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少年林肯--The Green Blade Rises

少年林肯/更好的天使/善良的一面

6.1 / 1,159人    95分鐘

導演: A.J. Edwards
編劇: A.J. Edwards
演員: 傑森克拉克 黛安克魯格 布莉特瑪琳 魏斯班特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賽珞璐

2016-08-18 21:16:17

生命之樹上的小林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影像就像檔案,能根據真實事件構建出一個歷史人物,不管影像來自於紀錄片還是劇情片,兩者只是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著同樣的光影式「欺騙」。
    
亞伯拉罕·林肯是一位偉大的美國總統,他青年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律師形像在約翰·福特的《青年林肯》中得以絕妙展現,這是一部好萊塢大製片廠時期工業體系的集大成之作,它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呈現方式被當時意識形態氛圍同樣濃重的法國《電影手冊》編輯部拿來作為案例再合適不過,手冊全體編輯出動發表了著名的文章《約翰·福特的〈少年林肯〉》,因此,這部《青年林肯》成為意識形態與國家機器的隱晦代名詞。2012年,史匹柏導演,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的《林肯》聚焦在總統林肯任期的最後四個月:努力推進憲法第13修正案的通過,從而永久廢除奴隸制。這部技藝高超的主旋律佳作將總統林肯令人欽佩的優秀品質與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再次推向高潮。2014年,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導演A.J.愛德華茲再次選擇了林肯,他策略性地聚焦在林肯的少年時期,充滿挑戰亦讓人期待,林肯少年時期的影像空缺終於能被填補。但從最後的完成度來看,影片的確讓人有幾分失望,因為它從敘事方式到影像風格,無時無刻不讓人想到泰倫斯·馬力克的《生命之樹》,而馬力克正是該片的監製之一。
    
移動靈活精準的攝影機,拍攝樹葉的光線與角度以及多人物運動鏡頭的捕捉,都讓人產生了該片的攝影就是馬力克御用攝影大師埃曼艾努爾·魯貝茲基的錯覺。黑白影像的使用和對室內太空間的刻意強調是該片的特點。
    
片中的家庭場景同樣是俄狄浦斯情結的再現和精神分析的典型樣本:對母親的強烈依戀,對父親的排斥與反感,最後卻能神奇化解,讓人很難不想到《生命之樹》的男主角傑克和他的父母。兩部影片對父親的處理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儘管兩人處在完全不同的世紀當中,比如那場父子格鬥,父親努力激起兒子攻擊欲的戲,還有若干場父親與兒子們嬉戲玩耍的愉快場面。不同的是,該片根據林肯的實際經歷,豐富了精神分析的樣本,加入了親生母親的離開與新母親的融入,正如片中所言,新母親像一扇窗般打開了小林肯停滯的生活,她與小林肯獨處的美好時光成為片中情感流露最動人之處。
    
敘事的形式與風格顯然也受到了馬力克的影響。導演反敘事、反類型,通過對轉瞬即逝、難以名狀的情緒的捕捉,夢囈般的多人畫外音旁白,最大程度地淡化了情節點的戲劇性衝突,這種詩意的方式從永恆的角度上來說,的確能將一瞬的感受與一生的追求巧妙地編織縫合在一起,如小林肯在樹林中第一次見到黑奴的場景,雖有幾分刻意,卻正好印證了這種方式具有耐人尋味的實際意義,這也是馬力克電影語言的特點,但這種方式的缺點是節奏的全面失控。作為一部劇情傳記片,它的形式是反常與另類的,遺憾的是,它的敘事核心卻是保守且十分主流的,從隱晦克制的宗教狂熱到矛盾情緒的正確發洩出口,自閉的林肯與健壯的父親奇蹟般的握手言和,該片有表里不一之嫌。
    
較之另外兩部作品《青年林肯》與《林肯》,《少年林肯》中截取的資訊片段為日後林肯性格形象的成型埋下了感性的伏筆,林肯喜愛讀書,渴求知識,沉默寡言,敢於擔當,對於這一點,導演通過前後兩次事件加以強調突出:在與兄弟玩耍及與學校同學相處中,面對懲罰,林肯都表現出了超出同齡人的擔當與犧牲意識,這與他日後的律師身份產生呼應。同時他敏感、善良、不輕易表露情感,只在最艱難的、父親外出的冬季,如孩子般哭泣;在學校跟同學們共享知識時,他才真的快樂。而在影片剩下的大多數時間內,他是不合群且鬱鬱寡歡的,這是很多偉大人物童年的縮影。當他獨自一人在小樹林中遇到被手鏈腳鏈束縛著的黑奴時,終有一日要解放他們的想法也許就在小林肯的心中生根發芽了。片中最大膽的處理,就是讓小林肯去偷新母親的項鍊,這暗示著他已經受到了不可控的慾望與情緒的折磨,項鍊這一道具的選擇有幾分折衷意味,因為在《生命之樹》中傑克偷的是更具有性暗示的女式吊帶蕾絲襯裙。
    
由影像建構出的林肯形象逐漸豐滿,縱向看來,它們彼此交相呼應,沒什麼破綻,但仔細想想,《青年林肯》、《林肯》出現在前,《少年林肯》出現在後,這很容易造成邏輯的倒推,如果僅從結果倒推出原因,則意義全無。該片的優缺點明顯,優點主要是馬力克的優點,缺點很可能也是馬力克的缺點,作為長片處女作,這是情理當中,但導演日後必須跳出馬力克的手掌心,畢竟觀眾最需要新鮮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