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藏獒--Rock Dog

摇滚藏獒/摇滚狗波迪/TibetanRockDog

5.9 / 6,003人    90分鐘

導演: 艾希布萊能
編劇: 艾希布萊能 Kurt Voelker
演員: 路克威爾遜 Eddie Izzard JK 西蒙斯 Lewis Black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venc伊文西

2016-07-11 07:30:32

民謠藏獒


《大魚海棠》與《搖滾藏獒》同期上映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一部負面評價遮天蔽日,卻以十足的話題性刷屏朋友圈;另一部評價還算不錯,卻顯得有些悄無聲息。
到底哪種狀況比較慘?恐怕以當今世道而言,挨罵的未必不佔便宜。「大魚」的票房頂著口碑扶搖而上,三天裡突破兩億;而「藏獒」則還在影院苦苦爭搶排片,幾千萬的入帳,距離收回成本還有不小距離。
兩部電影都打著國產動畫旗號,但又都不是那麼血統純正。「大魚」的畫面製作用了韓國團隊,而「藏獒」則幾乎完全是美國班底。
當然最見人心的,還是兩部電影在發行版本上的差別:「大魚」作為一部手繪動畫,打著「情懷」的幌子,卻毫無羞恥感地強行上映了3D格式;而「藏獒」作為CG動畫,卻提供了充足的2D版本。
也不能說「藏獒」就是高尚或者良心,畢竟有很多家長不願意小孩子戴3D眼鏡,所以提供2D版本也可能是為了吸引這部份觀影群體。無論如何,給予觀眾自主選擇的權力,總比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強買強賣要敞亮得多。

《搖滾藏獒》的故事模式其實像極了年初上映的《動物方城市》。都是小鎮青年為了追夢來到大城市的冒險,甚至在初入都市時,兩部電影在分鏡、節奏與情緒調動上都無限接近。
不過客觀地說,與代表了世界最先進生產力的迪士尼比較,《搖滾藏獒》的製作依然顯得簡陋,特別是做比較複雜的動物,迪士尼可以把一個個角色的毛髮做的分毫畢現,並遵循自然規律擺動,而「藏獒」的質感則更像是品質粗糙的毛絨玩具,無論表情還是細節,都顯得僵硬。
兩部電影對幽默感與節奏的把握也是有區別的,明顯「動物城」有更完整的劇本,更細緻的人物設定,更到位的分鏡頭設計以及更講究的細節處理,但是拿一部可能是全球年度最佳的動畫電影來比較「藏獒」,未免有些過於苛刻。至少,拉回國產陣營,比較一下同在一條戰壕裡的對手們,美國血統的《搖滾藏獒》表現的確還算優秀。
首先,電影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及故事,鄉下小子進城是被好萊塢演繹過一萬遍的題材,而《搖滾藏獒》則在此基礎上融入了新的元素——音樂。音樂作為推動電影劇情發展的核心,表現得還算合格,其中波弟與貓王安哥士的互動,雖談不上鮮,但也非常有趣。特別是比起四平八穩的男主角而言,江郎才盡的搖滾歌王有點自私,有點敏感,但又本性善良,豐富的形象更容易獲得觀眾的喜愛。
電影的另一重元素是西藏,雖然從雪域高原瞬間來到紐約中央廣場讓人有點跳躍,但這也是電影除了插曲外保留的僅有一絲中國元素了。嚴格來講,西藏元素在電影中並非必要存在,只是為電影額外增加東方色彩的噱頭,而國內觀眾或許會多一分親近感,形式感更重於實際意義。
配音上,郭德綱帶著兒子與搭檔,以及一班德雲社弟子上陣,反派狼的大舌頭東北口音很有意思,馮小剛的表現也算字正腔圓對得住影帝名號,但同時又有一幫翻譯腔混同其中,而電影本身似乎又是以英文腳本為底子,所以整體只能說中規中矩,但至少比「大魚」大段大段萌芽式的做作獨白要好。
電影對於小孩很友好,畢竟這是鄭鈞寫給女兒的童話,而成年人看就太簡單了些,還做不到全年齡通殺。寫故事也好,畫漫畫也好,拍電影也罷,這都不是鄭鈞的主業,所以電影裡裡外外都有其它電影的影子,除了故事背景並無太多新意。即便是引以為傲的音樂部份,電影大量地採用的也是美國人寫的配樂,「搖滾」也是被虛無化的名號,許巍、朴樹單曲的運用,溫潤暖心,或許叫「民謠藏獒」更合適。至於最後承擔重頭戲分由鄭鈞親自寫的《熱愛》,倒是酷玩味十足,但也遠沒有驚艷到可以讓電影昇華爆炸的地步,電影一直通過效果來表現音樂的力量,而音樂本身的表現只能說十分平淡。遺憾地說一句,鄭鈞先生音樂創作的巔峰,也許如同安哥士一樣,早已一去不返了。
可《搖滾藏獒》依然還是部有誠意的電影,它沒有多麼好,也不像親爸爸鄭鈞說得那麼酷那麼「牛」。但它非常適合暑期檔,沒有那麼多爭議,故事講得一板一眼,完完整整,該有的幽默、勵志、感動一應俱全,它也講清楚了音樂的美好,夢想的偉大,孩子們看完後,單純的心裡應該會悄悄結出一些種子,那些我們成年人看來無關痛癢的老套故事,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會是更寶貴和重要的財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