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冬--Seven Days

冬/七天/SevenDays

6.2 / 47人    73分鐘

導演: 邢健
編劇: 邢健 劉覲愷
演員: 王德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則徐則林

2016-07-11 22:47:25

一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現代寓言故事——電影《冬》影評


                       一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現代寓言故事——電影《冬》影評

文/林則徐則林

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喜歡看一些無需太多言語,只需單純地用鏡頭去講故事的電影。大量的留白,讓觀眾自己去解讀他們眼睛看到的和心裡感受到的東西,這樣的影片更能激發我看下去的熱情,什麼都講的那麼直白,鏡頭堆砌的那麼滿,把觀眾當傻子的那是三流國產片的做法。

近兩年去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多了起來,就越發感覺到很多人看電影是不帶腦子的,但凡一個簡單的交叉剪輯、雙線敘事、時間與空間的重疊就可以讓影廳裡一半以上的觀眾蒙圈,最讓人忍無可忍的是旁邊還有個更愚蠢的人自己都沒看懂卻非要給人家解釋。所以,個人覺得影院應該給每一個觀眾配發一副耳機才是,免得被其他愚蠢打擾到而影響了觀影體驗。

現實里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年輕觀眾大多都是因為看電影的約會成本較低的緣故,再要嘛就是導演或某個演員的死忠粉,他們關注的是人、對於電影本身的質量是不在乎的,這就是滋生國產爛片的一塊最肥沃的土壤。

相比那些大製作,這些年隨著部份觀眾素質的提高,催生了許多的獨立電影人,他們只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迎合主流市場、不迎合主流觀眾,情況好一點的可以籌到錢或找投資拍攝製作,情況不好的自掏腰包那怕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能不能在國內發行他們也不管,從早已躋身國際大導的賈樟柯到忻鈺坤再到如今的邢健,他們都是這樣的人。

忻鈺坤與邢健兩人都是84年生,一個以《心迷宮》一戰成名、一個以《冬》被推上了與金基德相提並論的神壇,兩人都是新生代導演裡的領軍人物。

今天不講《心迷宮》,今天我們來品一品這部全片沒有一句台詞對白的、近乎於黑白默片的《冬》,有一點和這幾天很熱門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比較相像,就是全片的美術做的真是每一個鏡頭都可以截屏下來做電腦桌面。當然了,兩部片的內容是沒有可比性的。

相比於那些熱熱鬧鬧的片子,這部《冬》估計很多人根本就看不下去。如果看的時候不帶腦子,那麼這部片子你完全可以稱之為一部講述東北老大爺的生活日常的電影。因為導演本人也一直在關注當下獨居空巢老人的生活,但作為一部有野心的電影,導演對於電影的立意不僅僅停留在此,不然他也不會被與金基德相提並論。

很負責人的告訴大家,這是一部完全可以劇透的電影,因為表面上看故事很簡單,影片開始一個表現滿天大雪下荒蕪人煙的空鏡頭從遠處不斷往前推,然後由王德順老爺子扮演的東北老大爺獨坐在被鑿開的冰面上,他正在釣魚(電影的構圖真有如一副山水潑墨畫般唯美),接下來展開的就是發生在他生命最後七天的故事,從孤獨、徬徨、寂靜、冷漠到最終幻滅的一個過程。有人說上帝用六天時間創造了世界,在第七天安息,影片的故事結構剛好與基督神話故事相吻合。也有人將片子與佛家倫理相對應。但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一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寓言故事。

老人在那麼艱苦的生存環境下,每天過著早上喝稀飯、晚上吃烤馬鈴薯的生活,難道他就不想來點葷嗎?在荒蕪的冬天山上沒有野味,但魚是有的,可釣到的魚為什麼老人釣上來帶回家不吃反而養著,第二天又放生,再釣上來,再放。雖然他很閒,但也沒必要這麼做吧?

