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忍者龜:破影而出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2

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忍者龟:魅影突击(港)/忍者龟:破影而出(台)

5.9 / 100,425人    112分鐘

導演: 戴夫格林
編劇: 喬許阿佩爾鲍姆 安德烈納梅克 Peter Laird Kevin Eastman
演員: 梅根福克斯 威爾阿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雙月鯤鵬

2016-07-14 08:28:27

果然還是賣拷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有梅根福克斯,甚至就連變形金剛都來客串了,還說不是賣拷貝?

2014年暑期的《忍者神龜》在當時可是毀譽半參,那時候我高三學業剛開始,看電影的次數並不多,所以並沒有看《忍者神龜》,時至今日依舊如此。要說為什麼還不補上,那是因為電影打著麥可貝監製的名號,全片內容自然就是梅根福克斯的長腿和接連不斷的爆炸,也就是說是可以根據閱片經驗推斷電影的大致內容。其時,四隻忍者神龜的CG面容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大反派浮動不定的戰鬥力也淪為了一個笑話,影片劇情前半段冗長,後半段打鬥過於密集。這些缺點都使得當初《忍者神龜》的口碑極差無比,甚至不少人認為就算要把四隻忍者神龜的形象換成四個博派機器人也能使電影內容成立,對觀眾而言毫無觀影障礙。

但是近年來派拉蒙手中的IP已經死得差不多了,自從《特種部隊2》被朱浩偉玩壞了和《變形金剛》系列被麥可貝拍攝出各種原地踏步的狀態之後,這家曾經興盛得能夠壓倒其他影業的電影公司只好開發還沒有死絕的IP,那麼《忍者神龜》自然是不錯的選擇。跟前兩者不一樣,前兩者的起源本來就是一種流行文化,而忍者神龜的起源更接近於邊緣文化,其烏龜、忍者、下水道、變異怪物等文化元素組合起來融合成黑暗的風格,在一段時間內只能面向成人對象。直到90年代忍者神龜手辦、動畫、遊戲的推出,忍者神龜才抹上了一筆幽默快樂的色彩,適合全年齡段人員觀看。即使是我這樣童年幾乎不接觸動漫的人,也玩過忍者神龜的卡帶遊戲,也看過電視上忍者神龜的動畫迷你劇。

有著龐大的觀眾基礎,有著豐富的童年情懷,有著第一部勉強過得去的票房成績,要把忍者神龜系列繼續拍攝下去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於是《忍者神龜2》便誕生了。

電影的拍攝手段可以說是中規中矩,主要以高速的運動鏡頭表現忍者神龜們疾如閃電的戰鬥和隱蔽迅速的行動。在角色的塑造方面,湊齊了科技宅,健身狂,嘮叨男,冷酷大哥四個角色,可以算是一個典型的宿舍人員構成組合,也就是說任由看官來自我代入角色。本次電影的3D觀影體驗方面十分出色,大概是在3D拍攝的時候,導演還是下了一番心血的。至於劇情方面一向是麥可貝的弱項,所以哪怕導演是其他人,只要麥可貝是電影的監製,那麼電影成品就難以擁有豐富的劇情和具有深度的思想。即使是經典電影《珍珠港》,也只能通過以NTR和兄弟情交待亂七八糟的人物關係來強行填充電影的內容。

而這次《忍者神龜2》的劇情便是前作BOSS史萊德化身人奸勾結腦子進水的外星人一起要統治地球的故事,忍者神龜四人組負責各種插科打諢阻止史萊德的陰謀,到了最後關頭才發現自己要對付的卻是一個活像嘴嚼過的口香糖的大腦。中間插入了犀牛和野豬的角色,其作用依舊是為了提供笑料,讓整部電影的氛圍始終有一種淡淡的詼諧氣息。

如果談到電影的主旨,這次莫過於是被當做怪物一樣看待卻又拯救了城市的忍者神龜們,面對著化作人形的機會,是否應該選擇變成正常人,融入社會。然而一旦化作人形,忍者神龜也就再也不是忍者神龜,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與世俗為伴,日益被腐朽的氣息侵蝕到骨頭裡,他們只會逐漸地變成普通人,從而忘掉當初的理想。現實與願望的衝突一直都是人類的話題,電影談到這裡的時候,本來是可以大有一番作為,深入討論該話題,然而電影的嘗試也是淺嘗輒止。但是電影選擇淺嘗輒止也是明智的做法,否則的話一旦讓自己陷於深刻與膚淺之間進退維谷的境地,就會無法脫身,落得模稜兩可的惡評。作為一部歡歡樂樂,中規中矩的爆米花電影,導演和監製知道怎樣就能給觀眾帶來奇特的視覺沖,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刻意地深化電影的主題了。

其實這就是一部講述關於青少年拯救世界的電影。四隻忍者神龜,住在下水道,所有道具都是從人類社會的廢棄物中挑選出來重新拼湊的,就連唯一的戰車也是使用城市清潔車和各種零碎部件強行拼湊而成的,甚至連電線都還裸露在外頭。沒有太多的顧慮,也沒有太多的困擾,來來去去也就是覺得自己的相貌不如龜意。一旦身邊的人受到威脅,一旦活著的世界遭到破壞,他們就會義不容辭地出手相救,為的不是什麼大道理和榮譽,為的只是心中的一腔熱血和無限正義。

看完兩個小時的電影,一身輕鬆,得到歡樂。

這種風格,果然還是賣拷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