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六弄咖啡館 At Cafe 6

六弄咖啡馆

6.2 / 531人    103分鐘

導演: 藤井樹
編劇: 藤井樹
演員: 董子健 顏卓靈 林柏宏 歐陽妮妮 宋伊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豁達叉雞

2016-07-30 16:24:02

不談政治,這部大陸男愛上港女的灣灣青春片最終也是爛尾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因為戴立忍的事,《平安島》撤檔了,《夏天十九歲的肖像》生死未卜,《六弄咖啡館》則在這風口浪尖仍堅持上映。加上導演吳子云被網友扒出昔日在臉書上的一些言論,一如所料,《六弄咖啡館》票房數字很是慘澹。

比起它的灣灣青春片前輩《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在大陸所創下的票房奇蹟,《六弄咖啡館》最終能否過一千萬也成問題。

問題是,即使把戴立忍被剪掉的戲份完完整整地加回去,《六弄》也只不過是一部爛尾片而已呢!是的,它確實不如《那些年》&《少女時代》好看啊……

這些年,青春片我們都看膩了,穿著校服裝嫩的演員,被打成柔光的MV式畫面,有點污有點黃的葷台詞,以及拳打腳踢吐沫橫飛的撕逼大戰,當然,還有屢試不爽的「墮胎梗」。

《六弄咖啡館》說自己是「沒有墮胎」的青春片,但是不是意味著,「沒有墮胎」就一定是好電影呢?


港女顏卓靈和陸男董子健已經很努力,奈何他們真的不是高雄人。

《六弄咖啡館》在票房方面有著太明顯的企圖心,比如男主角選用來自大陸的金馬影帝入圍者董子健,女主角起用來自香港的金馬、金像雙料影后入圍者顏卓靈,除了看重他倆的演技,當然還有小董和「阿花」(《狂舞派》角色名)在各自電影市場上的叫座力。

但這不是一個地域界限被模糊掉的故事,董子健和顏卓靈再怎麼努力講台灣腔,大陸小伙子與香港姑娘的形象依舊清晰可見,由他們來演高雄在地人,註定是失敗的(好多句對白都露餡了)。

如果一定非這兩位演員不可的話,不妨加上幾筆男主角兒時隨母親從大陸移民到台灣、女主角小時候曾在香港生活,出來的效果與真實感就不一樣了——這也是合拍片的尷尬,總是為了合拍而合拍,而不是為了角色適合與否去選擇演員。

在很多細節上,《六弄咖啡館》都在有意無意地傚法它的青春片前輩們。但至少,《那些年》很完整地描繪了男孩一整個成長期的遺憾與錯失,《我的少女時代》的粉紅少女心也能打動許多鐵石心腸的成年人,而《六弄咖啡館》只是不得其法地把青春片草草臨摹了一番,卻沒有得到柯景騰、徐太宇、沈佳宜、林真心最重要的真傳——青春片裡的愛情故事,要有靈魂才是啊。

《六弄咖啡館》的原著賣的很好,讀者也一直很期待看到這本書被拍成電影。由作家本人擔任導演有利有弊,作者最懂自己筆下的角色怎樣拍才更出彩,但太過敝帚自珍的話,枝枝節節都會影響到成品的質素。如果說九把刀拍《那些年》是正面例子,那麼藤井樹的《六弄咖啡館》就是反例了。


不能一同成長的愛情,只能無疾而終。

沒有人希望看到青春片裡的男女主角是壞人,因為這會妨礙他們代入其中。可憐的顏卓靈演得再好,心蕊這樣的女孩也難以令人信服,她到底有多愛小綠?

女生都會覺得同齡的男孩不夠成熟,但我們沒有在片子裡看到心蕊有像沈佳宜一樣為這段感情努力過(即使有,也被剪掉了)。比方說,前男友母親突然過世,心蕊是不是應該出席一下葬禮,而不是發一條簡訊就算了?還有,那麼快就移情學長的話,這比較像是女二號才會幹的事情欸……

更大的問題出在,導演幾乎沒有怎麼花筆墨去描繪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火花,也缺乏動人的細節支撐。於是,從愛上到分手都顯得那麼突兀,看得非常尷尬。

即使他們在戲裡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觀眾也沒辦法跟著男女主角一起哭。可能是片長限制,書里精彩的部份沒法都拍出來。女主一直說自家咖啡店裡的卡布奇諾太甜,其實《六弄咖啡館》的情愛部份也是如此,甜膩有餘,味道不足。


颱風天從高雄開機車奔往台北這一場,好熱血啊!