其實對於人來講,很多時候在能吃飽的情況下精神上的空虛、孤獨、徬徨要比食慾來的更可怕。老人將魚兒釣上來再放生,他以為每天釣上來的並不是同一條魚,這對於一個孤獨的老人來講就意味著每天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一樣,是一種非常自我的、一廂情願的與活物之間的交流,晚上這些活物可以陪伴他,讓他不再因為孤單而難以入眠。當一天沒有活物陪伴,他就開始躁動不安,加上外面寒風呼嘯,以及牆面上貼著的老婆孩子的照片,房間裡的一切都在提醒著老人——你是個一無所有、正在等死的孤獨老人!所以,在床上輾轉反側後他將牆面上掛著的鏡子打碎,發洩著情緒。

連續兩天沒有釣到魚,老人本以為又要度過一個難挨的夜晚時,發現了一隻凍傷的小鳥,他將小鳥帶回家放在爐子旁邊給它解凍,第二天將小鳥放生,得到自由的鳥兒沒有飛走,不知道是貪圖老人家的溫暖,還是鳥兒的忠誠或是想感恩,它飛了回來,陪著老人一起釣魚,並在老人家屋簷下築巢,生活多了一絲生氣,歡快的鳥叫比起在玻璃魚缸里遊動的魚兒更能給老人帶來快樂。於是他用一把非常遲鈍的刀將魚兒剁碎準備給鳥吃,看著陪伴了無數個寂寞難挨的夜晚的魚兒在掙紮著他一點也不心痛。可此時一個熊孩子偷偷將鳥兒捕捉走了,尋覓不得鳥兒的老人非常難過,失落地坐在爐子旁邊。而估計是玩膩了的原因吧,熊孩子又將鳥兒放生,到了晚上熊孩子可能是又想玩鳥了,來到老人家到處看、到處找,明白過來的老人將熊孩子推倒,只聽鍋碗瓢盆的丁零噹啷的聲音,這一推力氣不小,熊孩子生氣了一腳將門踹開跑了出去,老人拿起馬燈不知是要去找鳥還是放心不下熊孩子,可大晚上了外面又是風雪交加的,老人跌倒了,熊孩子將老人扶回家,幫老人拍去身上的雪,並在這裡陪伴了老人一個晚上。清晨看著在床上嬉笑、歡騰地打著滾兒的熊孩子,老人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人能夠給他帶來的快樂大於鳥兒給他的快樂。當鳥兒飛回來後,老人看到熊孩子不喜歡吃烤馬鈴薯時,他又殘忍地用一根棍子穿透鳥兒的身體,將這隻帶給過他快樂的鳥兒放在火爐上活烤著給熊孩子吃。但是熊孩子不是魚兒、也不是鳥兒、他有自己的家,又或者說是人和動物不一樣,人沒有動物那麼的忠誠,人不會像隻寵物般任由別人擺佈。所以,熊孩子不可能一直陪著老人。

因為,熊孩子讓他體會到的快樂魚兒與鳥兒都已經無法替代。熊孩子走了以後,老人沒有再去釣魚、也沒有去抓新的鳥兒,反而是坐在自己家門口,對著一條去他家的必經之路不停地探望著。大雪下視野模糊,他走到路上假裝做著一個抱著熊孩子將他攬入懷中的動作,這段無實物表演,真是讓人看的眼淚都要流下來。

然而讓坐在房間裡打瞌睡的老人沒有想到的是,熊孩子又來找老人了,熊孩子看到老人在睡覺就走了,出門時吱呀的關門聲將老人驚醒,他趕緊追出去,越追心裡越慌,追到他鑿開冰面用來釣魚的那個窟窿處,他跪在冰面上伸手進去掏出了熊孩子的帽子,老人開始大哭。回到家中他坐在門檻上傷心欲絕,鼻涕眼淚肆意地往下淌。精神出現恍惚的老人彷彿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老婆,他將床上的被褥鋪好躺下,年輕的老婆用手拂去他眼角的淚水、摩挲著他的老臉,也許這就是死亡前的迴光返照吧,老人安靜地閉上了眼睛。一個鏡頭切換後,在一段梵音的配樂聲中,從被子裡鑽出來一隻小鳥,鳥兒衝出房間飛向滿天的大雪之中,俯視著下面皚皚白雪的山川大地一路前行......

生活過的像一潭死水,如果說魚兒和鳥兒各自都讓老人平靜的生活蕩漾起了一絲漣漪,那麼熊孩子卻像塊落入水裡的石子般在老人的心中激起了一團水花。當撩撥過後水面會再次平靜下來,但老人的心卻不願意就此平靜,他已經無法再忍受孤獨的生活,他變得貪婪起來,他希望能夠得到永恆的陪伴與歡樂。

原本以為熊孩子是個西瓜、卻沒想到原來只是一粒芝麻,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



PS:本文已在簡書與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佈,需要轉載請聯繫作者微信號:zcmxhj獲得授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