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

太平洋战争/雷霆战海(港)/血战太平洋

8.3 / 81,971人    52分鐘 (approx.)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清明生

2016-08-02 01:58:17

臭氣、泥濘和蛆:不體面的戰爭


      HBO的戰爭迷你劇以前看了Generation Kill,很喜歡;但是史匹柏和Tom Hanks的組合一直有點抗拒,覺得價值觀太主流,二戰的道德判斷又很清晰,多少會有點無趣。結果兩部劇看了都很有收穫,果然還是偏見害死人。
     The Pacific沒有Band of Brothers好看,這是我看第一遍的第一印象。沒辦法不比較,就是前一腳看了歐洲戰場後一腳挪到太平洋。但是,兄弟連就像一個有完整結尾的好故事,看完可以鬆一口氣放下了,太平洋之戰就是個跟人糾纏不清的鬼故事。沒辦法,我就去把Eugene Sledge的回憶錄找來看了,結果更糾結。
     太平洋之戰不太好看的原因有很多。有劇本結構的問題,Leckie、Basilone和Sledge的三條線索太多了,他們三個人都是下層士兵,視角差別不太大,互相又沒有明確的交集。相比之下兄弟連就是寫了一個連隊,組成人員從第一集就比較固定,就算人物眾多,但是有10集的時間,觀眾可以從容地認識他們,了解他們,容易有代入感。太平洋之戰相當於有三組兄弟連那樣的核心小組,每一組人比兄弟連少,但是每個核心角色關係比較大的配角怎麼也有四五個。而且太平洋不僅寫了戰場還寫了戰場外,所以不僅有戰友還有主要角色的家人、朋友、太太、女朋友,這些角色不是同時出場,很多人互相沒關係。兩部劇集數一樣,太平洋還比兄弟連每集短一點,分給每一組的時間都有限。我是讀了各種介紹,看第二遍才把所有有名有姓的角色基本對上號的。很多角色之間的關係都不能很充分地鋪墊和伸發開來,所以就顯得單薄。
    比如,Sledge那條線的那位Ark Ark上尉,是個對Eugene影響很大的軍官。Eugene自己在回憶錄的開頭就寫紀念Captain Haldane。後面,打Peleliu倖存下來的幾名軍官里最後一位在沖繩得了瘧疾被送回後方了,他還寫道,感覺和Captain Haldane最後的聯繫也中斷了,從那天起K連在他心裡完全不一樣了。劇里已經儘可能地鋪墊了上尉的故事,但是他那一兩次和Eugene談心的戲還是感覺挺突兀的。
     Basilone的那條線中規中矩,還算完整,因為前面光鮮場面鋪墊得多,反而硫磺島上犧牲的那一刻很有震撼力。我最不滿意的是Leckie的部份,從參戰前到戰後他都有戲份,但是除了不再相信上帝這點,就看不太出來變化,也不太明白這條線的重點在哪裡。而且我不喜歡那位演員的表演,看他演戲總覺得他知道鏡頭這會兒對著他呢。當然這可能就是我個人偏見。
     鋪陳最為完整的是Eugene Sledge。從他開始參戰,我覺得整部戲的節奏開始好起來了。在他身上,太平洋之戰有別于兄弟連的獨特視角真正完整充分地展現出來。差不多5集的內容來展現戰爭對一個普通年輕人的折磨,持續不斷的炮彈轟炸、沒有水喝、在腐臭屍體的包圍下睡覺、大雨泥地裡打滾,掉到屍體坑裡蛆爬滿身,30天不能洗澡刷牙,還有莫名其妙就是不投降的敵人,不僅不能救平民,很多時候還得打死平民。沒有戰爭是乾乾淨淨,體體面面的,陸戰隊在太平洋的島戰是尤其的糟糕,以致於他們要說歐洲戰場是「gentlemen’s war」。兄弟連也表現了很多戰爭的殘酷,到了太平洋之戰,我覺得是展現了戰爭的噁心,打仗不僅要殺人,而且自己也不能活得像個人。
