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樹大招風 Trivisa

树大招风/Trivisa

6.9 / 1,375人    97分鐘

導演: 許學文 歐文傑 黃偉傑
編劇: 伍奇偉 麥天樞 龍文康
演員: 陳小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規則優先於自己

2016-06-29 09:18:45

樹大招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火樹銀花夢,回歸大陸空,惶惶換招牌,讓一切隨風。

一、導演

豆瓣上對這三位導演的介紹甚少,只能隱約看出他們都是七零年代晚期、八零年代早期出生的。比起近年某些香港學運的領頭人,他們要差不多年長十歲有餘。他們人生的前二十年,大多是在港英政府的末代統治下度過的。

不同於幾乎完全成長於回歸之後的血氣方剛的學運主力,三位導演在社會上打拼多年,鋒芒已不外露。從另一方面說,青春期的蛻變恰逢政治交替,這一巨變,不可能不對他們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於是,在若干年後的今天,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語言,用年代感向這個世界傳遞了時代感。

二、惡賊

三個惡賊都是實有其人,九零年代橫行霸道。現實中未必真有過聚首,就算電影中也只是互不相識的偶遇。其實三人各有特點,季隱忍多疑、葉暴跳如雷、卓玩世不恭。三人最後的宿命可以說也歸咎於各自的性格特點。

季心狠手辣,可也有心理複雜柔弱的一面。昔日兄弟的女兒,在他看來簡直好似天使,不由自主地表現出寵愛有加。即便極度懷疑兄弟偷聽了自己的電話,甚至兩次推開房門想殺人滅口,終於還是沒能下得去手。猶疑之際竟然忘了打完電話立刻拔掉電話卡,以致於睜開雙眼已經成為警察的網中之魚。

葉一度金盆洗手,雖然乾的是走私的買賣,比起以前殺人越貨畢竟收斂不少。無奈生意場上的政商勾結實在不是此等桀驁不馴之人的歸宿,任憑手下怎樣掩飾,依然藏不住手上的AK47。下一秒,槍聲和喪鐘同時響起。

卓的夢想是做個永不停歇的登山家,視犯罪如玩樂般遊戲之。在首富被敲詐勒索之後,似乎已經沒有挑戰可言。惡賊聚首是他的主意,炸掉回歸典禮現場和英女王等一眾政要在他看來是人生中必登的喜馬拉雅山。為了散落一地的炸藥,最終落入武警之手。

三、年代感

影片以97年為背景,自然少不了二十年前的古舊物事。老派茶樓、電器和手機走私、粵語老歌。每一件都刻著那個時代的隱喻。

風滿樓:山雨欲來風滿樓。片尾惡賊們在此聚首的畫面,折射出三人內心在回歸前夕是如何的動盪不安。雖然三人天賦迥異,在年代的潮流中也都惶惶而不可終日。

怎麼捨得你:由卓唱出的這首插曲,是97年1月張學友粵語專輯《不老的傳說》中的一首歌。一絲絲,一點點,燒燬憶記;一幅幅,一聲聲,又復燃起;怎麼捨得你?雖說是情歌,但又怎知不是卓心中對即將逝去的年代的不捨?一遍不夠還要唱第二遍,恐怕還是為了安慰心中那莫名的焦慮吧。

讓一切隨風:片尾曲,原唱鍾鎮濤。歌詞中充斥著風、夢、失蹤、空、迷惘、空虛等虛無的字眼。雖然是87年的歌,但用在回歸前夜的97年,難道還不能反映當時香港人真實的心理狀態嗎?

同樣,三個惡賊的最終歸宿,除了個性使然,年代也是重要的幫兇。

季寄居的旅店,電視裡放的是鄧小平對回歸後香港的展望,也可以說是中國政府的承諾。望著滿床的錢,季最終還是選擇人民幣裝進信封。電視裡傳出的雖然是政府的承諾,但現實中季依然選擇保留港幣。這是代表了不信任嗎?或許更多是迷惘吧!在搶劫之前的一瞬間,一邊是金店一邊是賭馬獎金,不知道回歸後還有沒有賭馬?到底該搶哪一個?兄弟現在有家有兒,自己仍獨身一人,身份多得不重樣。回歸後該怎麼辦?還能繼續以前的營生嗎?這種種的不信任和迷惘在兩個大陸幫手要求報酬時達到了季承受的極限。於是。。。

葉在港陸間做走私生意,和大陸的政府官員早有接觸,自尊早已遭到凌辱,忍無可忍下欲重操舊業。能看出來他一直在忍,咆哮聲再大也無法掩飾不復當年的遺憾和落寞。直到巡邏的香港警察把他當做愚蠢的大陸人,這才真正觸到葉的敏感神經。回歸、政府官員、大陸人、愚蠢、早年的說一不二、現在的低三下四,相信這些詞一定同時出現在葉拔出槍的那一刻,並在扣動扳機之前早已對他進行了狂轟亂炸。委屈和不甘,是年代刻下的又一烙印。

至於卓,據說真實事件是因為香港沒有死刑,李嘉誠懸賞深圳警方誘騙當事人進入大陸並逮捕槍斃。雖然尚未回歸,可兩地警方卻早已展開合作。無論卓多麼捨不得,歷史的車輪終將無法阻擋。

四、時代感

那麼,為什麼導演要講三個惡賊發生在歷史之交的年代的故事呢?香港回歸已經過去近二十年,但從近年來不斷髮生的港陸衝突、對香港政體的質疑、香港發展的瓶頸來看,香港人並沒有擺脫回歸前那種迷惘。香港的前途在哪裡好像變得比以前更加撲朔迷離。所以這個故事其實要講的並不是97,而是今天。

在英國已經脫歐的今天,一再強調統一復興的偉大祖國,該以什麼樣的氣度和策略去化解人民心中的焦慮?樹大了自然招風,GDP都已經老二了,老百姓卻還活在安全感極度匱乏中。

但願題頭的小詩只是我多餘的焦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