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危機救援 The Crew

火海凌云/危机救援(台)/机组乘务员

6.9 / 3,669人    Russia:138分鐘 | Taiwan:124分鐘

導演: 尼古萊列別代夫
編劇: Tikhon Kornev Yuriy Korotkov Nikolay Kulikov
演員: 弗拉迪米爾馬西科夫 阿格妮格魯迪特 Sergey Shakurov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雕禪師

2016-08-20 00:02:39

《火海凌雲》:災難片中的稟性有異和殊途同歸


在看《火海凌雲》之前,我真沒想到這部電影是小時候看過次數最多、印象最深的一部片子的翻拍版:獲全蘇電影節評委會獎,1980年的前蘇聯災難片《機組乘務員》。記憶中,四名機組人員在地震央山洪洶湧而來,飛機跑道被震裂的情況下,駕駛一架圖-154強行起飛,地震碎石和泥石流破壞了跑道,導致煉油廠爆炸。熊熊烈焰從山坡上飛速而下尾隨飛機,懸崖邊上的起飛驚為天人……雖然當時不少場面是模型拍攝,但對於錄像廳長大的我來說效果令人驚訝,後來有一部電影依照本片複製了這個情節,它叫做《2012》。

《火海凌雲》在俄羅斯本土上映收穫了15億盧布的超高票房,雖然是翻拍,驚險、勵志、幽默、親情、愛情等多種元素於一身,上刀山下火海,飛機變成一代神機圖-204。在故事情節方面幾乎完全照搬舊版優點,前一個小時鋪墊,中後期爆發,節奏緊張,驚險場面身臨其境。同樣是開掛,相比阿三的浮誇,戰鬥民族就寫實多了,充滿正義感的全能開掛和結尾大團圓看的人熱血澎湃,災難片,親情片,父子之情,共度劫難才是檢驗真愛的唯一標準,蘊含的那種普通人的英雄主義精神,比起刻意渲染英雄主義精神的美國大片來說,要真實自然得多。

影院裡《火海凌雲》的預告一直打著這幾個字:「俄羅斯首部IMAX 3D攝影機拍攝影片」!果不其然,帥哥美女開著飛機穿越火海、暴風雨救人,尤其是「空中轉機」部份,歷經千難萬險衝出火海之後,還要救援另一架飛機,燃油即將耗盡,沒有機場備降,居然用了一根繩索、一個貨運鐵箱玩空中轉機,戰鬥民族腦洞大開,視覺特效水準絕對不輸好萊塢,這麼效果逼真、驚心動魄的IMAX版,嚇得人腿都軟了,真應該給影院座椅配安全帶啊。

《火海凌雲》可以說是近幾年看到的最好的俄羅斯電影了,也是最棒的災難電影,除了超強的視覺大餐、感官上的衝擊之外,其實講了一個好的故事、渲染了刺激緊張壓迫的情節,以及豐滿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幽默而真實的細節玩味等是更好的優點。前一個小時鋪墊,中後期爆發,前半部份用了大部份篇幅去描寫乘務員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狀態,這讓最後的災難鏡頭更加牽動人心,導演一步步渲染烘托,到最後的幾段高潮顯得水到渠成;機長獨斷沉穩;男主敢作敢為;女主執倔聰穎……雖然這群人稟性有異,對生活持不同態度,但在大難臨頭殊途同歸,為事業為他人生命都奮不顧身。幽默的細節玩味,是我對本片更欣賞的一個優點,《火海凌雲》基於生活細節上,將人性的融入、職場遊戲規則的嘲諷和對墨守成規的鞭策進行融入,做的比較到位。比如結尾,這兩爺們放在中國電影裡肯定是領導跑來拍拍肩膀表示獎勵,甚至媒體爭相採訪報導的對象,而本片居然是遭遇一紙辭退報告,被老領導的「推薦」到另一家航空公司。

稟性有異又殊途同歸的戰鬥民族開掛災難電影,《火海凌雲》不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