    Eugene的回憶錄強烈推薦,所以有志於從軍打仗的熱血青年都應該人手一本先做做心理準備。這是我讀的第一本二戰老兵回憶錄,無從判斷好壞,但是他寫得坦誠又生動,特別寫了很多我們一般看戰爭片不會談的方面,比如Peleliu是珊瑚礁島,地特別硬,所以不能就地挖坑掩埋屍體,上廁所也不能挖坑,只能隨地大小便,所以戰壕周圍臭得要死,蒼蠅和屍蟲亂爬,經常蒼蠅直接從屍體上就飛到他們的食物或者咖啡里。他還寫,所有的武器里他最討厭大炮,因為轟得人六神無主,只能趴在地上發抖。他們在沖繩被接連轟炸了10天,耳邊沒一刻安靜,有些士兵就是直接給轟瘋了。還有沖繩的泥濘,接連下好多天大雨,在膝蓋深的泥地裡扛著武器走路,基本是滑著走,衣服鞋子一直不幹,腳上發炎,手指關節腫。最後,許多士兵根本不在乎能不能活下來,求的就是速死。
相比之下,我覺得電視劇已經緩和了很多很多,如果如實圖像化的話,我估計好多觀眾都得吐出來。
    劇里對Sledge和Snafu這段戰友關係的塑造特別有意思。Leckie和Basilone這兩條線上的主要感情戲都是愛情,Sledge這條線上一個主要的人物關係就是和Snafu。這不是傳統的戰鬥友誼,不是一見如故或者惺惺相惜,比如兄弟連裡的Winters和Nixon。Snafu這個角色很有意思,他的性格彆扭,道德判斷複雜不明,始終在人性的邊界上徘徊,並不是個與人為善的人,而Sledge作為新兵一開始對他是各種白眼,後來就直接頂嘴,甚至對罵,但是這兩人也經常互相拯救,依賴對方來維持自己的基本人性。這是對極端環境下人與人關係的一種洞見,當自己都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時候,會以何種方式對待另外一個人。我想並不總是正面和溫情的。
    真實的Snafu可能不是這樣一個人,感覺編劇把多個不同士兵的故事放到了他的身上。現實里Eugene和Snafu的關係是怎樣的,我不清楚,編劇應該做了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有他們自己的判斷。Eugene自己的回憶錄里對Snafu的態度很耐人尋味。全書提到Snafu的次數並不多,當然,Eugene在書里一直傾向於不點出戰友的名字,很多場合都用「a buddy」或者「a friend」替代,我猜有時候是因為他記不清楚對方是不是真的這樣說,以免冒犯別人,有的時候是不合適點出名字。他曾經點明一些人是他的好朋友,但是沒有說過Snafu是他的朋友,其實他們待在一起的時間很長,特別是打仗的時候,一個是gunner,一個是assist gunner,而且他們還是foxhole buddies,就是兩人睡一個戰壕,在Peleliu和沖繩都是。書里有好幾個明確寫明他站崗Snafu睡覺,或者Snafu站崗他睡覺的情況。書里寫了各種戰友的小故事,有一個關於Snafu的故事跟戰爭進展關係都不大,卻是很好的character story,寫得也很生動。總體感覺他們之間很熟悉,但是並不合得來。從家庭背景和性格看來,他們是不能再不一樣的兩個人。另外一本關於陸戰隊的書曾經引述過Eugene的一段描述,被日軍炮火轟炸的時候,他們倆躲在戰壕里,從路易西安納的沼澤里來的Snafu會流利地罵一串髒話「婊子養的下地獄」之類的,而乖寶寶Eugene則背誦聖經和讚美詩。戰火把這樣兩個平時不會有交集的人放在一個土坑裡,也是一種奇異的緣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