺的恐怖襲擊之後。
 
上週一的政治課,講課前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法國政府最近在官網上新發佈的視訊,老師發了問卷,讓我們填。Djihad,學了一個奇怪的單詞,譯為「聖戰」。視訊用很多的畫面來給我們講述恐怖襲擊還有戰爭帶給世界和人的傷痕,隨便聯想一下都知道法國政府是在宣揚大家要崇尚和平,拒絕聖戰,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宣傳片沒有什麼威懾力,不會起到什麼作用。倒是後來好好查了djihad這個單詞,特指伊斯蘭教徒的一種對於維護信仰偏激的宗教行為,anyway,名字看起來很高大上。雖然我聽到聖戰的第一反應其實是聖盃傳說,亞瑟王又帶著他的圓桌騎士出去冒險了==。
 
———————————————電影評論分割線—————————————————
 
因為喜歡捲毛,一年前我下載了《四頭獅子》,扔在硬里很久,昨晚翻出來,乍一看還以為又是一部動物世界的電影,打開之後看到很多巴基斯坦面孔,十分鐘後感覺我在看一群傻子(這些人的智商,還不如動物世界裡那群獅子和水牛!),莫不是下錯了電影,這真是有捲毛的英國片嗎?那種骨子裡的英倫古典高貴典雅的英倫氣質哪裡去了?雖然演員們的英腔蠻標準,但是這片子除此之外一點英國的氣息都沒有。去翻豆瓣,使勁看了演員表,確實看到捲毛的名字,又大致瀏覽了一下大家的短評,決定還是回來繼續看下去,耐心等待捲毛出場。眼看著片子快要結束,終於熬到捲毛穿著警察制服說了一堆愚蠢的話的場景。不過在這部所有人都顯得異常愚蠢的片子裡,我覺得他已經很聰明了==。
 
這部片子就是有四個人巴基斯坦人吃飽了撐得,其中一人偶然想要表達一下自己對真主安拉的愛,於是拉上小夥伴們愉快地密謀起人肉炸彈恐怖襲擊事件,這之間發生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基本上我認為他們只是玩玩而已不可能真的成功,可就在他們愚蠢的認真中,他們成功了,而我這個局外人看笑話的心態也逐漸變得沉重。
 
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去網上百度了《查理週刊》為何被炸的原因。網上給出了近些年來《查理週刊》刊登的原創漫畫,其中多次諷刺伊斯蘭人,猶太人,天主教徒,語言犀利但低俗,試圖搞笑,卻讓我看到這些編輯們的狹隘。漫畫下面還附上這些年來因為觸到伊斯蘭人的逆鱗,雜誌多次被告上法庭,又勝訴的事實。看罷,我不由得理解了為何那些伊斯蘭信徒會憤怒到拿大炮來發動這次恐怖襲擊,若我是一個宗教信仰者,怕也是會憤怒地想要殺人,心中聖潔的神不可以被這樣玷污,更何況在《查理週刊》裡,這些編輯們幾乎諷刺了所有人,這樣不留口,偏激地諷刺懷有純潔信仰的人真的好嗎?站在一個絕對客觀和局外人的角度上,雖然不合時宜,但我真的想說《查理週刊》各位編輯的結局著實有點咎由自取的意味。雖然站在至高的人道主義道德點上,我認為任何生命都不該這樣結束,但他們確實欠這些宗教人士一個道歉。
 
如果說《查理週刊》的編輯們是咎由自取,那麼法國的法律也應當為這次恐怖襲擊負起責任。如果《查理週刊》不是每次都勝訴,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這引起怒火的矛盾不會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12個人更不會以悲劇收場。當然這也不能說全是編輯的錯,畢竟這種政治類諷刺漫畫雜誌,為了發行銷售率,為了賺錢盈利,可以不擇手段,也因此他們的內容才會如此偏激,也因此該雜志和信徒之間的矛盾才會愈演愈烈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有的時候我真的很難相信,法國怎麼可以這樣自由?傳媒雜誌可以隨意諷刺任何人任何事,就連上政治課老師都可以隨便給大家看視訊嘲笑當台總統。或許因為東西方文化不同,或許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真的很難想像有一天我竟然可以坐在法國的課堂里在法國老師的帶領下和全世界各國的人一起嘲笑法國的總統。
 
法國的自由程度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我以前一直以為美國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過度,但看多了,經歷多了,才發現,法國或許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國家現在的經濟和政治情況都不是很好,人的自由被無限放大,不工作,愛遊行,自我主義爆棚,維護世界和平,主張人人平等的法國引進大量移民,社會安全開始出現問題。李元馥曾著《漫畫法國》,裡面有一段說法國是政治避難者的天堂,所以巴黎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偏激者,於是無辜的普通巴黎市民常常在餐館吃飯時就被恐怖份子誤傷打中。
四年前讀到此書時我還在笑,現在卻嚴肅地感覺到這就是我當下的生活。
 
電影裡的四個大男孩是四個天真到愚蠢的信徒,他們生活在英國,過著平凡的小日子,沒有什麼不好,只是突發奇想想要參與到聖戰的鬥爭中,於是意外地策劃了一場人肉炸彈恐怖襲擊。到了和警察談判時,警察問他想要什麼,他自己都不知道。而他們之中一個在拿烏鴉做實驗時炸死了自己,另外一個非要向警察證明白己不會爆炸時把自己引爆了。。。他們的死都是帶著幽默傻氣卻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劇。很難想像,這樣「愚蠢」的一群聖徒是怎麼成功的。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愚蠢讓這次成功的恐怖襲擊顯得更加隨機和恐怖。如果說恐怖襲擊都是早有預謀,像《查理週刊》這次,或許我還會感到小小的安全,但更多時候或許連人肉炸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僅僅是迷茫地走到無辜的人群中,引爆了自己。
這事關你我,事關所有人。
 
這些年,聽到的恐怖襲擊事件逐年增加,弄得人心惶惶。
信仰神明明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卻為何從古至今總是伴隨著鬥爭和流血。不要說不同宗教之間的鬥爭,就連同是信仰《聖經》的人都要分出那麼七七八八個幫派,常年參與《聖經》讀書禮拜活動的我看到大家互相詆毀感到無奈。人有自由信仰的權利,也有自由不信仰他人信仰的權利,但為何不能換位思考,想著你的神在你心中的位置,來衡量他人信仰的純粹和虔誠,將心比心,對懷有和你不同信仰的人寬容以待?而那些沒有信仰的人,可否不要嘲笑他人的信仰,不要說他們愚蠢,學會尊重他人的信仰,這是出於禮貌,也是出於道德,更是出於智慧——為了你自己的人身安全著想。
 
對於那些偏激的宗教信仰者,我不想稱他們為恐怖份子,因為在我看來他們的思想遠比我們純粹,不然怎麼會甘心犧牲自己來完成夙願,遵從神的旨意,消滅異教徒?
身邊那些宗教信仰者,他們和我們一樣,只是普通的人,請大眾不要懷有有色眼鏡,特別對待他們,把本來無害的鄰居和朋友變成隨時可以引爆的炸彈。
看看電影裡的四個大男孩,他們不過是一群天真的孩子,我堅信如果他們得到了更多的愛,就不會選擇這樣一條道路。就像電影中呈現的那樣,大多數信徒想要的不過是平靜幸福的生活而已。
別用我們自己的雙手親手送我們自己上路。
 
 
2015-02-10 21 :47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