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後篇--Six Four: Part 2

昭和64年后篇/64:史上最凶恶绑架撕票事件(台)

6.3 / 323人    Japan:119分鐘

導演: 瀨瀨敬久
原著: 橫山秀夫
編劇: 瀨瀨敬久
演員: 佐藤浩市 綾野剛 榮倉奈奈 瑛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朱爾赫斯

2016-06-21 06:24:31

《64》原著、電視劇及電影的不完全對比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橫山秀夫的小說《64》,基本情節和評論,見之前的書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86124/

昨晚看了電影,趁還沒有完全忘記,對比一下原著、2015年改編版五集電視劇和此次上下篇兩部電影的各自特點。

1. 電視劇劇情與原著基本沒有變化,但電影下篇對結局進行了重大創作,與原著無關。
電影上篇cover了電視劇1—3集的劇情,從三上夫婦「認屍」開始,交代了三上身為廣報官的職責與困頓,刑事部和警務部、地方和東京的矛盾,到「64模仿案」發生為止,敘述角度上幾乎以原著為藍本,非常好看。下篇後四十分鐘幾乎都是原創劇情,重點表現原著中沒有寫到的部份:逮捕了原64犯人之後,警察能否及如何將其定罪。這部份電影編劇發揮得十分盡興,因為猜不明結局的走向,演員又很用力,觀影的時候讓我難得緊張了半天。我不知道原著作者橫山秀夫對這裡的「續寫」如何評價,至於我自己,覺得這樣的嘗試是值得鼓勵的。它依然延續了原著的「抑鬱」基調:警察無能且腐敗,三上的努力及刑警本能,以及,受害者的執念——一遍一遍地撥打電話,直到聽到那個聲音為止。這樣的壓抑,是我緊張感的來源,和原著氣質是一脈相承的。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和電視劇里都沒有明言D縣位置,仍以虛言實,但電影倒是大大方方地把故事安在了群馬縣。這一改變,估計是想讓異常重要的「D縣,58萬戶,182萬人」這一資訊對日本本土的觀眾更加有概念吧。


2. 電影卡司雖大,但在主角的選擇上,電視版似乎更勝一籌。
主要是在男主角三上義信的選角上,原著對三上的外貌有過直接的描寫,特別是和其夫人作為「D縣警花」相較,真是其貌不揚。這也是三上和女兒之所以有矛盾的外在原因——「我要整容!我為什麼要長得像你,這麼醜!」電視劇的三上夫婦是有皮埃爾瀧和木村佳乃飾演的,對比電影版的佐藤浩市和夏川結衣,對比顯著多了。



在人物塑造方面,在原著和電視劇中都頗有戲份的D縣警務部「地下人事部長」的二渡,在電影中幾乎等於二向箔,沒有實質上的作用。而因為是人氣偶像的關係,綾野剛飾演的廣報室股長諏訪和瑛太飾演的《東洋新聞》的記者秋川戲份都很多。這兩個角色在電視劇里大概也是「偶像」來演的,一個是新井浩文,一個是永山絢鬥,瑛太的弟弟。兄弟倆都參演了同一部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還飾演同一角色,難免會被拿來比較一番。我個人雖然很讚賞瑛太在其他作品中的演技,但在這兩部電影裡,給他的空間似乎並不多。再加上電視劇在先,弟弟表現的也很不錯,這一場比試,瑛太不能算贏。而且,電視劇里秋川這一角色的一句台詞,原著中也出現的,不知何故電影中並沒有表現。在三上向記者俱樂部的記者報告孕婦開車撞死老人案的情況時,公佈完孕婦和死者的姓名後,三上接著把廣報室主任藏前搜集來的關於死者(銘川次亮)的資訊,以期喚醒記者們的新聞初衷。記者們的確被打動,也接受了三上,但記者俱樂部的代表秋川說了一句很重要的台詞:
「還有,這個還給你。」
秋川把兩張釘在一起的紙放在了他的辦公桌上,原來是銘川次亮的身份調查。當他離開記者室的時候,把這兩張紙連同聲明用紙都一起貼在白板上了。
「我們什麼都沒看見,也沒什麼都沒聽到——這原本就是我們的工作。」


3. 關於「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點聯想。
電影的「續寫」,在原著三對父女關係——雨宮和被害的女兒、三上和出走的女兒,犯人目崎和「被綁架」的大女兒——之外,電影又分別上了一重這三位父親和目崎小女兒之間的「父女」關係。未免劇透,在此不便明言。
這三位父親都有失去女兒的經歷,都完全明白且懂得那種痛苦:
「你們到底明不明白?女兒不在身邊的時間有多麼難熬!用這雙手……牢牢地抱緊她。你們連這點也不明白嗎?連這種同理心都沒有的人可以當警察嗎?」
只可惜,故事裡的父親和女兒都沒有得到幸福。所以,我不得不想到魯迅先生的那篇文章,《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總而言之,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國尤不易做。中國覺醒的人,為想隨順長者解放幼者,便須一面清結舊帳,一面開闢新路。就是開首所說的「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
但世間又有一類長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並且不准子女解放他們自己的子女;就是並要孫子曾孫都做無謂的犧牲。這也是一個問題;而我是願意平和的人,所以對於這問題,現在不能解答。
一九一九年十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