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

红玫瑰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RedRoseWhiteRose

7 / 308人    110分鐘

導演: 關錦鵬
編劇: 林奕華 張愛玲
演員: 陳沖 葉玉卿 趙文瑄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若水

2016-06-23 08:14:49

道德的束縛與生命的掙扎 ——解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寫於1944年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男子和兩個主要女子的情愛故事,當然,除了這兩個主要的女子,還有兩個與他相關的重要的女子,和一些與他有染的「煙花巷裡的花花草草」。
開篇一啟,大概讀者都會沉浸於「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但結尾卻是「第二天起床,振保改過自新,又變了個好人。」似乎自始至終,他都在被評為「好人」,或者說他也在努力的做個好人:侍奉母親,誰都沒有他那麼周到;提拔兄弟,誰都沒有他那麼經心;辦公,誰都沒有他那麼火爆認真;待朋友,誰都沒有他那麼熱心,那麼義氣,克己。然而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評價一個人是單憑「好人、壞人」就能概括是不是顯得太過簡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傳統倫理道德與西方自由的思想影響下,人是不見得那麼容易就可以大徹大悟的,社會規範的「好人」與人性本能的「壞人」間此消彼長。在這種矛盾的尷尬下,形成了振保既傳統又現代的雙重人格,所以他在夾縫中極其痛苦又無法自拔。這些都與作者張愛玲對社會、人性、時代的認知與理解及其悲涼徹骨的生命體驗是不可分割,從她的作品中,可以感知其中既有體諒與悲憫,也不乏刻薄的諷刺。
在我看來:如果是紅玫瑰是熱情,奔放的女子如火,那白玫瑰則是聖潔、乾淨如冰的女子。從生命本能來講,世間男子大多是喜愛紅玫瑰的,而白玫瑰更像是傳統文化里貞潔牌坊的符號,樹立在那,宣誓著道德與規則,是被公認為應該被選擇的對象。那麼單從原始生命本能出發,愛,更像是一朵紅玫瑰,因為心與心的溫暖,才是最真實的感受,才會彼此融化,而愛情,冰了,也就冷了。玫瑰也就枯萎了,老了。
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悲劇,是道德的束縛與生命的掙扎譜寫的一曲哀悼歌。本全是好好的女子,非要分成兩半,紅的與白的,為什麼就不能做最真實的女子,靈魂與身體的合一。針對這一點,作者在文中已經三次給我們指出過「中本西表」的大環境:一次是「王家的飯菜是帶點南洋風味的,中菜西吃,主要的是一味咖哩羊肉。」中的「中菜西吃」;其次是「他是因為剛回國,所以一混又混在半西半中的社交圈裡。」;還有「赫頓要回國去了,他這一走,振保就是副經理了」。從生活到工作,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都滲透著「中本西表」的狀態,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西方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一次又一次地擦出了激烈的火花,火光照在紅玫瑰的靈魂上,也照在了白玫瑰的身體上。嬌蕊留學倫敦,思想開放,性格也隨和,是人見人愛的交際花,回到中國,本應該遵守中國的規則,但她依然還是國外那一套,熱情,奔放,生命力盎然。與振保比起來,她倒更像是個「自由人」。勇敢而狂熱地追隨著自己的心意,追求愛情,向丈夫寫信提出:請求自由,要求離婚。而振保的反應卻是:驚愕,恐懼,責備嬌蕊的衝動、莽撞。「他從外國回來做事的時候是站在世界之窗的窗口,實在很難得的一個自由的人,不論在環境上,思想上」但他是有始有終,有條有理的,他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兩者一結合,他也就算得上是一個自由的理想中國人。所以他沉迷於紅玫瑰的熱情又想著要做一個中國式的好人,他的生命在慾望與道德的束縛中掙扎、痛苦、徬徨。
振保的一生,不過也是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為一枝桃花。儘管他起初扇子還是空白,而且筆酣墨飽,窗明幾淨,只等他落筆。
那時的張愛玲24歲,已經與胡蘭成戀愛了。她與胡蘭成的故事是一場悲劇,但當初張愛玲選擇了他,說明他的確是在茫茫人海中懂她的那個人,再加上他的才華,她迷上了他,愛他愛到了塵埃里開出一朵花來,但我想她肯定也是了解他的風流放縱、毫無道德底線的一面。只是當愛情來了,理性被感性打敗,至於最終的結果,她自己反而更加坦然。張愛玲的前半生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父母的婚姻和家庭的影響,讓她過早的成熟,理解了在衰落的文化現實背景下人性的脆弱。所以一篇《紅玫瑰與白玫瑰》不僅細膩的刻畫出一個精神猶豫的振保,更是把嬌蕊、煙鸝兩種不同性格卻有相同的悲劇命運的女人的內心和現實生存狀態寫得入木三分,繞有餘味。
中國式的好人受道德的束縛,但也總能穩穩地在其邊緣打圈、轉悠,並保證不摔倒。原文中:嬌蕊把一隻手按在眼睛上,笑道:「其實也無所謂。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振保笑道:「那,可有空的房間招租呢?」嬌蕊去不答應了。振保道:「可是我住不慣公寓房子。我要住單幢的。」嬌蕊哼了一聲道:「看你有本事拆了重蓋!」振保又重重地踢了她椅子一下道:「瞧我的罷!」嬌蕊拿開臉上的手,睜大了眼睛看著他道:「你倒也會說兩句俏皮話!」振保笑道:「看見了你,不俏皮也俏皮了。」這僅僅是幾句無關緊要的俏皮玩笑話嗎?中國人最善於語言的運用:用玩笑包藏真話,以避免萬一的尷尬,和破除自己心中的不確定性。
嬌蕊是勇敢的,她敢於挑戰道德,還頂喜歡犯法。還問振保:你不讚成犯法嗎?振保道:「不。」他清楚:這次的戀愛,整個地就是不應該,他屢次拿這犯罪性來刺激他自己,愛得更凶些。這是怎樣的病態心理,生命本能掙紮著才要愛的更凶些吧,但他明明是認為這是在犯罪,是什麼讓他認為這樣的行為具有犯罪性,是道德,束縛著他的生命力,他當然要掙扎,反抗,而且要更凶的去愛!
他是正經人,玫瑰也是正經人,他們在一起了,卻沒開出花來,他的自製力,他過後也覺得驚訝,他對他自己那晚上的操行充滿了驚奇讚嘆,但是他心裡是懊悔的。從這些看來,他也是脆弱的,他的思想雷根本擺脫不了中國式的正經人標準,即使是在巴黎。
如果他是一個真正的正經人,那麼第一次嫖妓和婚後的嫖又怎麼理解?在國外是因為思想開放,環境也允許,但他始終是覺得那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在國內是不一樣的,國內不能公開嫖,但「中國也有中國的自由,可以隨意的往街上吐東西。」都是不文明行為,前者是個人,後者是影響公共環境,兩者在我看來同樣骯髒!如果是健康的兩性關係,必定是投入全身心的去愛,但振保不一樣,他的妻子被牢牢的束縛傳統道德的鐵籠下,本來也算個冰清玉潔的美好女子,結了婚後思想上病了,後來的身體也開始病變:得了便秘。為掙破這沉悶的空氣,她與小裁縫有了特殊的關係,振保徹底失敗了他下決心創造的一個「對」的世界:在那袖珍世界裡,他是絕對的主人。然而這個世界也被顛覆了。
沒有誰能做誰的絕對的主人,而只能做自己的主人,但一個人如果被太多的道德觀念束縛住手腳,生命終歸是要掙紮著把它打破,即便是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