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天文学/信件/对应
導演: 吉賽佩托納托雷2016-08-21 08:16:10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芷寧寫於2016年6月30日)
馬克·哈登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里這樣寫道:「仰望星空時,我們知道這些星星距離我們成百上千光年,有些甚至已經不存在了。它們的光花了很長很長時間才到達地球,而在此期間,他們本身已經消失或爆炸瓦解成紅矮星了。」由此可見,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東西並不一定同步存在,感受到的也不一定同步存在,極有可能是過去的恰好傳遞到了當下。
就這個角度而言,影片《La corrispondenza》的譯名之一《愛情天文學》似乎有些道理,當實體之一已不存在了,卻依舊能傳遞感情,令交流繼續,彷彿天文學中的觀測與即時發生的不對等,這其間的距離時間差,令文化人有了浪漫旖旎的心思,於是變換出了愛的延續傳遞的新奇花樣。
如片中所言,「星星的生命終結之後,因為光速和恆星系距離之間的原因,在地球上的我們仍然能夠看見很多其實早已不存在的星星,在與這些死亡的星星對話中,我們仍然能學習到很多東西」。在老教授艾德離世後,宛如「死亡的星星」的他,「依舊」致力於做一個完美的情人和導師,引領有著過去生活陰影的情人艾米走過人生最灰暗的時段,這劇情初聽上去,乍看上去,都很感人,難怪很多年輕善感的人兒哭濕了很多紙巾或某人的袖口。
事實上,《愛情天文學》作為朱塞佩·托納多雷的最新一部作品,多少令人有些失望,托納多雷,這位在三十多歲時就拍攝出《天堂電影院》這樣令人感慨萬千、迴腸百轉的作品,此後又以《海上鋼琴師》(1998年)、《西西裡的美麗傳說》(2000年)繼續引著影迷遊走在深沉大氣哀婉喟嘆之間,以濃郁而深沉的浪漫主義風格在影壇獨樹一幟的電影大師,給出這樣一部作品,顯然不能令期待已久的影迷滿意。
許是韶華早顯,後有疲態,近十年來托納多雷的作品成色呈現出下降趨勢,比較他近十年來的作品,個人較欣賞的是2006年的《隱秘女人心》和2009年的《巴阿里亞》,而2013年的《最佳出價》和這部又叫做《對應》、《信件》的新作《愛情天文學》,則令人有力道錯位、火候少欠之感,最致命的問題大概要屬某些情節設定上的不夠合理,以及某演員表演上的不足,這些都撐不起這部純粹表述愛情的影片。
而這後兩部被多數影迷詬病的影片,除了本身的缺點明顯之外,還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情模式相似,都有著老男人對年輕姑娘不可自拔的愛。通常,托納多雷影片中的愛情,看上去都觸手可及,實則無法得到或長久,如《天堂電影院》中跨階級的青澀初戀,《海上鋼琴師》里通過舷窗凝視的懵懂萌芽的愛,《西西裡的美麗傳說》中半大小子對成熟性感麗人的傾慕等等,這類愛不得、求不得、捨不得、忘不掉的情愫,令影片充溢著一種惆悵纏綿的氣息,讓很多觀眾欲罷不能。
在這部《愛情天文學》里,老教授在撒手人寰之前,對此後一段時間內,女友艾米的生活做些了預設和安排,往好里說是一種愛,是一種無法相繼續伴的遺憾,是一種放心不下的表現,實則多少有些老男人的不甘心和控制欲在作祟。接連兩部影片都表現出了衰老滄桑對青春美麗的迷戀,大概是六十歲導演內心世界的一個側寫吧。
女主角艾米是個天文學博士,業餘時間還做著危險的替身演員工作,在每次拍攝中那搏命般的表現都彷彿經歷著和死神擦肩而過的遊戲,這樣的艾米顯然有著自我毀滅的傾向。而艾米和教授的愛情,與其說是愛,倒不如說是療傷,就像奧德麗·尼芬格所言的「我們之間的愛,一直是汪洋的苦海中指航的明燈,是高空鋼索步行者身下的安全網,是我怪誕生活中惟一的真實,惟一的信任。」
大抵教授太過了解自己對於艾米的意義,才煞費苦心地於臨死前經營著死後的「情感生活」。由傑瑞米·愛恩斯這位《洛麗塔》裡的大叔飾演老教授,確有些謎一樣的魔性。而艾米這樣的人物設定,如果換由其他演技出眾的女演員出演,便會給影片增色加分不少,令這份感情的可信度提升,也使得後續的情感交流具有遞進的層次感,帶入感也會不低,只可惜,歐嘉·柯瑞蘭寇雖然很認真很用功地表演了,但也只是勉強演完了艾米這個本身就不太好呈現的角色。
生活對於片中的艾米來說,是不幸的,也是艱辛的,「生活真的很艱辛,你會失去愛人,你會經歷心碎,有時你會生病,有時你會牙疼得要命,有時你會很餓。但另一方面,你會擁有最美的經歷」(帕蒂·史密斯語),影片最終一定會給予女主角一個釋懷的契機,當這個契機來臨的時候,她也一定會感到她擁有過最美的經歷。只是這個層面所要釋放的東西,柯瑞蘭寇無法真正傳遞出來。而片中的一些托納多雷為表達情緒和情感而設置的色彩變換,雖用心良苦,也頗具匠心,但不知有多少觀眾體會了出來。
(雜誌約稿)