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5,936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漣漪波波

2016-06-20 07:59:58

童話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看到題目,總不禁穿越到一檔真人秀,叫爸爸去哪兒?第二部叫多莉去哪兒相當接地氣,於是在開頭,我們便知道了,這是一檔尋親節目。藍唐王魚(並不知道是什麼魚)多莉,因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與父母失去聯絡,在尋找的過程中,結識了一堆好朋友,並獲得他們的幫助,找到了失散已久的父母的故事。
   總結這個電影,其實好簡單,是的,迪士尼、皮克斯的電影,不外如是。但在一個很簡單的主題下,卻是內容滿滿。我即使知道了結局一定是美好的,仍然會跟著主人公擔憂著急,跟著主人公成長收穫。這就是它們的魅力所在。
   其實剛開始,我並不是很喜歡多莉,她總是乍乍乎乎的出現,不厭其煩的告訴別人自己的病症以及身世。遇到問題甚至她總是腦子一熱就衝上去了,絲毫聽不進去朋友馬林及漢克的勸告,導致麻煩纏身。這個魯莽的幾近招黑的人設,在後面漸漸解凍我的觀感。也因為它的堅持,打動了我。並因為這些美好的傢伙兒不禁捏了一把又一把的汗。
  在影片的進展過程中,我愛上了這部電影,並為它驚奇,叫好。

   豐富美好的動物們

   在這個電影中,你幾乎看不到反派的出現,情節幾乎是以險惡的處境來推動的,這就為我們因為擔憂可愛的人物而時刻緊張,憑添莫名的擔心。
    多莉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它仍然積極樂觀,堅持不懈的尋找父母。因為沒有來處的人是可悲而可憐的。也因為自己的毛病,她在積極尋找他人的幫助。到了後期只剩自己的時候,勇於挑戰自己的極限。它的積極樂觀,也感染了它的朋友們。
   馬林,是只謹慎的小丑魚,就像它自己說的,它看上去總不高興,是因為它就長了那個樣子。看上去嚴肅謹慎,卻一直在支持多莉,挑戰自己的怯懦變勇敢。
   尼莫,勇敢而堅持的孩子。它跟著多莉,跟著爸爸,卻是它們的動力源。因為它一直都相信多莉,相信爸爸,真是個暖心的孩子。
   漢克,是我最最喜歡的角色。這隻七腳的章魚,大概也是主創所喜歡的。據說為此改了不少筆墨。看上去怪怪的樣子,上來就跟多莉談條件,甚至還被多莉鄙視了一番,但它一直身體力行,機靈百變的支持多莉。它的每次變身,都是那麼的搞笑又好玩兒,真的很容易被人喜歡!
  還有重度近視的運兒,以及總覺得自己聲納有問題的貝利,它們的暖心之舉,不僅幫助了多莉,也幫助了自己。
  還有那迷戀石頭的海獅,以及用抱抱幫助它們的萌物海狗。還有一閃而過的萌物們真是數不勝數。你說,這麼多令人喜歡的動物,你能不喜歡嗎?

  想像瑰麗的海底世界

   如同動物方城市一樣,海底總動員2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生動而令人驚嘆的海底世界。我總是不禁為那美妙的海洋而驚嘆。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美麗,卻是隨著場景,產生不同的作用,甚至推動情節,還配合著主人公的情感。如此高能的美麗世界,你能不喜歡嗎?

  豐富而目不暇接的創意

    一直喜歡迪士尼、皮克斯的動畫原因之一,是他們總是有很多奇妙的點子,恰到好處的笑點,溫馨的安排,以及暖到深處的雞湯。好的盛宴,絕對不是快餐能趕製的出來的,它一定是經歷了漫長的推敲,與多次推倒重來的磨合。這十三年磨一劍最終呈現的效果,果然沒有令人失望。國內的作品是不是也學習下,用成品說話呢?

    充滿內涵的正能量們

    一部作品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笑過之後,品不出東西,那麼也不算成功的作品。如果從不同角度,咂摸出不同的味道來,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多莉的成功,離不開堅持。這堅持不僅僅來自她自己,還有她的父母以及愛她的朋友們。正是因為這份堅持,打動了彼此,也使得它們在不同的旅途走到了一起,在不同的犯險驚歷之後,又殊途同歸。
    多莉,記性不好,這是她的弱點,卻也成就了她的思維模式,並影響了馬林和尼莫,在遇到問題時,想得過多,對解決問題並無幫助,而是第一時間積極的解決,反而更容易令我們脫離困境。我們總是陷入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的循環中。
   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的多莉似乎無法克服這個病症。令它總是陷入困境中,而它不斷挑戰自己的弱點,也令它漸漸克服,它把重要的事情記在心上。只要遇到熟悉的情境就會像解鎖一樣,將自己與謎底越靠越近。因此,只要我們用了心,就不愁解決不了問題。

   其實,帶給我震憾了不只是上面那些。

   之所以被這部近似童話打動的原因在於,當美好的願望以一種想像的瑰麗色彩呈現出來的時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並且令我相信人世間總著有溫馨人心的力量存在著,並為這個美好的世界努力著,維護著。
   我們的生活,不缺現實的比較,以及慘痛的世事,來敲響人生的警鐘。當一個又一個無奈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做不了什麼,卻無形中增添對現實的敬畏和喟嘆。與此同時,我們也像刺蝟一樣,把自己包裹了起來,只為那些結果不發生在自己身上。在逃避的同時,也少了許多趣味和收穫。
   我們的生活,不只需要那些震憾三觀的事件。我們也曾有過美好的童話,卻無一不被世事打破,換上冰冷的外殼。然而,不論什麼時候,美好都會存在一些人的心間,他們像溫暖的力量,感化著周圍,並推動自己的夢想前進。
   因此,我認為,與其給我們未來的寶寶們,甚至朋友們,以慘痛的事實來警告,倒不如構建一幅美好的畫卷,讓我們相信世間既使有著暗黑力量的存在,也仍然有著光明的堅守。這才是我們征服世界,征服自己的動力源泉。
   童話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