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致命魔术/顶尖对决(台)/死亡魔法(港)

8.5 / 1,467,678人    130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休傑克曼 克里斯汀貝爾 米高肯恩 史嘉蕾喬韓森 大衛鮑伊 安迪席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洗妝不褪唇紅

2016-06-28 19:24:37

微小的貢獻之《致命魔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查了一下致命魔術這部電影在IMDB、豆瓣、時光網的評分分別為8.5、8.8、8.4……,那麼相信大家看完之後一定和我一樣在心中默默給電影點了一個贊,不論是全片的敘事結構、場景調度、情節設計、伏筆安排還是directed by Nolan ,這部片子總有一些東西能夠讓你讚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部電影上映十年之後依然能夠帶給觀眾奇妙的觀影體驗。

在本片眾多精彩的設計之中,全片的敘事結構應該是最令觀眾著迷的一個部份,就像影片中波登給莎拉的小外甥說的那樣:「魔術的謎底沒什麼了不起,變魔術的技巧才重要。」導演諾蘭在電影中也是這樣用一種神奇的敘事技巧吸引著觀眾,但波登當時在給小外甥講這句話時畢竟圖樣。到了後來,波登、安吉爾、當然包括電影的一眾主創都用實際行動告訴觀眾,魔術的謎底同樣了不起。





前方劇透預警一次。

全片第一場正式的戲始於老機關師柯特給波登的女兒表演一個小鳥魔術,期間穿插了安吉爾用計陷害波登當天的場景。此時場景的畫外音正在講述表演魔術的三個步驟,以虛代實、偷天換日和化腐朽為神奇(相信字幕組的夥伴們真的是對電影有一番研究,手動贊),這三個步驟在影片結尾又出現了一次,來了個首尾照應,但其意蘊卻是貫穿全片,不論形式還是意旨都是工整至極。







緊接著就是對波登的法庭審判,一直到後來,波登拿到安傑爾的日記在牢房中開始翻看。從此之後,電影開始了漫長而又精彩的場景穿插,直到影片結束方才結束。但這不同於有些影片的故弄玄虛,導演諾蘭能夠在看似雜亂的穿插表現過程中讓觀眾能夠基本理順全片最基本的時間線索,這也許就是是諾蘭的高明之處,分寸剛剛好,少一分難顯個性,多一分又很可能會讓更多的觀眾覺得難以理解。

那麼全片基本的時間線是什麼呢,對,只有三條。

一、波登的日記內容。
二、安吉爾的日記內容。
三、現實場景,不包括任何日記和想像。

釐清這三條線索也就基本釐清了電影中一大半令人迷惑的問題。

前方劇透預警。

在理順這三條時間線之前先要明確一個前提假設。那就是全片所有鏡頭表現的都是真實的,不論是日記內容還是主要角色的想像內容都是真實的,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導演沒有在片中設置很多陷阱故佈疑陣,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就超出了前文所述的那個分寸,有過份炫技之嫌,對影片主旨也有害無益。

除此之外,片中有兩個論據可以證明這個前提。

首先,波登的日記是真實的,因為波登讓奧莉薇亞把日記交給安吉爾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把安吉爾支到美國去。同時,波登的小心機在他日記的最後一頁暴露無遺——就是要讓已經在美國苦求複製機無果的安吉爾,在看到日記的最後一頁時感受一不絕望。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波登的日記都是真實的。




其次,安吉爾的日記也是真實的。因為安吉爾的目的更加明確,也直接在給波登的日記中寫出來了,即「這就是偷天換日……而你在牢房中看著我的日記,等待死亡的來臨」。看到了吧,安吉爾就是在嘲諷波登,讓在牢房中沾沾自喜的波登看到最後一頁時感受一下這個來自對手深深的惡意。




在安吉爾和牢房裡的波登最後一次見面時,牢房波登認輸了,他要把自己最後的謎底告訴安吉爾,這時安吉爾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作了個大死——把謎底撕碎了。他要告訴波登,我已經贏了,你的謎底在我眼中不值一提了。多麼囂張的嘲諷啊,由此可見,在最後的較量中,安吉爾的勝負心太強了,嘲諷波登,讓他獲得了莫大的快感。




