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嵢薯-

2016-07-15 08:06:29

逝者已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發現這部片名獵奇的片子是因為最近喜歡上了看起來有點像年輕時代小李子的戴涵涵。這些歐美人的眼睛真是美得不可思議,不管是小李子,一美還是科總,總是有一雙或藍或綠的眼睛,讓你一看就忍不住想起諸如海洋,天空或者森林原野這樣美好又神秘的東西,好像上天給予人類的寶物。

最開始看戴涵涵的電影是《殺死汝愛》,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當時很浮躁,還是導演的敘事方式拖沓古怪,總之我沒有看完,長大後的丹尼爾表演沒有那種靈氣,全片只對那個抽著大麻或者什麼毒品香菸,穿著紅色天鵝絨外套,眼神迷茫的嬌弱紈絝的少年和他那句:「我只擅長開始。」有點印象。後來因為留心呂克導演的新片而注意到有個傢伙挺符合眼緣,便開始尋找和他相關的視訊。看到B站上跳出來的這部電影的時候,鬼使神差地點開了。老實說,真的是鬼使神差,因為我一向對這種片名獵奇還有點60年代香港奇怪鬼片感覺的名字嗤之以鼻。

點進電影發現它的英文名是「Life after Beth」,大概就是說,Beth死後的生活。當時就在心裡覺得奇怪,怎麼說這個名字雖然有那麼點魔幻的意思,但表達的重點好像和Zombie無關嘛?

片子開頭涵涵演的男主角Zachary女友Beth在獨自遠足的時候,因為遭遇毒蛇而喪命。儘管他和她剛經歷分手,理論上來說正是彼此又想念又痛恨的階段,這個時候她的突然離去使Zach很難過。他像我們所期待的所謂理想男友那樣,瘋狂地懷念那個女孩,他有點神經質,行為怪異,無法集中精神;他到女孩的父母家去,和女孩的父親下棋到半夜三點,彼此寬慰;他甚至拿走了女孩曾經戴過的圍巾,在夏天都帶著,被兄弟認為是在fuck a scarf。總之,深情不已。

這大概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有或者會有的那種經歷,你失去一個人或者一種東西,你悔恨萬分,只想著要是那東西能回來該多好,你們必定珍惜一切共同擁有的時光,你一定會把那些曾經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做一遍。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你已經失去了那個東西,一切都回不來了。你很傷心很難過,我們往往對這種傷心難過感動。

後來他發現女孩變成了殭屍自己找回了家,並且失去了包括他們已經分手以及他們已經死去的全部記憶。一切重新開始,Zach驚喜萬分。他們重新陷入激情,彼此比從前還要相愛,Zach、女孩的媽媽和父親都為失而復得的Beth珍惜萬分,他們說出從前從未說過的話,做從前想做卻沒做的事,他告訴她所有關於自己對她的喜愛。

這就像是,那個東西失而復得,對經歷過失去的人而言,何其珍貴。他們陷入激情。這裡也有很有趣的情節,比如Zach不顧beth父親的反對去公園,他們做愛,享受瘋狂的快樂。但是殭屍女孩的臉被陽光燒傷了一部份,皮膚原本也就坑坑窪窪,甚至還留著蛇傷。但是這個時候的Zach依然覺得,beth真美。他注意到舊傷疤,就像重新一個撒謊的人偶爾想起被遺忘的真相但是不重視它們;他無視這些傷痕,就像無視無可挽回的過去。

但是漸漸地事情開始超出控制。Zach帶著beth在去海邊唱歌,殭屍beth只能聽慢調爵士,而那首深情的民謠使她情緒不穩定,使她發狂。她砸了海邊的哨員小屋,毀壞了Zachary的汽車(嗯從彈幕來看是瑪莎拉蒂,很了不得)。beth無法控制自己,Zach開始害怕,或者說他從一開始就是害怕的。他想離開,但是beth想讓他留在糊了泥的閣樓上,和她一起。於是出現了有點可笑的男孩瘋了一樣想逃,好像擔心被女友怎麼樣似的那樣的情節。Zach發現事情變得可怕起來。他依然喜歡Beth,但是從Beth說他的歌難聽開始,他不再像剛重逢時那樣無視過去,無視她的古怪,他開始思考過去是不能無視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坦誠相見——她和過去不一樣了,不再是那時的Beth。此時他在餐館裡遇見了漂亮的童年玩伴,他發現她的皮膚光滑好看,性格溫柔又好交流。他們友好地聊天,相互寬慰。這個時候Beth從家裡跑了出來,正撞見Zach和別的女孩打招呼,又一次情緒失控。Zach覺得受不了了,他帶著她去了Beth的墓園,告訴她她已經死了。

這裡也是很有趣的設定。Beth的爸爸一直不准Zach告訴beth她已經死了。

Zach剛重逢的時候雖然不喜歡這個要求,但是沒有深究;等到再次發現對方的不好之處,讓便以坦誠之名重新告訴了Beth發生的一切。

這個死去的事實,就像是生活中真實的傷疤。你與那人重逢時,你們無視那些破碎的痕跡,但是等到激情再次褪去,變免不了舊事重提,發現破鏡重圓里斑斑駁駁的碎影從來不是你所想的那樣。what is dead may never die(並不)

而這個時候,雖然Zach從沒變心,但是他依然不可避免地注意到了新的人,新的東西,他們是那麼美,那麼好,重要的是,和他之間的故事還是一面真正完好的鏡子,不是裂痕滿佈的過去。

