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何处是我家/情陷非洲/无处为家

7.6 / 11,465人    141分鐘

導演: 卡洛琳林克
編劇: 卡洛琳林克
演員: 茱莉安柯勒 米勒尼尼茲 卡洛琳伊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山風倜儻

2016-08-06 23:40:15

情陷非洲——今生我只願為非洲的一隻猴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豆瓣評分8.2,一部紀傳體式的電影,平鋪直敘而沒有大場面,估計很難贏得大部份觀眾的喜歡,不過這可阻止不了我對它的喜愛,於是我悄悄地在心裡打了100分。
電影以女兒蕾吉娜的旁白為第一人稱敘述,可是女主人公卻是她的媽媽葉提。這是一個美麗的出生在富裕猶太家族的女兒,漂亮有風情、性格開朗。但是戰爭並不會給這麼一個美麗的女子開道,在納粹德國開始對猶太人施行屠殺前,她和她的女兒一起逃離去了非洲肯亞與丈夫華特匯合。這是一部猶太女人的蛻變歷程,講述了葉提一開始厭惡非洲農場的髒亂,慢慢適應農場,因為英國佔領肯亞而被英軍俘虜,釋放後去到另一個農場,丈夫三軍她獨自管理農場,到丈夫戰勝回來,最後離開熟悉的農場隨全家人回到德國的故事。
戰爭啊,基本上活下來的每個人的故事都精彩而觸動人心,可是唯獨這一部紀傳體改編的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很明顯,它很複雜。二戰背景、猶太人群體、非洲風情、女權主義脫變、種族元素、愛情、慾望,都在這部影片中雜糅,讓它既複雜又單純,就是在非洲好好地活下去。
電影圈不缺關於女人的電影,為什麼我會對這部電影如此情有獨鐘,因為是非洲啊,非洲,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地方,一個很多人只敢在心中念想卻不敢踏足的地方。當年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這個神秘的區域也是幫著漲了不少粉的。
像愛麗絲遊了一圈奇妙世界,對於葉提而言,肯亞大地對她來說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她從精緻美食、錦衣華服的喧囂城市逃離到這片荒蕪之地,簡直是闖入了一片未有的世界。這裡的黑人女人都不穿衣服,沒有人在意她的精緻裝扮,她的雕花餐具積滿塵土;從前優雅的律師丈夫變成了挖井工人,每日與汗水泥土為伍,女兒小蕾倒是和這個奇妙的土地很是相處的來,黑人廚師歐瓦帶著小蕾養鹿捉狗,帶她看奇特的祈雨儀式。
然後英國人來了,丈夫華特被關進了俘虜營,葉提和女兒小蕾被帶到了家屬區,那裡簡直就是一個天堂,讓她感覺回到了德國的上流社會,每天華服、宴會、女人們的閒聊。當她開始無聊地抱怨時,有個女人戳醒了她,「你應該想辦法救俘虜營的丈夫,而不是在這裡無病呻吟」於是她和一群猶太女人向猶太組織申請,真的成功去俘虜營看望了丈夫。在這裡她體會到自我能力的作用,然後她想給自己的丈夫重新安排一個工作,將他從俘虜營裡解放出來。於是,她利用了自己的美色,再一次辦到了。
他們被安排到一塊水土更好的農場,造房子、種玉米、找工人,一切都有條不紊。這時已接近二戰尾聲,他們收到噩耗,親人紛紛遭到納粹毒手而去世。這激起華特的參戰情緒,他報名參加了英軍。在華特離開的期間,葉提獨立支撐著農場,她不願意在跟隨丈夫,她想等在這裡,經營好自己。她做的很好,她讓女兒上學,農場裡的玉米也長勢很好,她和女兒參加了黑人們的狂歡晚會,她漸漸喜歡上這裡,這裡讓她找回自己,讓她有了獨立意志。
華特凱旋,卻帶給葉提一個回國的消息。她不願意離開,因為在這裡,她是somebody,而離開了就又成了一個依附於丈夫的漂亮女人。因為愛,她最後屈服了,在回程的火車上,她探出窗口和一個賣香蕉的女人的對話,看得我眼淚都掉下來,也許,她就是希望自己是這片大地上的一隻猴子,貧窮卻又富足。
我也想變成這樣一隻猴子,其實我更想變成拉姆勒(狗),陪著歐瓦去旅行。如果說葉提是影片的女主,那麼影片中最出彩的角色設定就是歐瓦了,這個稱他們為主人的,有著三個老婆和五個子女的廚子,一個在肯亞最忠貞的奴隸。其實每個人心底都想要有這樣一個歐瓦吧,像魯迅筆下的閏土,在貧窮的時候對你不離不棄,照顧你的家人,可靠又安全,卻在你不需要他的時候第一時間消失不見,彷彿他從未出現過。他把離開說成是旅行,他害怕道別,那就像中毒一樣,他怕自己會忍不住像主人討要解藥。他就這麼灑脫地離開了,陽光灑下折射出五彩的光暈,像是給他披上了五彩的盔甲。
只願此生,我是肯亞土地上的一隻猴子,我貧窮卻又無比富足。
歐瓦去旅行


我只願是一隻猴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