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冬--Seven Days

冬/七天/SevenDays

6.2 / 47人    73分鐘

導演: 邢健
編劇: 邢健 劉覲愷
演員: 王德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J張小耳

2016-07-04 03:06:43

《冬》︱落在夏天秘而不宣的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以為/我已經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樣深/那樣冷的/昔日的心底

我以為/只要絕口不提/只要讓日子繼續地過去/你就終於/終於會變成一個/古老的秘密

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長/而/早生的白髮/又洩漏了/我的悲傷

                                             ——席慕蓉《七里香》

所謂巧合·不過是意欲而為

壹/

週五午間,不小心瞅到微信訂閱號「門唱片」推送的文章。7月2日電影《冬》的放映+見面會將落地重慶。現在正值夏日,為何這樣一部奇怪的電影會上映?冬,不應該冬天看更符合嗎?

帶著滿滿的好奇心,點開文章。

幾段黑底黃字很顯眼。失語,黑白。或許是天生對這樣的文字敏感,寥寥幾行便吸引了我。於是一個偽文青的我,頓時扮演著好奇貓的角色,想對夏天裡的冬,一探究竟。

人與人初次相識都有各自的第一感,但我對於《冬》的初映像,不同於伊莉莎白和賽門的錯覺。

進入影院。倒數第三排,右邊靠牆。

關掉燈光。夏天裡的冬,正式開始。



隱忍入骨·孤獨如鯁在喉

貳/

白色,漫天的白色,冬天漫天的白色。就像一個人的思想處於放空狀態,耳旁只剩寒雪呼嘯的聲音。這就是影片開場,黑白畫面,簡單而濃烈。

一位白髮老人,坐在結冰的河上垂釣。一身厚襖,沾滿柔軟的雪,旁邊放著透明的玻璃,裡面有一條被帽子溫暖著的魚。鏡頭拉近,凜冽的風把老人的花白鬚髮吹的絮亂,一張乾枯的臉爬滿了深深淺淺的皺紋。當老人拉動嘴角,皺紋像一條條垂死蠕動的蚯蚓。

孤獨,這是我對《冬》的第一感。在一望無垠的雪地裡,老人就好像是一朵弱小的雪花。看似輕如鴻毛,實則比整個天地的白雪更沉。不為別的,只因為這是孤獨的重量。不知為什麼,我突然想起了海明威筆下的老漁夫,一樣是和魚牽扯出的場景。

老人白日釣魚,深夜一個人面對空蕩的木屋。但是回到家,身體溫暖了,那麼心呢?老人的屋內牆壁掛著大大小小的照片,有孩子,有妻子。他們人去哪了?我不知道。每當老人望著照片怔怔發獃,眼眶總是濕潤。如果想念是由具體的形態呈現,我想便是老人每天多留出的一半床榻、睡覺的輾轉、早餐桌上出現的第二雙碗筷……



就這樣反覆幾日。有一天,老人把一隻在雪地裡瑟瑟發抖的鳥,帶回了家。可我不知道,當一個人熱切需要陪伴的時候,會傷害到別人。老人有了鳥,和魚的緣份就走到盡頭。為了讓鳥知道它的重要性,老人用刀把魚切成幾塊,準備送給鳥。就好像愛情里第三者上位,男主就迫不及待的休了原配。可是,鳥被一個調皮的孩子捉走。當孩子成了老人孤獨世界的「新寵」,第三者就得到和原配一樣的下場。

喜新厭舊,用在這裡再恰當不過了。可不知為何,我無法對木板上冒著熱氣的魚、爐火上瘦骨如柴的鳥產生憐憫。如果渴望溫暖有錯,世間還有什麼是對的?

那些已死去的,終會成為心中的一座墳墓,讓活著的人淚流滿面。



無心去來·萬物皆為水月鏡像

叄/

所有曾經愛的、現在愛的,都一一離去。當老人在茫茫大雪中追尋小孩的途中,從冰窖里撈出了小孩的帽子,該結束這一場孤獨的鬧劇了。蹲身、撫摸、擁抱……或許不曾擁有,就會永遠披上保護色,不會受傷。但孤獨的人,對於愛的渴求,總不能停止佔有。

最後,老人從風雪裡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還有即將決堤的淚。窗外的寒雪還在紛飛,木屋內的老人看見了魚缸里遊動的魚、聽到了屋簷的鳥聲,還有幫他擦拭眼淚的妻子。

我不說一句話,你是否能夠讀懂我?

73分鐘的黑白電影,沒有任何一句對白。但是心裡隱藏的孤獨血液,卻一直在老人的心中流淌著。一切以往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只是一場夢。

而無聲的對白,有時比說話更讓你動容。

張小耳,生活的寄居者。 微信訂閱號◎ Ears-Radio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