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們的輕狂年代 That's What I'm Talking About

各有少年时/我们的轻狂年代(台)/年少轻狂2

6.9 / 49,123人    117分鐘

導演: 李察林克雷特
編劇: 李察林克雷特
演員: 布萊克詹納 格蘭鮑威爾 萊恩高斯曼 泰勒賀啟林 柔伊德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余小島

2016-07-08 02:05:26

各有少年時,八十年代的簡單和美好(附OST歌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導演理察·克林萊特的最新執導電影《各有少年時》早就在北美上映了,但直到最近網上才流出資源。作為導演的忠實粉絲,當然第一時間看了這部電影。

導演克林萊特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早先從事石油鑽井工作,但因為個人喜歡小說和電影,所以決心開始搞電影工作。作為一個獨立導演,他經常自編自導甚至自行出演。

作為一個有著老文藝青年氣質的導演,他總喜歡把鏡頭聚焦於叛逆的年輕人,並給予少有的同情和理解。所以在克林萊特的電影中,生活總是充滿有些不切實際的美好,年輕氣盛的青年人以及一群狐朋狗友,甚至音樂啤酒以及午後的陽光都會讓人無比羨慕。

熟悉這位導演的觀眾都知道他的電影一般都有簡單的情節和大量的對話,其中以「愛在」三部曲為代表。可謂是典型的話嘮片。三部電影拍攝時間中間分別間隔了9年之久,而電影中的故事也分別間隔了9年。

現實和故事在他的電影中達成了某種高度的一致性,讓人陷入一種分不清究竟這是故事還是電影的錯覺。所以說,這種時間上的一致性讓人在看他的電影時會有一種看紀錄片一樣的真實感。

第一部上映於1995年,傑西和賽琳娜的初次相遇,一見鍾情,卻匆匆分別;第二部上映於2004年,九年之後的再相逢,兩個人在生活上都有各自的問題;而第三部則上映於2013年,又一個九年之後,步入中年的兩人終於在一起生活,激情不再,生活雖然不美好,但卻無比真實。

導演似乎特別喜歡用這種時間裡的錯覺。在他的另一部電影《少年時代》中,克林萊特花費了十二年的時間拍攝了一個孩子從六歲到十八歲的成長曆程,然後再短短的三個小時的電影中展示出來。看著電影的小男孩緩慢而自然地長成一個大男孩,每一個觀眾都能切身感受到時光的流逝感。

在電影《少年時代》的最後,男主角開著車子離開小鎮去上大學。而這部最新電影《各有少年時》的開頭,也同樣是男主角傑克開著車子聽著音樂去大學報到。

兩部電影前後銜接得如此之好,以致於看到這第一幕的我恍惚有一種錯覺,似乎是《少年時代》的小男孩在去上學的路上,偶然穿越回到了八十年代,然後便有這部電影的故事了。

和他以前的多數電影一樣,電影的故事總是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並沒有情節上的複雜性。比如「愛在」三部曲跨度十八年,也只是兩個人相遇相知相愛的故事而已;《少年時代》跨度十二年,無非是一個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而《各有少年時》跨度僅有五天四夜,講了一個大學新生苦澀而甜蜜的入學故事而已。

導演克林萊特曾說過這部電影是根據他自己大學生活為原型拍攝的,在導演看來,大學入學時是每個人人生中特別的時期。離開了家庭,一下子沒了束縛,你想要知道自己是誰。而這種尋找自我的過程通常發生在派對上。

所以,電影中的五天四晚,每晚都會有派對,從Disco酒吧轉戰到鄉村酒吧,再轉換到搖滾現場,最終是表演系的化妝晚會。與此相對應的則是,故事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是從下午開始的。

我相信,沒有早晨是全世界每一個大學生共同的體會。至少對於大學時代的我來說,每天都是從中午開始到午夜結束的。

導演還覺得在這段時間內,你會和一些有趣、古怪的、但心腸好的人玩在一起,他們會成為你的朋友,那種感覺很好。你似乎吸收了他們的能量和精神,那是個很好的狀態。

所以導演在電影中設置了一群各有特色的棒球運動員。他們在一起喝酒聊天玩一些自己定義規則的奇怪遊戲,他們還會在一起運動比賽談論一些奇奇怪怪的話題。

總之,這群人將會是男主角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群人,正如每個人上大學時認識的朋友或許就是一生的至交一樣。

當然,美好的故事中總會有愛情的出現。電影開始時的初次相逢,到一半時的一封情書,然後一次有趣的通話,到一次派對,再到最後湖中的對話。他們的相愛非常簡單而直接,但是美好得讓人羨慕。他們聊惠特曼的詩歌,談論搖滾樂的精髓,甚至說起人生的信仰。

