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Finding Dory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寻找多莉

7.2 / 303,811人    97分鐘

導演: 安德魯史坦頓 安格斯麥可連
編劇: 安德魯史坦頓 Victoria Strouse 鮑伯彼得森
演員: 艾倫狄珍妮絲 艾伯特布魯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喵爾摩絲

2016-06-23 05:30:55

皮克斯照這樣下去,和居委會有什麼區別


看《海底總動員2》之前,我特意起了個大早,把第一部又看了一遍。要知道作為一個寬容的動畫電影腦殘粉,每一次坐在影院看動畫片,我都是懷著堅信自己還沒長大的虔誠心情,不惜坐在熊孩子中間回憶童年的。

但看完這部「2」,我失望透了。距離前作上映已經過去13年了,而皮克斯居然看起來毫!無!長!進!至少在「海底」系列這個IP上,前作帶給人的驚喜感,在這一部中被消磨的蕩然無存。

從表現方式到價值觀,「海底」系列兩部作品看上去都幾乎如出一轍。

更可怕的是,翻一翻近五年皮克斯的履歷,令人完全不敢相信,曾經最擅長劍走偏鋒的動畫工作室,已經走到了如今保守、傳統、主流到這般田地,如果放在十年之前,你根本不會把這些詞同皮克斯三個字放在一起。
 
大概沒有幾個看著《玩具總動員》長大的朋友,願意相信和接受皮克斯正一遍一遍炒冷飯的現狀。看看近五年皮克斯的動畫作品,你不難發現,主題趨同已經成為皮克斯重災區,關於家庭凝聚力的說教,從《勇敢傳說》開始,就一而再再而三,換湯不換藥的重複。而其他動畫工作室,即使同樣涉及家庭主題,出發點顯然要更加靈活機動。

Part 1: 舊瓶裝新酒的「海底2」
一個中心:尋親
海底系列的尋親梗,玩了兩部還不過癮,按彩蛋的個性,如果還有第三部,八成是會讓這一次出盡風頭的章魚漢克做主角。至於故事,我們不妨大膽的預測一下,漢克年少輕狂,一言不合離家出走,長大後幡然悔悟,決定找到家人,解開心結。

原來生活在海底世界,一不留神就和家人失散了。
 
兩條主線:主動尋找與被尋找
先來簡單回憶一下,第一部中兩條主線的運動軌跡:
馬林、多莉(尋找)⇋尼莫(被尋)
 
第二部中,尋魚之旅的格局較之前作,的確有所複雜化,多莉成了尋找的中間環節,既是施動者,又是被尋找的對象,她心急火燎的滿世界找爸媽,天生勞碌命的馬林,帶著兒子滿世界在找她,而多莉的父母,除了貝殼鋪路等待被找到,存在感實在太弱。

運動軌跡:馬林父子(尋找)→多莉(尋找+被尋)→多莉父母(被尋)
 
如果說第一部是雙向相遇問題,第二部則可以看作是多魚追及問題,主創們縱然數學不錯,遺憾的是,整個故事並能從「尋找」的大框架中跳脫出來。
 
三個平面化的人物
在續集中,慫魚馬林依舊膽小怕事,熊孩子尼莫依舊人小鬼大,而升格做主角的話嘮多莉,沒腦子加一根筋的程度,儼然一個海底邱瑩瑩。雖然經歷了第一部的冒險,但三條魚身上,幾乎找不出一點系列動畫主人公應有的,螺旋式上升型性格變化。
 
Part 2: 皮克斯2012-2016:五年五個失散兒童
退一步說,如果尋找家人作為貫穿海底系列的主題,被重複強調也姑且算理由充分,但簡要盤點近五年皮克斯的動畫作品,親緣紐帶的割裂與重建,這個主題出鏡也有些過於頻繁。

並且在表現父母與子女關係出現危機時,幾部作品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離家出走的方式。再經由一系列巧合,主角們幡然醒悟,懂得了家庭的意義。皮克斯這雙幕後之手,越來越像調停家庭矛盾的居委會,和得一手好稀泥。
 
除去《海底2》中幼年走失的多莉,皮克斯近幾年還生產了還有哪些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的寶寶呢?
 