《六弄咖啡館》的「六弄」,乍看以為是巷子的名字,其實藤井樹想寫的是人生裡的「六弄」。

對男主角小綠而言,生在與常人不一樣的單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弄;愛上了心蕊求而不得,是人生的第二弄;奔忙在高雄到台北之間的遠距離戀愛,是人生的第三弄;因為無法與心蕊一起成長而分手,是人生的第四弄;母親突如其來地病逝,是人生的第五弄……每一弄都讓他看不見人生的出口,走進了死胡同,因此決定自殺告別人世,這就是小綠的最後一弄。

因為前面的部份太嬉笑怒罵,也沒有做好足夠的鋪墊,這樣的結局恐怕難以讓一大半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招架得住,甚至懷疑自己買錯了電影票。

在電影整體感的把控上,藤井樹有點力不從心,既想要搞笑好玩的效果,又想以結局悲劇昇華,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意欲票房口碑兩手一起抓,割裂得像在看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


同樣的青春啊生死啊的題材,推薦大家看看《五月一號》。

《六弄咖啡館》的監製劉傑拍慣了小眾電影,假如藤井樹也能向劉傑的拍片方式靠攏,這部戲大概還勉強能看,至少是可以留在大家記憶中的文藝好片,而不是現在這款不咸不淡不湯不水、既不商業也不文藝的尷尬狀況。

反觀去年周格泰的那部《五月一號》(在大陸上映時叫《十七歲》),同樣是成長後回望青春的懷想感慨,雖然票房很差,但至少從頭到尾堅持了自己的風格,論及生離死別也拍出深刻,並沒有為了市場而輕易妥協。


由於顏卓靈的人設崩壞,董子健與林柏宏才是本片CP。

愛情部份拍壞了,《六弄咖啡館》的友情部份反而令人印象深刻,男二號林柏宏演的阿智也是全片最亮眼的一個(很可惜林柏宏不能通過這部電影在大陸火起來,讓我們期待他未來的表現)。

可以在颱風天陪你騎機車穿越整個台灣的好兄弟,世上能有多少個?不過,觀眾自始至終只能看到阿智對男一小綠的單向付出,小綠打阿智的一幕更是莫名其妙也欠了句道歉,這段友情彷彿就像沒有回報一樣,以致於我們無法理解當阿智長大後變成了戴立忍,為什麼還要堅守這樣的一個承諾。好吧,不懂的話,請去讀原著。


如果沒看過林柏宏演的《帶我去遠方》,趕緊去補一補。

如果你還記得,林柏宏初出道時就演過一部跟生死有關的青春片:吳念真監製、傅天余導演的《帶我去遠方》。

在那部電影裡,林柏宏演一個困惑於青春期性向疑惑的海島男孩,最終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被《六弄咖啡館》猝不及防的結尾倒了胃口,不妨回過頭再看一遍《帶我去遠方》,那個在生與死之間有勇氣選擇死亡的少年。


沒有了戴立忍的角色,這部戲連唯一的哭點都消失了。

出於各種原因,在片子上檔前需要調整演員戲份的案例越來越多,但大部份片方都會選擇積極面對。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遇上胡東吸毒、郭敬明的《小時代》遇上柯震東吸毒、陳建斌的《一個勺子》遇上王學兵吸毒,由於他們演的都是關鍵角色,不能一剪了事,導演的做法是把大頭去掉,只出現肩膀、背影、手部,你當然也知道鏡頭裡的就是那個演員,但演員表裡不出現、滿足了有關方面的要求就是了。

戴立忍所飾演的林柏宏成年版,戲份是全片的重中之重,全部剪掉的話,對於《六弄咖啡館》而言可謂是災難級別的剪輯。(可惜了同樣客串的張榕容,被刪得只剩下了一個鏡頭。)

同樣的例子,我們想起了彭浩翔的《人間小團圓》,杜汶澤的戲份不過只有三五分鐘,但他與古天樂的一段對話,卻直接幫助了古仔解開對女性容貌的心結,所以彭浩翔硬氣地決定一刀不剪,也欣然接受了票房慘敗的事實。

當然,戴立忍的戲份能否得到保留,並不是《六弄咖啡館》的責任,但作品是要傳世的,為了可見的(不會有太多的)低票房,值得把藝術品質也一併賠上嗎?這種時候,推遲上映、不上映是一個選擇,找一個同樣級別的大叔重拍一次也是另一個選擇。總之,都比目前這種一剪了事的處理方法要好得多。

而且,剪掉了戴立忍在廈門開了一家「六弄咖啡館」這種事,還算是合拍片嗎?這部片子還有必要叫《六弄咖啡館》嗎?!也許就像孫燕姿唱的主題曲《半句再見》一樣,《六弄咖啡館》只拍好了半部。


實在太喜歡「人生泥濘,青春不染」這一句。

微信公眾號:王擊凡的豁達茶幾(huodachaji)
聯繫我:xiaowangzi1984@126.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