所以說,這部電影的主題非常簡單,無非是大學生活的兩大主題:大學同學間的友情以及戀人間的愛情。雖然因為整部電影出現的人物太多,而導演也沒成功塑造他們,導致我基本上除了男女主角之外,不認識其他人。

但是電影這種簡單的美好卻讓我無比心動。或許在派對文花上,我們的大學生活並沒有他們那樣精彩,但是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大學時代。這種年輕時的激情和簡單的美好總是全世界通用的。

除此之外,電影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那便是音樂的準確使用。作為出生於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上大學的導演自己來說,似乎音樂才是讓大家走到一起的原因。

所以林克萊特自己就有著非常棒的音樂品味,同時對電影中的音樂總是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各有少年時》這部電影中,更是出現了各種風格的八十年代美國流行樂。

首先電影的片名《各有少年時》的英文為《Everybody Wants Some!!》,就來自美國七十年代重要金屬樂隊范·海倫(Van· Halen)的一首同名歌曲,這首歌曲也在電影中出現。

而電影開頭男主人公傑克開車去上學時聽的音樂便是美國七八十年代經典搖滾樂隊The Knack的《My Sharona》,鼓點乾脆俐落,吉他solo令人著迷,以此奠定了全片八十年代崇尚搖滾與自由的迷人味道。

接著在電影中連續出現各種經典搖滾樂隊以及他們的經典歌曲,其中包括Pink Floyd,Patti 史密斯,Blondie,Queen,The Cars,Dire Straits,Blondie,Foreigner以及等等一些樂隊。

所以說,對於一個經典搖滾樂——尤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搖滾樂——的愛好者來說,看這部電影在意的或許已經不是劇情如何了,而是接下來會出現哪個樂隊哪首歌曲。

電影的最後,一夜長談之後的男女主角正式開始上課,在教學樓前依依不捨地告別。然後棒球隊的隊友出現,互相打趣開玩笑。接著教授在黑板上寫下:Frontiers are where you find them。然而男主卻昏昏睡去。

The Cars的《Good Times Roll》響起:

Let the good times roll
 
Let them knock you around

電影就此結束,美好的大學時光就此開始。

附電影中所有音樂列表以及我自己整理的網易雲音樂歌單:
http://music.163.com/#/m/playlist?id=416850305&userid=20585393

 "My Sharona" — The Knack
"Gold」— John Stewart ft. Stevie 尼克s
"Driver’s Seat" — Sniff 『n』 The Tears
"Rapper’s Delight" — Sugar Hill Gang
"I Want You to Want Me (Live)」 — Cheap Trick
"I』m Bad (I』m Nationwide)" — ZZ Top
"Take Your Time, Do It Right" — SOS Band
"Let’s Get Serious" — Jermaine 傑克森
"Shake Your Groove Thing" — Peaches & Herb
"Give Up The Funk (Tear The Roof Off The Sucker)" — Parliament
"Driving Me Backwards" — Brian Eno
"Lookin』 For Love" — Johnny Lee
"Miss Broadway" — Belle Epoque
"All Night Long" — Joe Walsh
"Sleep Dirt" — Frank Zappa
"Heart Of Glass" — Blondie
"Urgent" — Foreigner
"Romeo’s Tune" — 史蒂夫 Forbert
"Ladies Night" — Kool & The Gang
"Bad Girls" — Donna Summer
"Good Times" — Chic
"Drivin』 My Life Away" — Eddie Rabbitt
"Cotton-Eyed Joe" — Beau 史密斯
"Every 1’s A Winner" — Hot Chocolate
"Fearless" — Pink Floyd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 Queen
"Alternative Ulster" — Stiff Little Fingers
"Frat Cars" — Riverboat Gamblers
"Gilligan’s Island" — Riverboat Gamblers
"Heartbreaker" — Pat Benatar
"Everybody Wants Some!" — Van Halen
"Ain』t Talkin』 『Bout Love" — Van Halen
"Treat Me Right" — Pat Benatar
"Because the Night" — Patti 史密斯 Group
"Whip It" — Devo
"Rough Boys" — Pete Townshend
"Maybe I』m a Fool" — Eddie Money
"Cars" — Gary Numan
"Pop Muzik" — M
"Minimum Wage" — The BusBoys
"Third Uncle" — Brian Eno
"No 茱蒂" — Standing Waves
"Hand In Hand" — Dire Straits
"Good Times Roll" — The Cars
"Cherokee ChaChow" — The TWITA Boy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