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男孩變成熊--The Boy Who Wanted to Be a Bear

想做熊的孩子/男孩变成熊/熊孩子

6.9 / 500人    75分鐘

導演: Jannik Hastrup
編劇: Bent Haller Michel Fessler
演員: Marlon Vilstrup Otto Brandenburg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肉花

2016-07-23 02:27:28

想做自己的孩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找電影的時候選了「溫情」這一個分類,看到了熟悉的畫面—豆瓣fm里聽到過無數遍的專輯封面,雖然標了紅心,但因為覺得歌隱隱的有些恐怖總會下一曲,終於因為睡到傍晚的午覺而產生的無聊點開了。因為被分在了「溫情」里,因此心境一直都是輕鬆的,以為是像莫格利之類的狼孩電影一樣,動物幫人類養了一個孩子,又送回給他們的故事。
    然而因為起初心境的愉悅,最後的悲哀也更加深刻。這不是我想像的溫情故事,是一個血肉模糊找自己的故事。
    整個電影的畫面非常簡單,用線條粗糲地勾勒出北極狂野的景像,鮮明色塊的拼接,畫面美得十分有衝擊力。白色浮冰上是一對北極熊夫婦,享受過短暫歡樂之後被狼群追趕,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母熊剛剛誕下的小熊夭折了,畫面的另一邊是荒野中簡樸但溫暖的一間小木屋,一位媽媽給孩子唱著搖籃曲,等待丈夫勞作回家。丈夫歸來,因紐特人一邊防備著野生的鄰居,一邊崇拜著熊的力量,給孩子取名為「小熊」。而有時候名字即命運。
    失去孩子的母熊幾乎喪失了生活的熱情,公熊無能為力奪來了人類的孩子,母熊在烏鴉的勸導下接受了這個孩子,而人類夫婦痛失孩子,不斷尋找。此時出現第一個分歧,山神。媽媽建議爸爸向山神求助,而爸爸認為這是傳統而已,並不會有實質的作用。熊夫婦這邊,撫養孩子的任務完全落在了母熊的肩上,熊爸爸再也沒有出現過,而是待在浮冰上。也是從這裡開始,我想電影想要表現的遠比環境保護要多的多。
    熊孩子跟著熊媽媽茁壯成長,直到人類爸爸殺死了熊媽媽,而孩子被爸爸帶回了家中。孩子與熊和烏鴉的對話在人類聽來只是野蠻無意義的嘶吼,不認識火的孩子根本無法融人人類生活。為了讓孩子熟悉人類社會的父母帶著孩子回到了城市,此時我才知道他們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城市裡的居民用驚異的眼光迎接孩子和他的父母,告訴他們應該回到現代生活,放棄古老的狩獵。這對夫婦何嘗不是他們眼裡的「熊」?
    受到捕熊遊戲刺激的熊孩子想起熊媽媽靈魂的啟示跑向山神所在的深山中,在這裡我真的快要嚇尿了,跟靈異故事不同,此類精怪故事總能使我回想起兒時聽來的故事,感受彼時的恐懼,當山神不斷變幻亦正亦邪不帶有任何溫情而展現出掌控一切的力量時,熊孩子接受了挑戰並「天助自助者」的完成了挑戰。找到了兒時的夥伴變成了一隻真正的熊。而趕來的人類爸爸刺傷了兒子,兒子化回了原形。即便如此,孩子回家後並沒有被父親的威嚴和母親的溫柔感化變成一個真正的人類孩子,母親做出了非常偉大的決定,她說服了有過這個想法的人類爸爸,讓孩子自己選擇了成為誰。
    很多人看到熊媽媽被刺死的時候哭了,最讓我難過的卻是在這裡,熊孩子看著前來尋找自己的夥伴,又回頭看著父母,躊躇猶豫,直到看見在門口的父母關上了木屋的門,他終於跳入海中,幻化為真的熊,和小夥伴一起開始了熊的人生。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顯然是魚最為低端,然後是熊→生活在荒野中人類→城市人類,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想做的角色,這些角色可能互相不理解,而在自然的懷抱中,沒有孰輕孰重,彼此平等,人類沒有比熊更高端。就像媽媽給了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忍住巨大的痛苦,孩子選擇了他成長的方式,而不是出生的方式,呼應了他「小熊」的名字。變化永遠伴著陣痛,撕裂從前的自己永遠也伴隨著流血和哀嚎。
    我想電影要說的不僅是簡單的環境保護,從保留了原始生活習慣的因紐特人入手,探討人類在自然中角色的定位,動物兩性的差異。我想電影是借鑑了因紐特神話的,烏鴉是個智慧的預言者的形象,是動物和人類之間的媒介,山神是自然崇拜的表現,是人和動物共同敬畏的存在。做自己值得讚揚,只是看完電影后母親的失落和人類的渺小感,配上原始蒼涼的吟唱讓我更加難以入眠。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