第三、第三條線是現實部份,主要包括波登妻子自殺、波登與奧莉薇亞分手、安吉爾回國、陷害波登、法庭審判直到全片結束的部份,這部份如果有虛假的成份,那麼我不禁要問:「這個世界還有真相嗎。」

好,確定了前提那麼下面的部份就簡單了。故事如果按照正常順序來演的話相信也會很有意思,但是也許它終究不會像本片最終呈現的那樣精彩。

前方劇透預警。

正常的時間順序是這樣。

第一段,全片始於波登與女兒討論去公園看黑猩猩那天,這之後包括波登夫妻吵架、妻子自殺、波登與奧莉薇亞分手、安吉爾回國、陷害波登、法庭審判。這部份發生的事情與二人的日記沒有任何關係,接下來馬上就開始日記的部份了。


第二段,緊接著上面一段,法庭審判結束後,安吉爾的律師找到牢房裡的波登,並把安吉爾的日記交給波登,波登開始讀日記,從此開始了安吉爾的日記部份,這部份直到波登讀到安吉爾的日記最後一頁止,也就是波登讀到,安吉爾日記中記載自己剛回國時試驗複製機的那一刻為止。

第三段,就是波登讀完日記後的事情,包括波登死刑核准、安吉爾與牢房波登見面、波登兄弟永別、牢房波登被絞死、波登殺安吉爾、波登從柯特處接女兒直至電影結束。

如果還沒有十分明白的話,還有更簡單的版本,即,

安吉爾回國陷害波登——波登入獄讀日記——讀完日記反殺安吉爾。
 
這麼看來其實電影的正常順序也就是這三段內容也挺簡單的,但是這其中的第二段內容夾雜了波登的日記內容,因為安吉爾的日記內容中包含著波登的日記。

那麼波登的日記都寫了些什麼呢,基本上是記載了從兩人1897年4月3日和安吉爾的妻子在奧芬大劇院的演出開始到波登指使奧莉薇亞去獻日記止。

而安吉爾的日記則是對波登的日記夾敘夾議,讓人很難分清那些是安吉爾自己寫的,哪些是安吉爾複述波登的日記。

其實要徹底分清那些是波登的日記內容哪些是安吉爾的日記內容也不難,在電影中,安吉爾日記里以波登為主觀視角的戲就是波登日記裡的內容,比如波登籌劃接子彈魔術到表演接子彈時被安吉爾打傷,這部份肯定是波登日記里寫到的,而且電影在這場戲結束後直接拉回安吉爾在科羅拉多的旅館看日記的鏡頭,此時畫外音分明是波登的聲音,因此很明顯,這段接子彈相關的戲是在表現波登的日記。




那麼除去這些波登日記的內容,安吉爾的日記內容也非常明朗了,那就是安吉爾在科羅拉多發生的事情。安吉爾的日記內容很有可能是這種形式,比如,今天我去山頂找特斯拉先生,可他沒有見我,失落的我回到住處翻看波登的日記,他的日記中寫到了1897年我們剛開始合作的事,那天……。




很平常吧,也就是我們平時寫日記的形式,流水帳嘛,早上去找特斯拉,晚上看日記。而用電影語言表達出來就有些讓人眼花繚亂了,鏡頭之間的相互穿插,包括讀日記時的腦補都要用鏡頭來表現,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遺漏一些重要資訊。

那麼怎麼才能區分這些鏡頭呢,除了場景不同之外,導演還安排了幾個相似的關鍵鏡頭幫助觀眾區分哪些是日記內容,哪些是現實內容,哪些是腦補內容等等。這個關鍵鏡頭就是兩位男主讀日記的鏡頭,它就像一個個的錨點,幫助觀眾在複雜的鏡頭穿梭之間不至於徹底迷失方向。