《勇敢傳說》:叛逆公主vs強勢王后
這就是那部與《無敵破壞王》同年,一度令觀眾驚呼皮克斯與迪士尼拿錯劇本的影片。公主從不滿包辦婚姻離家出走,再到理解母親的用心良苦,影片最後回歸到一種類似「一家人最重要是齊齊整整」的價值取向。
 
《頭腦特工隊》:敏感少女vs心大老爸
這部同樣是雙線敘事的影片,內心戲豐富的女孩與家人的相處為一條主線,五種情緒的調和則是另一條線索,推動女孩與父親的關係走向,以其深夜出走作為矛盾激化頂點,而後逐漸破冰。影片所要傳遞的理念,成長即是接受不如意,有些不像以往的皮克斯,腦後長反骨的話語風格。
 
《恐龍當家》:病嬌龍少爺+忠犬小野人
這部電影不得了,一下就出現了兩個與家人失散的主角,人類男孩和小恐龍。與前兩部主動出走的主人公不同,本片中兩位主角更像《海底2》的多莉,屬於意外失散。在同是天涯淪落入的搭夥過程中,雖然小恐龍和小野人建立了超越種族和仇恨的情感,但故事最終還是收束在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如此中庸的價值觀,說是皮克斯你信?
 
找不到恰當的理由來解釋,為何皮克斯近年來的作品,都格外注重家庭內涵。在家長與子女關係的修復上,幾部影片也基本都安排了子女主動妥協於家長的結局,將叛逆視為不成熟,而學會自控、回歸家庭傳統視為成長的表現,儼然為權威家長制代言之勢。按慣例,我們對價值觀本身不做討論,只是想說,與以往皮克斯作品所倡導的,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為,這樣意氣風發的筆墨相比,最近的幾部作品,格局或多或少都有所侷限。
 
Part 3: 從迪士尼到夢工廠:家庭觀念與時代接軌
「與時代接軌」並非政治課本的專屬名詞,它的潛台詞是順應潮流,已經不侷限在小家庭,而是時代之下的大勢所趨。與時代接軌的家庭觀念,則不同於以往的家長權威,是家庭成員間基於平等話語權的良性互動。這麼說如果太抽象,我們通過以下幾部,與上文所提及的皮克斯作品,相對同時期的其他動畫作品為例,進行橫向比較,相信你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功夫熊貓3》:順應時代的護航者
同為尋親主題,《功夫熊貓3》卻並沒有把過多精力消耗在「尋找」,而是去講述熊貓阿寶利用自己的武學修為,帶領全體同胞共禦強敵,重振村落。片中阿寶的父親絕非霸佔家長權威不放鬆,而是認清屬於兒子的時代到來後,自願退居幕後為其保駕護航,完成了權威的交接。懂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才是影片中阿寶成長的必修課。
 
《動物方城市》:改變傳統的堅實後盾
在本片中,兔子朱迪從夢想成為警員,遭遇家人的不理解,到面臨人生瓶頸時,獲得家人的鼓勵,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弱小個體帶動了家庭認知的革新。朱迪父母同樣沒有固守家長權威,而是為女兒改寫傳統的成就感到自豪,並在女兒警察事業舉步維艱的困境下,發揮強有力的後盾作用。在這裡,家庭可以被詮釋為理性的指導與情感的助力,是隨主人公一同適應改變的精神支柱。
 
《精靈旅社2》:包容差異的血緣紐帶
索尼的「精靈旅社」系列,雖然不如許多系列動畫名頭響亮,但在家族觀念的解讀上,卻是比較有發言權。吸血鬼和人類結合的設定,本身就挖下一個觀念差異的坑,到了這部續集,老中青三代翁婿,在身份認同與育兒方法上的差異,更是不言而喻。我們在這部有趣的動畫電影中,既能看到用手機的德古拉,又能看到假扮吸血鬼的人類。差異面前,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不講父權與家族權威,每個人身份平等的個體,這樣的家庭觀念顯然已經走在我們時代的最前沿。

幾組作品簡單比對下來,我們就能看出皮克斯近來幾部動畫作品,有些過份迷戀權威家長制,較之其他熱門動畫影片,未免顯得保守的落入窠臼。在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的當下,不順時而動,本身就是一種倒退。把握不住恰逢其時的主題,故事也很難以創造新意。作為曾經最天馬行空的動畫製作團隊,我們還是希望看到皮克斯在時代語境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每一次都打著情懷的旗號高調宣傳,卻讓走出影院的觀眾再也找不回熟悉的配方。

(本文原載6月21日【電影通緝令】公眾號,內容有刪改,From 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