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明天別再來敲門 A Man Called Ove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叫欧裴的男人/欧维决定去死

7.7 / 35,407人    116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rozenmoon

2016-08-11 22:09:26

不進入一個人的歷史,就不可能和他真正認識


(文/楊時暘)
    客觀地講,這部《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其實缺乏成為熱門電影的基礎。它平緩、瑣碎、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戲劇高潮,但它之所以打動了那麼多人,或許是因為它的主人公歐維,讓我們想起了自己身邊經常遭遇的那一類人:倔強、固執、對一切入和事都充滿憤懣。通常,我們把他們當做怪物和麻煩,敬而遠之,但這部電影卻一層層剝落了他們自我保護的鎧甲,顯露出了柔軟的內心,讓我們得以知道他們到底為什麼成為今天的樣子。這個故事縱深於一個人的過去,而不是只糾纏於一個人的現在。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有著典型的北歐電影風貌,安寧的小環境以及幾個人平凡的生活景觀。從學徒開始就在工廠工作的歐維,在59歲的門檻上,被辭退了。他回到家裡,看著自己曾經作為社區主席悉心維護半生的小區規則也被逐漸無視,新搬入的年輕人們覺得這個倔強的老頭像個甩不掉的麻煩。一切不順遂,只有每天去妻子墓前獻花聊天的時候,他才覺得舒服一些。所以,他決定去死。從上吊到獵槍,一次次嘗試都被中途打斷,他一邊咒罵著週遭,一邊和新舊鄰居艱難地磨合。這個被動的過程中,卻意外地讓他們重新認識了彼此。
    電影把每一次瀕死的幻覺都變成了一段回溯,映襯著人們口口相傳當中的,死前的瞬間,一生都在眼前流動而過的想像。如果說,當下現實的部份是呈現歐維倔強的「結果」,那麼那些回溯的幻象部份則是交代他如何變成這個樣子的「過程」:父子相依為命,卻親眼見到父親死於橫禍;呆萌又忠誠的戀愛史;即將成為爸爸,卻在一次旅行中,因為車禍失去了孩子,妻子也終身癱瘓;為了妻子的權利和尊嚴,他費盡心思去改造環境,他去往學校,親手修建了供輪椅上下的斜坡,又把自己的廚房操作台變矮數十厘米……
    這種有趣的對比設定,讓人們直觀的看到了一種劇烈的反差。人們都以為現實中的歐維一直是這種堅硬又不顧及他人的樣子,但逐漸地人們才知道,他是一個內心如此柔軟又充滿恆久愛意的男人。他羞於讓柔軟外露,所以,讓自己變得一身尖刺,內心的衝突鍛造了他的「古怪」,就如同他家中一直留藏著妻子的所有遺物,從照片到衣服,不想丟棄,也不許他人染指。
    從象徵意義上講,他與新搬來的鄰居成為了一種互補——家庭形態上以及性格上的互補。他們互相映襯、鏡鑒。歐維死板,鄰居靈活;歐維孤身一人形單影隻,鄰居一大家子熱熱鬧鬧;歐維一生只開瑞典本國產的薩博汽車,而鄰居卻是來自異國的穆斯林移民;歐維把一切事情都埋藏在心裡,鄰居卻願意與人們分享一切——他們樂於請人幫忙,也樂於向鄰居分享食物和快樂。慢慢地你會發現,他們在一起,意外形成了一個「貌離神合」的「家庭」,在吵鬧中互相扶持,也慢慢改變著彼此。鄰居女主人懷孕生子也成為了歐維失去孩子的一次微妙的補償。現實用這種有趣的方式,讓歐維重新達成了一次別樣生活的可能性——如果他沒有經歷那些悲慘的事情,他的晚年或許就是另外的光景。
    通常而言,我們對一個人的認知都只能停留於表面和當下,很少有人願意或者真正能夠探究對方的內心與經歷。經驗無法移植和共通。所以,我們對於大多數人的認識都是粗暴的,我們輕率地認定一個人隨和或者固執,穩妥或者頑劣,加以標籤歸檔了事。但當我們能夠走入一個人的「歷史現場」,看著他們一點點變化的過程,才會明白,一個人的複雜與斑駁。從過程進入一個人才會產生「共情」與「同理」,所以,理解的前提是真正的了解。
    不知道中國觀眾是否更能對《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心有慼慼,這數十年來,我們社會歷經巨變,高速旋轉的結果就是在代際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差異。看似每天擦肩而過,但其中的很多人根本無法互相理解甚至只能相互牴牾。我們沒人願意停下來深入對方的經驗與歷史。好像,我們覺得上一代人中的每個人都像歐維一樣不可理喻。我們是否願意聽聽他人到底走過怎樣的路?這可以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我們在此、以這樣的面目相逢。
    歐維最終死了,死於疾病,安詳地躺在床上,他抵達了他想要的「目的地」,但卻以另一種方式。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與世界和解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