Beth得知自己死去的事情,便徹底失去理智,她吃掉了人,在房子裡搞破壞,最終一直念叨著「go hiking」和「together forever」。女孩的父親憤怒地要求他收回說過的話,把他拉回房子,重新說出這兩個誓言。

我想女孩的父親和母親多像感情的旁觀者。他們在女孩和男孩企圖重新在一起的時候本能地避免他們見面,但是卻沒有攔住這份失而復得帶來的決心;他們在感情中或者縱容兩個人犯錯或者煞有介事地幫他們診斷一些小錯誤,顯得好像很理智;但是等到兩人又一次分裂,他們卻不管兩人到底發生了什麼,要求兩人哪怕是藉著謊言繼續相互維繫關係,不准break曾經的誓言,比如永遠在一起這種非常明顯的,或者去郊遊這種常提到又尚未實現的事情,好像蘊含著感情,好像滿腔正義。

隨著Beth失控,死去的人彷彿也失控了,接二連三地重回人間,殺死活著的人,引起騷亂。Zach倉惶逃走,走起《求生之路》的路子,比如去超市拿了食品,答應跟著家人去避難所之類的。在此之前,他先帶著哥哥給他的槍,帶著beth去「郊遊」。他去找beth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是個殭屍,嘴裡念著曾經的誓言,吃了父親。縱容她的母親把她綁在烤箱上把自己的手指餵給她吃。Zach帶著身被烤箱,肩掛錄音機的女友終於出遊了。他像看管病人一樣照顧著殭屍女友。她醜陋又可怕,但是他依然愛她。她在路上說風景真美,Zach第一次認真看了那裡的風景並說,的確很美。他與她告別,說出了最後一句曾經想說卻沒來得及說的話。儘管他像殺死她,但依然有所猶豫,最後一槍崩掉了殭屍女友的頭,看著她滾下山崖。他有點難過地回到避難所,家人都在這,還有受了驚嚇,需要他安慰的童年玩伴。最後騷亂平息,他在墓園和前女友以及她父親告別,坐上了車。

坐上了車,他打算和童年玩伴那個女孩出去吃晚飯。

其實看到這裡的時候,心裡真的覺得挺好笑。確實這個設定有點扯,甚至殭屍騷亂都有點神奇。醜陋的殭屍女友與他同行,他萬分不捨地開了槍。

好像在說,你看,雖然失而復得,但是你曾經不喜歡的,現在在一起反而更不喜歡。那些失而復得的珍寶,就像殭屍一樣可怕。看起來好像男主是唯一的正常人,但這也可以理解成,在他的眼裡,那個因為誓言背棄而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女孩就像殭屍一樣瘋狂;再一次關係崩潰後世界都瘋了,一切過去的東西,過去的回憶都像他襲來,唯有他解決這段關係——不管是繼續在一起還是乾脆俐落地開槍打破這關係——世界才能恢復正常。然後,元氣大傷的世界,雖然秩序依然,但是他的世界仍然心有餘悸。

不過這無傷大雅,因為他還是必須在世界的推動下move on,他會遇見新的事物重新開始。

他不是不愛她了,只是他們再也不是從前的樣子,所以沒有在一起的可能。

這就是我們老是看到的言情小說裡面女主或者男主拒絕備胎的時候說的那句話,都過去了。為什麼過去了不能再擁有呢?因為不合適就是不合適。

看彈幕的時候有人說劇情有病,有人問這哪裡是喜劇,其實仔細想想,人的感情不是真的挺搞笑的嗎。這並不是在批判,也不是在袒護,這只是一種客觀存在。就從狹義來說,兩個人曾經相愛,後來分開,或許難過,但是真的破鏡重圓甚至重新擁有激情,卻未必是我們所期待的感情了。曾經你所不愛的,在現在的你看來會更加刺眼。感情里那個表現得更傻更死纏不放的人,在另一方看來,就像是瘋了的殭屍——而且,不是因為不再喜歡而像是瘋了,而是因為最喜歡的是自己,覺得自己最正當,所以對方很奇怪。所以,儘管你們歷盡艱辛,你們曾經擁有激情,但是不適合的始終不適合,你就算不捨也依然斬斷了這段感情。不願面對的,醜陋的那一方,就在這種果決中倒下,輸了。

演員表演得很深刻,似乎有點神經質,又好像很正常,其實是因為這是部心理片啊。把主角的內心實體化。還挺有意思的不是嗎?

它像一面鏡子,簡單地反映出不同的人群在別人的、自己的感情中的樣子而已。哦,可能是面哈哈鏡,反映出的是每個人在男主心中的樣子。混亂都是真實,但是真實卻不一定真實。

但是所有人感覺都有點病。不可理喻。

我們就是這樣的人啊。長情與否,和現實無關,我或許依然心懷情愫,卻不會選擇不合適的那雙鞋。逝者已逝,過去不適合的,現在也就不再適合,對於已經失去的東西的懷念,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都只是人性慣性的貪婪。忽然想起 慾望都市裡面,最欣賞的是samatha,她每次分手的時候那句話我倒覺得坦誠:「抱歉,我還是愛你,但是我更愛我自己。」

從前我們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是仔細想來,人究竟是新好還是舊好,還得看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新的合適還是舊的合適,還是都不合適。 可能存在即合理,存在於過去的breakup,除非在現在某個時刻條件改變,否則自然一直存在下去。

就像電影裡的英雄從不回頭看爆炸,我們也唯有勇往直前。可能大部份失去的東西只適合懷念和後悔,而不適合擁有。對過去抱有太重的執念並不是好事。並非傷感,也不是薄情,只是事實而已。

畢竟,逝者已逝,而你關心的只是你自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