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天空之眼/天眼狙击(港)/天眼行动(台)

7.3 / 91,673人    10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Guy Hibbert
演員: 海倫米蘭 亞倫保羅 艾倫瑞克曼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sir

2016-06-22 19:55:39

由爆破引發的義務論和功利主義之爭論


這是一部非好萊塢主旋律,很不政治正確,絕無希望入圍奧斯卡、金球、金棕櫚、金熊提名,是註定遺珠命運的光影。這部電影觀之卻讓我著迷,食之卻無味,臥榻而無眠。

還記得《奇葩說》曾經有一個辯題,A船上有100人,B船上有1人。兩艘船都各有炸彈,A船定時20分鐘後爆炸,B船則沒有。給你一個按鈕,按下它B船立即爆炸,A船定時炸彈取消。由你決定該不該按。正方:按; 反方:不該按。

很遺憾,這是《奇葩說》迄今唯一實現「理越辯越明」的辯題,因為辯論到最後連反方團長蔡康永也臨陣倒戈,沒有人會去選擇按那個按鈕……

這一廂,屋內是即將出發實施自殺襲擊的人肉炸彈,屋外是售賣饢餅的無辜小女孩。而此刻懸浮在空中的無人機可以立即投射炸彈。只需輕輕按下那個按鈕,擊斃恐怖份子,成百上千的無辜生命會倖免遇難,可屋外賣饢餅的小女孩也一樣會失去生命。按還是不按?辯題十分精確的延伸到電影中。

倫理學裡一直有所謂義務論和功利主義的爭論,且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哲學流派。功利主義主張,能導致最多人獲得最大幸福的行為是對的行為;義務論主張,人們在道德方面做抉擇時,必須將義務納入考量,這些行為的對與錯不是由後果如何來決定。義務論的一個主要特點是不根據行為的後果判斷善惡,認為道德判斷的標準只在於行為的動機,即只在於善良意志。而服從善良意志是高曉松與蔡康永們定義人性善惡的標竿,是他們認為的文明社會理應堅守的底線。

誠然,義務論者「不做不錯」的價值觀對於一個文明社會人來說是沒有任何理由去譴責的,但反言之支持義務論調者是否也應該停止道德審判狹義範疇裡的群體功利主義者呢?畢竟由己來植善因,與人去承擔惡果,是現代文明白以為是的個人修養,卻也是另一種形式上的自私。如同那位最終下令引爆恐怖份子老巢的General,在許多文明人的眼裡他是殺死無辜小女孩的元兇,卻也實實在在的拯救了更多無辜者的生命,他是我眼中甘入地獄最有擔當的勇者。

巴黎恐襲後,川普曾說布魯塞爾是」hellhole「,無數西歐青年們在社交媒體上反唇相譏,大讚布魯塞爾的多元與美好。當警方在莫倫貝克抓獲窩藏於內數月的巴黎恐襲嫌犯,隨後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後,整個社交網路一片死寂。於是從Kathryn Steinle的非法移民槍殺案,到巴黎和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再到奧蘭多同志酒吧恐怖襲擊。川普每每成為的預言帝。然而如果可以選擇,我想即使大嘴巴川普恐怕也不會喜歡這種以人命為代價的「成功」。

恰如奧蘭多的恐襲事件甚囂塵上,民主黨和左媒一邊為逝者點燃蠟燭,一邊強烈譴責川普在Twitter上的發言。只是當歐巴馬和希拉蕊將美國境內穆斯林議題成功導向「控槍」,把ISIS支持者發動的恐怖襲擊描述成精神錯亂的個人行為,努力為自己的反恐政策洗白。政治領袖爭食人血饅頭吃相之難看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事實上無論歐巴馬還是希拉蕊都無意真正解絕國內極端穆斯林問題,轉移話題和稀泥,繼續捆綁其他少數裔與穆斯林為其麾下是民主黨的政治生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一個國家或民族搞多元主義,忽視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就極可能被其他文明取代,更可悲的是被野蠻所取代。外有蘇美爾王朝、古希臘文明、古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再有五胡亂華,蒙人滅宋,劣幣驅逐良幣,野蠻戰勝甚至消滅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虛無主義者才會講以德報怨,如同西歐頻出的種種怪相,他們後現代式的虛無主義已病入膏肓,衰落無法避免。只希望美國不要步其後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