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泰山傳奇 The Legend of Tarzan

泰山归来:险战丛林/新人猿泰山/泰山归来:人猿大战

6.2 / 189,356人    110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亞當柯薩德 克雷格布魯爾
原著: 埃德加賴斯巴勒斯
演員: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瑪格羅比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在他鄉

2016-07-30 06:41:21

新瓶舊酒的背後


紐西蘭時間已經是凌晨兩點,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發了一會呆,有些話不吐不快。

人猿泰山我們中國人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早期漫畫和動畫中它佔據了一席之地,畢竟一個人類的孩子在原始森林中被人猿養大,這個故事本身其實不必花費太多筆墨就足以吸引人。

鑒於之前已經有過人猿泰山的電影,本片的導演(或者作者)如果還想新瓶裝舊酒的話,就需要一個更好的切入點,無疑泰山步人人類社會並且再度回歸自然就成了非常好的吸睛支點。

故事的套路依然還是那種美國式。但不同的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具體的時代背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比利時對於剛果的殖民通知也是真實發生。不過影片顯然只是選取了一家作為呈現瓶子的背後幕布,而對於其他國家隻字沒提(也許出於票房考慮)

因為真實的歷史中,不僅僅是比利時,包括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都曾經對這個國家以各種方式進行過入侵奴役,只不過比利時的腿腳比較快,從19世紀70年代起簽發了400多個奴役性條約,而西方殖民者在招考瓜分大會上最終達成協議讓利奧波德二世成了剛果的君主。

而影片中的鑽石只是剛果人民「原罪」中的一個,像鈾,鐳,錫,錳等等重要原材料以及這些人民在西方殖民者眼中的奴隸身份則構成了整個「原罪」。

而山繆傑克森所在的美國其實也並不是好餅。

因為這些原材料相當一部份被運到了美國,更重要的是這些黑人以奴隸的身份被賣到了早已是白人家園的美洲,因為遠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陸,隨著歐洲白人發現其之後的300年時間裡,當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數量從4000多萬驟降到900萬不到,將田園詩般的印第安世界變成了恐怖的人間地獄,大量的財寶和無盡的資源也被無情的掠奪。片中的美國外交官只是蜻蜓點水的講述了自身的一些過往,算是為這個男二的人格完整性做了一些填充,但是在這隻言片語的背後卻是美洲印第安人悲慘命運,現今美國的印第安人只是作為一種活標本被允許在一些特定範圍內供世人參觀而已。

而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同時伴隨著非洲奴隸的悲慘買賣,在美洲殖民地賣出奴隸價格是在非洲買進價格的50倍到300倍!

而這裡也反應了美國人的高明,他們不像他們的歐洲前輩那樣赤裸裸的去殖民一個地方,而是採用更為經濟划算的「三角貿易」催生了「中央航路」,在這條航線上,無數的船隻加入了這場盛大的「血祭盛宴」。

所以在非洲被西方殖民的版圖中,你會發現,法國佔據了西北角,英國是東北東南,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也各有所佔,唯獨沒有美國,但它卻同時和歐洲借非洲殖民迅速斂聚了大量財富,又因為黑人的大量移民得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回顧到此,我們會發現,如果只是單純的去看泰山,那麼我們可以說他是我們人類思考與自然之間如何和諧相處的一個支點,一個參照物,一個引以啟迪的幻想式人物。
但如果像本片的作者和導演一樣,非要把這樣一個人物置身於那樣一段黑暗歷史中,我們的人猿先生則成了一個西方人慣有的那種偽善木偶,這瓶外表包裝美麗的舊酒中早已少了那絲醇香,而飄滿了血腥之味。至於掛在它背後的那副不堪回首的幕布,我聞之欲嘔.......

PS1:不知道為什麼,在寫影評的時候突然想起在西方列強發動的鴉片戰爭,在現今的英國曆史教育中被稱之為「中英貿易戰爭」

PS2:一部影片有上萬種角度解讀,我卻選取了最殺片方風景的一種,幸虧人微言輕,他們看不到,只是管不住自己的腦袋,一吐為快而已,莫要介懷。

文/2016 07 3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