劇透警報解除。

全片上百場戲,每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含義,甚至每個鏡頭、每句台詞都值得玩味一番。比如影片72分45秒到72分58秒這場短短13秒的戲,主要表現了波登兄弟在看到家中被安吉爾搞的一團亂時的幾句對話。這段戲是波登日記的內容,還是監獄波登腦補的內容,還是安吉爾日記的內容,還是在這些之外的內容,這段戲有什麼作用,它為什麼出現在這裡……。




分析一下其實很有意思,首先這不可能是波登日記裡的內容,因為在這之前波登的日記已經由奧莉薇亞交給了安吉爾。

其次,這是否是監獄波登看安吉爾日記時的腦補內容呢,也許是,因為這段戲末尾波登說道:「他不會就此罷手。」加上波登的一臉愁容,有可能是監獄波登看到安吉爾日記里寫道奧莉薇亞獻日記後,自己回憶的當時場景。

第三、這是否是安傑爾日記裡的內容或是安吉爾腦補的內容呢?也許是,因為這段戲緊接著奧莉薇亞獻日記這場戲,而在奧莉薇亞獻日記這場戲末尾安吉爾就告訴奧莉薇亞自己要去波登家中製造一個混亂場面,因此緊接著一場波登家中的混亂場景也合情合理。

第四,這段13秒的戲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此之前,波登已經讓奧莉薇亞去把日記交給安吉爾,前文提到過,波登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安吉爾支去美國並且嘲諷到時候已經在美國的安吉爾。因此,波登原本的設想應該是安吉爾看到日記里記載的關於複製機的內容自己就會跑到美國去,但波登沒有想到安吉爾會把自己家弄得一團糟,而且還綁架了法隆。其實這裡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安吉爾沒有綁架法隆,那張寫有「特斯拉」的小紙條要怎麼給安吉爾,當然方法有很多,但絕不是靠紙條換法隆這個方法,因為在波登把法隆救出來之後當晚,法隆就變成波登辦了一個宴會慶祝自己得救,並且在宴會上和掃興的妻子吵了架。事實證明,如果不是安吉爾非要去找波登和法隆麻煩,紙條也不會那麼順利的交到安吉爾手中,也正是綁架法隆這個方法,讓安吉爾沾沾自喜,更加相信寫有「特斯拉」的小紙條。






由此可以看出,這段戲也許就是告訴大家,安吉爾是非要去找波登麻煩才被波登誤導的,這與後面波登非要上台去檢查安吉爾的複製機,從而被陷害異曲同工。

總之,上面都只是簡單的一些猜想,而對於這一段的理解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僅僅13秒鐘的戲,任憑大家怎麼解釋都好。


化腐朽為神奇的劇透預警。

全片最後,波登一槍打中安吉爾,倒地的安吉爾吃力的和波登進行著最後的對話,也由此揭開了全片幾乎所有的謎團,可謂是魔術的第三個步驟,化腐朽為神奇。在這段對話中,波登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謎底,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正如波登所說「這很簡單,但這並不容易。」

是安吉爾沒有想到嗎,不,他只是不想相信。

最後,在安吉爾說出自己最終的魔術理念後終於倒地而亡,從形式上看還是波登勝利了,他在最後一次較量中做到了安吉爾沒有想到或者是不願意想到的事。但是,當安吉爾死前讓波登好好看看這間屋子時,波登沒有去看,是真的不在乎嗎。也許他也像安吉爾一樣,真相顯而易見,但他只是不想相信,他害怕自己面對真相時被安吉爾打敗,安吉爾的犧牲和波登一生引以為傲的自我犧牲到底孰輕孰重,這個自由觀眾們來評價。但在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出現時,全片的主題,包括復仇、犧牲、執念等等內容再次昇華反轉,讓每一個觀眾欷歔不已。

至此,全片結束。

在我們鼓掌致敬的同時,你是否還在想,到底是誰技高一籌?是誰的犧牲更多?是誰的魔術理念更好?……

這些問題既重要又不重要,因為,電影中的老機師柯特在開場講解魔術的時候就說過,「You don』t really want to know.」

你是真的想要知道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