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冬--Seven Days

冬/七天/SevenDays

6.2 / 47人    73分鐘

導演: 邢健
編劇: 邢健 劉覲愷
演員: 王德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斯琦

2016-07-15 15:52:20

距離我心目中的藝術電影 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純屬個人觀點 歡迎來撕

我經常講,一個作品有四個創作過程:
第一是劇本,劇作家想說什麼?
第二是導演,導演想表達什麼 ?
第三是演員,演員能詮釋什麼?
第四是觀眾,觀眾看到了什麼?

        從劇本講起,我認為劇本的第一性是故事性,故事性的第一要求是故事完整。
        在我看來,這個講述老人與愛人、與魚、與鳥、與小孩的故事並不完整。看不出時代背景,看不出人物關係,講孤寡老人?講留守兒童?任意自然和諧共處?講宗教信仰?好像都蜻蜓點水,但又感覺都不貼切,看不出很多東西,不知在講什麼故事,回味全劇,講述了老人七天的生活,到第七天死了,變成鳥飛走了。這個故事很無聊,並無感動,也無內心寧靜。恍然大悟,是個宗教寓言故事,但宗教寓言故事這麼兒戲?七天 ?《聖經》開篇「創世紀」中提到神用了六天創世界,第七天是安息日。所以老人用了六天單調乏味的生活找自己,最後超脫了?不是吧?這麼淺顯!這麼單薄?
        聽說所有的現代故事,都是古代寓言故事的變形。我同意這話,所以現代故事就看你怎麼玩兒那些古老了故事。從這一點看這部電影的編劇文化水平不怎麼高?還是思想深度不夠?
        既然沒有提示,我們就猜想嘛。

      說說導演。電影開始,老者在釣魚,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映入腦海,「千山鳥飛絕,萬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什麼這麼熟悉?不是詩!是上大學時候的一個訓練,叫做「畫面小品」(專門用來訓練導演的想像力和場面調度能力的元素訓練)。心想,這應該是學院派導演的作品。再看,是默片(沒有語言),這個好理解,都「獨釣寒江雪」了,沒人說話,不需要語言,合理!再往下看,黑白,在一次確認是在做元素訓練,畫面選自國畫,沒有光影,只有濃淡,想學那種張力表達,這裡有點「東施效顰」了,好想用我的美圖秀秀給他從新調個對比度,全劇的黑白色調用的是這麼失敗,後期沒給足製作費用吧?既沒有像國畫的張力,反而顯得非常刻意。主背景在冬天,白雪皚皚,寒風凜冽,破舊土屋,封不嚴實的門窗,整個影片冷色調夠足了,黑白並不能讓看電影的人更冷,並不能。
        注意到,影片中有用到古琴音樂,那音樂用腳趾頭就能看出導演要用來增加「水墨畫」的張力配合,但起點的突兀,以及文不對題,也讓挺好聽的古琴成了敗筆。
        前文有提到,編劇寫的是一個天主教故事,影片結尾給了一個佛教梵音!這是幾個意思?難道是像「京劇版的蝴蝶夫人」那樣,中體西用,讓外國人知道你的意圖?
        最雷在於老人臨死之前回味過往,想起的盡然是年輕時候的愛人!年輕時候!想起的不是陪伴在側伴其老去的老伴!想起的是年輕的軀體!只能應正一句話,男人到死都喜歡18歲的年輕女人!這是什麼價值取向?!
        最後字幕出現,敬他爺爺!他爺爺是孤寡老人?!那導演這個大孫子是抽獎中的獎品?
        總結,導演把不知道哪裡學來的電影講述技巧生硬死板的拼湊在一起,拍了一部沒有多少思想深度的作品,讓人有種「一撅屁股就知道要拉什麼屎」的感覺。
        不過年輕人還是很需要實踐的歷練,最起碼人家願意拍,人家走在路上,不像一些老東西,指手畫腳,自己啥也拍不出來,戲劇屆亦是如此。正是這些不成熟但有思想有抱負的年輕人撐起了新的天空!
        在此也勉勵我自己及跟我一樣的年輕人,像毛主席說的一樣:要戒驕戒躁,永遠保持進取精神!啊哈哈哈哈哈~

        演員是傳遞編劇、導演以及自我對角色的總體詮釋。但從整體來看,老人體格健碩,面露鬍鬚看起來是知書達理的老知識分子,與家中蕭條及好無文化氣息的擺設形成「不健康」的對比,完全反映不出老人的文化層次,少時過往,產生場景設定和人物的矛盾。正確的老人打開方式應該是略顯消瘦,略顯蓬頭垢面,在有一些病態的樣子,文化程度不高要特彆強調。
        小孩兒同樣是場景設定和人物矛盾。小孩面容乾淨,虎頭虎腦,穿戴整齊,不像留守兒童或家境貧寒的野孩子。影片中的表述更像是村里家境殷實調皮搗蛋的熊孩子。

        最後觀眾看到的,就是一個「滷水拼盤」,各種下水都有,吃在嘴裡,滷的時間不夠,都不入味兒,差強人意。
        很久以前看過兩部作品,探討的同樣是「善惡」,一部是蒼井空演的三級片《復仇者之死》,看畢心潮澎湃,思緒良久。一部日本動漫《蟲師》看畢心如止水,寧靜致遠。
        長長的日子大大的天,這個《冬》,才剛剛開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